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片名是影片跨向国际化市场的重要一步,而电影片名的翻译是翻译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翻译学理论从翻译的生态环境和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层面对电影片名这一翻译实践进行分析,这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译文读者心理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芳 《社科纵横》2006,21(4):158-160
传统翻译理论多把重点放在原文与译文的比较上,强调译文的“忠实”。但是,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本文简要分析了读者心理在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选择方面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育鸿 《社科纵横》2007,(10):177-178
要成为一名称职的翻译至少要通晓两种语言,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翻译技巧,还必须熟谙两种文化,这样在笔译和口译过程中才能领会"弦外之音",并把它们恰如其分地在译文中表达出来。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认为翻译是一种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再创造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意义的对应转换,文化屏障是可以跨越的。  相似文献   

4.
德国翻译学家汉斯·约·费尔梅教授是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界的一位重要代表。自从70年代中期以来,费尔梅的理论思想在现代语言学〔实用语言学、语言行为论、话语语言学〕及文学研究理论中的接受美学的启发和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及至形成了今天的目的论。目的论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以原文为中心的框框,极大地拓宽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研究的视野与领域,代表着翻译科学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唐都学刊》2013,(2):F0002-F0002
西安文理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依托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形成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文化与文学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其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已产生一定影响,女性文学研究、生态文学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实现了翻译理论与地域文化翻译的有机结合。这些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全面性、前沿性、创新性、交叉性以及地域性,  相似文献   

6.
彭方针 《社科纵横》2010,25(12):170-174
以文化语境理论为基础,批判跨文化语用翻译中语用对等的交际观,提出语用认同的跨文化交际准则及实现语用认同的语用顺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研究企业网站英语翻译策略,提出企业网站的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交往的观点,翻译的目的就是传播企业资讯和文化,吸引受众购买或消费企业产品,翻译策略受翻译目的支配;文本类型理论也对翻译策略的运用起着指导作用。最后,讨论了企业英语网站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特别是文本类型理论,初步探讨了旅游文本翻译,特别是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策略.作为信息型与操作型文本相结合的旅游景点介绍,其目的在于传达信息、诱出期望的反应.根据这一目的,本文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旅游景观介绍的翻译策略为:总体印象+具体特点描述.  相似文献   

9.
姜海清 《社科纵横》2005,20(6):247-249
翻译目的论反映了翻译理论的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以及侧重形式的翻译理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目的论认为,译本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三个总体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工具。就语言本身而言,它具有一种奇特的矛盾特性:语言是同民族互相交际的工具,又是阻碍不同民族互相交际的工具。由于这个原因,翻译作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之间沟通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任务是根据译者本人对原著作内容的理解(如语义、...  相似文献   

11.
何三宁 《阅江学刊》2009,(4):133-137
翻译是有文本参照的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始终贯穿着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与推理过程,其目的是在不断追求意义的趋同。翻译的本质为译文质量评价提供了语言、实体、思维等参数。准确界定影响译文质量的参数至关重要,这会给译文质量评估提供科学、理性的理据,以及客观、准确的评价参数,为译文质量评估模式的重新构建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建花 《生存》2020,(6):0208-0208
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对外语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外语的交际应用能力方面需要大幅度的提高,翻译能力无疑是交际和表达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翻译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从现在起,我们融翻译教学于英语教学之中无疑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借用一切手段,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很重要且必须的。  相似文献   

13.
马玉梅  刘静静 《社科纵横》2011,(10):170-171
近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图式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等领域。本文以邓球柏所采用的《论语》版本中“仁”的英译为蓝本,尝试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利用图式理论来分析对比《论语》两个英译本中“仁”的翻译,探讨图式理论对于中国典籍英译的指导意义,进而提升译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奚晓丹 《社科纵横》2014,(8):143-144
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所涉及的变数很多。传统的翻译研究往往停留在字、词、句的层面上,这往往脱离了目的语与元语言的转化。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背景的文化差异,导致译入和译出的非对应性,忽视了目的语读者的期望。因此,本文将从诗歌小句的视角,通过运用主述位理论来试图对英汉诗歌的翻译结果影响进行分析,解读诗歌元语言(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化移入在诗歌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以及在翻译的过程中该如何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蒋林丽 《生存》2020,(12):0195-0195
情境教学法是以培养小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出发,设计一些接近实际生活交际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本文旨在对情境教学法将如何展现其巨大的功效与魅力,有效提高课堂效果,进行以下简述。  相似文献   

16.
马丽娅  宋雷 《学术交流》2012,(Z1):84-86
法律翻译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才慢慢发展起来,实践经验的日积月累使得一些学者一直聚焦于法律翻译实践,法律翻译理论的研究发展缓慢。本文在综述我国法律翻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翻译理论视角即"原型-模型",进而对该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翻译理论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最后本人通过例证从词汇,结构和权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原型-模型翻译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适用性,为完善法律翻译在理论方面的不足贡献绵薄之力,使其更好地指导法律翻译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7.
宋萍 《社科纵横》2006,21(1):156-157
译者的翻译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的起点就是动机。译者出于什么目的要进行翻译,这就是翻译的动机,它直接体现了译者的目的性和能动性,影响了译者对原文文本的选择、翻译方法的采用以及翻译质量的高低。本文结合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译者的翻译动机展开研究,认为认知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译者进行翻译的主要动机,并且在外在诱因的催化下产生。  相似文献   

18.
梁敢 《创新》2013,(5):102-106
刘定逌是壮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教育家。文章主要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刘定逌诗联进行英译,再现其诗联创作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及诗人融感性、浪漫及理性反讽特征为一体的思想精髓。只有深入了解作者对诗的历史文化背景、诗歌形成的过程及对诗的目的意义等整个生态环境,才能在翻译中最大限度还原其生态面貌,达到跨文化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9.
周亚莉 《社科纵横》2006,21(12):192
当代翻译理论日趋凸显出与文化研究逐渐融合的趋势。本文通过探讨文化与文化研究,以及文化研究又是怎样以其特有的方式来影响当代翻译理论的,从而揭示出:正是近年来文化研究对翻译的逐步影响和渗透,才给当代翻译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角度和视野。  相似文献   

20.
孙文龙  齐军 《社科纵横》2006,21(2):157-158
多元系统理论(POLYSYTEM THEORY)是EVEN-ZOHAR提出的一种文化理论,最早成功地应用于翻译研究,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迪和指导是多方面的。结合自己对多元系统理论的理解,笔者运用多元系统理论重新审视林纾、严复的翻译策略,以期发现其翻译策略背后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