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旧约》的伊甸园故事大致上反映了人类蒙昧时代的历史。在那个时期,人类的婚姻制度处在初步建立和发展之中,原始的婚姻禁忌作为原始社会道德成为规范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在伊甸园的上帝、亚当和夏娃之间存在着有传于这些道德准则的婚姻(性)行为,而这为社会所不容,反映在神话中,便是上帝怒将亚当、夏娃逐出了伊甸园。伊甸园神话传到父权制时代以后,上帝的性别由女性异化为男性,从此,“她”便失去了其原始的风貌。本文旨在用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还伊甸园故本的历史本原。  相似文献   

2.
在《失乐园》中,亚当的正当理性与选择涉及弥尔顿的古典资源与神学思想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区分自然法与实在法,可以说明正当理性与选择之间并无抵牾。上帝赋予亚当自然法,使其可以遵从正当理性。但是有关知识树果子的命令属于实在法,与正当理性不自动相合,因此亚当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失乐园》中自由选择(free choice)与真正的自由(true liberty)之间实有差异:前者对应亚当自由选择的能力,后者则是他遵从正当理性的结果。亚当在吃知识树的果子时,行使了自由选择,但他选择的是夏娃,而非遵守上帝的命令。这一事件的后果之一便是正当理性被蒙蔽,亚当从此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3.
运用原型理论,在跨文化的比较中研究具有人类共性的原型,对发现文学自身规律有着重要意义。并有可能使比较文学走向文学人类学;蒙古族史诗的神话原型模式是由英雄和莽古斯争夺女人(大地)的情节母题所构成的有机系统;格萨尔的原型不是来自西藏,而是来源于蒙古族原始巫文化;藏族格萨尔是从蒙古族传播到西藏的:《圣经》伊甸园神话中的上帝耶和华(基督),蛇(撒且),夏娃(女人)和伊甸园(大地)分别象征着父亲、儿子、母亲原型;《阿拜·格萨尔》中西方五十五个天和他们在人间的化身格萨尔,东方四十四个天和他们在人间的化身莽古斯,中天乐园(大地)和娜仁高娃夫人,其其格诺干小姐以及她们的化身格萨尔的母亲,格萨尔三位夫人分别象征父亲、儿子、母亲原型。两组原型之间完全对应,整个系统是一致的;东西方神话原型的文化意义也完全一致。父亲代表文化,儿子代表人,母亲代表大地;大地生出人,人创造文化。人类在人和文化的冲突中发展了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4.
借用莱布尼茨等人的神学理论,我们可以解析戈尔丁《教堂尖塔》中的神义论思想(即面对世界上存在着的种种邪恶与苦难证明上帝之正义)。教长乔斯林是神学真理的化身,他为了"上帝荣耀"而对抗建筑法则,执意要在没有地基的情况下建造尖塔。建筑师梅森则是世俗真理的代表,他在信奉建筑法则的同时也期待建筑的奇迹,但他无法理解乔斯林的神学真理。建筑法则和上帝荣耀的论争,以尖塔的倒塌而告终。然而,建筑法则的"威力"不是颠覆了乔斯林对于上帝荣耀的信仰,而是让他看清了人心的黑暗(包括他自身的黑暗),从而愈发坚信上帝的全能和正义。  相似文献   

5.
清代医生的道德生活是"民医"而非"官医"的道德生活,它具体地表现在对医疗事业、同行、患者和社会的态度上.医生对医疗事业的态度主要表现在医生选择医生职业的动机、对医术的精益求精和著书立说上.医生之间既存在着合作关系又存在着竞争关系,其态度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对利益的态度,并通过如何对待医术表现出来.一般说来,清代医生对待其医术时是奉行内外有别的原则的,不仅血缘有内外,而且师承也有内外.医生对患者的态度具体表现在对生命健康、金钱的态度和一般的文明举止上.出于生命神圣的观念、出于医生的做人原则和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对待生命,是医生对病人的三种态度;正当谋利、不计较酬金的多少、不受酬报和资助病人并不图回报是医生对待金钱的四种主要态度.医治国家、扬善抑恶、传播知识和乐善好施则被医生视为自己对社会的主要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6.
1 像其他思想家与诗人一样,威廉·布莱克极大地关切人类以及他所生存的宇宙问题。伊旬园的故事以及发生在伊甸园的悲剧,是尽人皆知的。人类的祖先亚当与夏娃因为偷食了禁果而被逐出乐园,从而人有生老病死。此后,女人受生产儿女之苦痛,男人终生劳作直至归于尘土。据《圣经》言,人类的堕落始于夏娃对生命知识的好奇而食禁果,而且堕落导致赎罪,从而伊始人类追寻上帝的漫长路程。这便是人类悲剧的根源与必然。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尼采的真正意义在于,他首先揭示了现代西方人的基本境遇,提出并严肃思考 了激动着现代西方人心灵的重大问题。笔者以为,在尼采的问题中,最值得当代中国人玩味 的有两个:其一,人的本能与道德的冲突问题;其二,科学与道德的冲突问题。这两个问题 都是伴随着欧洲近代化过程发生的。   在中古时代,道德与人的本能被认为在根本上是矛盾的。人们构想出一个在物质、肉体 之外存在着的非物质实体,它被称为上帝或理念,作为善的源泉和归宿。人的一念之动, 是从上帝或理念出发,还是从肉体需要出发,这是善恶之判的关键所在。这是…  相似文献   

