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叠词被广泛使用。比如词人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把叠词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不仅充分体现了诗词的韵律美,而且直观地表现作者内心的忧郁与哀思。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散文类,创作者更是频频使用叠词来刻画眼中景物和表达内心的情意。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多篇文章中就大量使用叠词,这是他写作的一大特色,吸引读者并为读者欣赏和喜爱。名篇《春》和《荷塘月色》这两篇优美的散文更是被纳入了中小学教材供学生欣赏学习。本文将对朱自清另一篇优秀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叠词进行赏析,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2年10月11日凌晨,著名作家无名氏突然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年86岁。这条消息震惊了海峡两岸文坛,也震惊了曾经有幸采访过他的我。无名氏近年声誉雀起,他将两本随笔新著《谈情》、《说爱》和一部自传《我心荡漾》交由故乡南京的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则出版了《无名氏散文精选》。无名氏传记也在大陆出版多部,都是写他神秘而传奇的人生经历的。  相似文献   

3.
林碧云 《职业》2013,(32):157-157
本文以中职校语文课的一篇散文《灯》为例,阐述在中职语文散文教学中采用目标教学法的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周有光先生现年104岁。我过去读过他写的许多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在2009年8月24日《人民日报》副刊上,又难得地读到了他的一篇散文《窗外的大树》。他的这篇文章与他的那些社会科学论文一样,给予我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野草》是鲁迅的一本散文诗集,收录了他从1924-1926年期间创作的多篇散文,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社会的水深火热,是鲁迅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本文就《野草》中之鲁迅的精神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巴金的《灯》是一篇上乘之作,许多教材都选编了这篇散文。对于此文的讲解和赏析可谓不胜枚举,但有两个简单的问题却长期莫衷一是:《灯》的主题是什么?"灯"象征着什么?  相似文献   

7.
最近媒体上关于“阅读指引”方面的消息很多,比如,在8月21日《广州日报》上,有一篇题目叫《孩子,你为何对名著“无动于衷”》的文章就反映了一些家长指导子女读诸如《红楼梦》这样的名著,而被子女拒绝,为此家长们感到焦躁不安,满心忧虑;还有在8月18日《第一财经日报》上,有一篇题目叫《今天,我们应该读什么书?》的文章,文中列举了诸如黄集伟、江晓原等一些文化人对“应该读什么书”的看法,江晓原称,“极火的书不看是不会有任何遗憾的。”这两条关于“阅读指引”的消息,令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在我看来,不论是家长指导子女阅读名著,还是所谓…  相似文献   

8.
王定远 《职业》2007,(21):49-50
巴金的《灯》是一篇上乘之作,许多教材都选编了这篇散文.对于此文的讲解和赏析可谓不胜枚举,但有两个简单的问题却长期莫衷一是:《灯》的主题是什么?"灯"象征着什么?……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小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而阅读理解是语文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语文的试卷上,阅读理解占的比重也是较大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体现了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修辞方法、理解、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和文章主旨的能力等等。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一次也未谋面郭沫若所读的鲁迅第一篇小说是《头发的故事》,那是1920年发表在《学灯》上的一篇文章。这也是他"第一次看见的中国近代小说"。他对这篇小说乃至鲁迅的创作风格,是这样评价的:"我当时很佩服他,觉得他的观察很深刻,笔调很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3月5日,一个重磅消息传来,让全世界学者都望尘莫及的《自然》杂志,竟然连续刊登两篇中国留学生曹原写的"石墨烯超导"论文。令人震惊的是,这个满脸稚气的21岁博士生,破解了困扰物理学界107年的世界难题,将引发全球新材料革命!而被网友誉为"科学大神"的他,在枯燥的学术  相似文献   

12.
我相信你     
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学好语文也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板块,由于部分小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量不够,导致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不透彻。多文本阅读是一种大量阅读的方式,通过在短时间内阅读多篇文本而把握文章的真实含义。本文将要探究的重点就是多文本阅读的价值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十多年前,我无意中在某杂志上看到著名作家毕淑敏女士的一篇散文作品《孝心无价》,叙事结构独特,文字凝练优美,篇幅短小有力,读来朗朗上口,但在平静的语句中却孕育着排山倒海般亲情的狂澜,读后令人久久不能平息,十分有教育意义,堪称是现代孝亲敬老文化的经典力作。十多年后,再次在网上拜读,这篇散文所散发出的浓郁的孝亲敬老精神,仍然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灵,震撼着我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文体。散文教学的地位如此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散文教学并未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足够的重视。教学中,很多教师要么把散文分成一个个的知识点来分析,要么当成一般的现代文阅读来教学,根本没有突出散文本身的教学特色。我认为。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散文,不管是现代散文,还是文言散文,每一篇都是美文。既然初中语文语文教材把散文作为一道芬芳四溢的文学大餐奉献给广大初中生。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真正牵引学生心灵.领会文本意蕴,达到对散文内涵的审美感受和认识,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散文《我差点被狼吃了》是由著名作家冰心写给小朋友的作品,文中讲述了作者童年的一次经历。著名散文翻译家张培基翻译了这篇作品。本文使用尤金·奈达提出的翻译理论对这篇翻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故宫博物院》是六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单元主题是“生活体验”,语文要素是“有目的地阅读”,单元承载着学生阅读能力形成和提升的任务。本次作业设计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习得,依托课堂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单元前课学到的阅读方法,有针对性地展开“有目的地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8.
标准答案     
正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题目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办?》一个学生答道:"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孩子的父亲感到很困惑,觉得孩子这个问题没有回答错,怎么打了个叉?于是,他找到了老师。老师听了家长的疑问,笑着将标准答案给他看。他看到,标准答案是:让梨。一份小学生二年级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目:雪融化以后是什么?有个小学生答道:雪融化后是春天。  相似文献   

19.
李超 《现代交际》2014,(3):77-77
《小说笔谈》是汪曾祺先生一篇非常重要的散文,《陈小手》是汪曾祺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本文便以《小说笔谈》为"剖刀",从语言、结构、叙事与抒情、悠闲和精细、风格和时尚五个角度,来解析《陈小手》的独特与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大学阶段比较重要的考试之一,而阅读理解题在大学英语考试中占了很大的分量,对于是否能通过考试,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理解题的一些分析,从中找出一些规律,以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