8.
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价值系统,两者存在价值同构,利益是价值同构的基础。市场经济与道德价值的同构的内容和方式,取决于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市场经济与道德价值的同构,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建立在个人利益基础上,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建立在社会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价值同构的原则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价值同构的前提是社会利益,价值同构的结果是互利原则,价值同构的应有之义是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9.
禁欲的美国     
一般中国人也许不太了解,美国是一个由清教徒建立起来的国家。新教认为,努力工作就是对上帝的侍奉。这些被称为“清教徒”的美国创始者,提倡禁欲,克己、节俭,敬畏上帝,辛苦工作,他们工作压力之大,劳动强度之高,敬业精神之强,不但远甚于中国人,  相似文献   

10.
在《国语·鲁语下》中 ,公父文伯之母被作为“尚礼”、“崇德”的典范 ,是一种政治理想范式 ,是善的化身。然而 ,从现代的社会文化视角来观照这个人物形象 ,我们读到的却是公父文伯之母作为女性的悲哀。她具有道德情感而丧失了作为人的情感。同时 ,这个人物形象折射出了当时“礼崩乐坏 ,王纲解纽”的社会状况 ,是社会和时代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英语资料中,我们常常遇到抽象名词,对于这些抽象名词,我们觉得理解它们的意思,却很难用简短的汉语将其意思说明白.本文提出了用转化法和引申法来翻译抽象名词,以及使用这些方法的前提,说明了如何使译文达到信、达、雅.  相似文献   

13.
"愁"作为人们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在宋词中经常得以表现。在具体创作中,词人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情感指向的意象进行传达。本文着重指出"落红"与"幽月"二意象来阐释词人的言"愁"情怀。  相似文献   

14.
"作者"与"读者"是叙事交流语境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从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角度,分析福音书的文本,以此强调其中的意识形态内涵:认信耶稣是基督,耶稣基督向世人传报救赎的好消息,使世人更加笃定对上帝的信仰.这种神学观念的彰显既是福音书的著书目的,又凸显出了其自身独特的综合意识形态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始终都在"超越"和"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即在"沉默"与"言说"之间:恰如其分地说出可说的,以显示不可说的.这一思路为后世哲学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一种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和现代科学的新的思维方式.认为哲学也并不意味着找到答案以求安宁,而在于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不断地提出新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作为人之为人的永恒追求,构成了人的价值意义世界,将与人类同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歌德在《浮士德》中构建的天帝与靡非斯陀、浮士德与靡非斯陀和浮士德自身的"善"与"恶"的冲突及其辩证关系。认为歌德笔下的"善"与"恶"的冲突无所不在,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它揭示了矛盾运动的普遍性及人类社会发展中前进与停滞的矛盾斗争,反映了人性深处的拼搏和内在矛盾。他所刻画的"丑"中有"美","丑"转为"美",使"恶"与"丑"也具有了重要的审美价值。这些体现了歌德成熟的辩证思想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XX门”形式构词的一些词语异军突起,并且频频见诸报端。与以往以“门”字构词的词语有所不同的是,这些词语的语素构成存在强烈的语境差。其实,正是语境赋予“门”字以临时意义。这种临时意义随着语境差的消失最终升级为固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不仅需要中国人民不计前嫌的博大胸襟、中国政治领袖非常的政治智慧和诚意,更需要日本政府的诚意、日本政府和人民的"热量"。  相似文献   

19.
理学家们把本来具有道德性的孔子之仁与<易传>的生生观念相结合,将此生生不息视为生意、生理,并与人的心性相结合,建立起了"仁"、"生"、"理"三位一体的形上架构,完成了"天人合一"的理论预设.这种建立过程包括了对孔子的同情、<易传>的阐发,包括有佛老的刺激、中医的启发,以及他们自我的体贴和思考等一系列工夫.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和说明,可以更清楚地把握理学本体范畴的结构与含义,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理学的整个体系及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 5 0年代以后 ,中国军事后勤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传统粮台体制向近代粮台体制的转变是中国军事后勤变革的集中表现。曾国藩在创立近代勇营兵制的同时 ,对传统的粮台体制也进行了相应地改造 ,建立了勇营兵制下的近代粮台体制。本文通过考察近代粮台的产生背景、特点及兴衰历程 ,试图揭示晚清战时后勤体制在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