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末期,奴隶主贵族的卫道士孔丘,为了挽救奴隶制的崩溃,扑灭风起云涌的奴隶起义的革命烈火,反对新兴地主阶级变革奴隶制,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德治”思想,作为其毕身奔走呼号的最高政治理想。孔丘嚎叫:“克己复礼为仁”,妄图开历史的倒车,使“天下归仁”。战国时期,孔老二的徒孙孟轲,进一步发展了孔丘的“仁”学,提出了“王道”、“仁政”的反动说教,其反革命目的是反对革命暴力,全面复辟奴隶制。孔孟的“仁学”由于披上了“仁者爱人”、“反对霸道”的外衣,具有很大的欺骗性。所以,它历来被一切反动阶级当作传家宝、护身符,并不断根据他们的斗争需  相似文献   

2.
“王道”、“仁政”是孔孟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他们最高的政治理想。两千多年来,从孔孟到历代反动统治阶级,从蒋介石到林彪,也都把自己装扮成“暴政”的反对派、“王道”的鼓吹者和拥护者。历史上真有超阶级的“王道”“仁政”吗?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在《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这篇杂文中深刻地指出:“在中国,其实是彻底的未曾有过王道。”“倘  相似文献   

3.
少正卯和孔老二的斗争,是春秋末期新兴地主阶级革新路线同没落奴隶主阶级守旧倒退路线的激烈斗争。这场斗争,揭开了我国历史上儒法两家长期斗争的序幕。少正卯(?——公元前489午)是鲁国的大夫。他通“古今之变”,是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代表,是一位杰出的法家先驱者。少正卯从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坚决反对孔老二“克已复礼”的反动政治主张,热情地倡导革新思想。他为了推翻  相似文献   

4.
<正>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孟轲(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是我国儒家的宗师。他们两人先后生于春秋末期和战国中期,正是我国奴隶制解体,封建制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代。他们受历史时代的限制,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和反动的。但他们的一生事业基本上是广收门徒从事教育工作,要求学生按《周礼》办事:把“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作为道德标准。死后,他们的教育思想为儒家奉为圭臬,历代的统治者对他们推崇备至,封王立庙,称孔丘为“至圣先师”,称孟轲为“亚圣”,赞他们为“万世师表”,影响极为深远广大。时代不同了,我们对孔、孟的教学思想有必要予以部分的重新探索,取其精华,舍其糟粕,作者谨抒几点管见,不当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他的文章中,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不止一次地用讽刺的语气引用孟轲称孔老二的一句话:“孔子,圣之时者也”去抨击反动统治者及其走狗。到了一九三五年,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鲁迅对孟轲这句话更作了一个绝妙的“翻译”,说:“孟子批评他为‘圣之时者也’,倘翻成现代语,除了‘摩登圣人’,实在也没有别的法。”这一“翻译”,更明白地体现了鲁迅对孔老二的深刻批判,把吹捧孔老二的反动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反动本质揭露得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6.
孟轲,战国邹(令山东邹县)人,大约生于公元前三九○年,死于公元前三○五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他受业于子思(孔丘的嫡孙)的门人,子思受业于曾参,曾参是孔丘的学生。可见孟轲的反动思想正是通过子思而上继孔子的。他自认为是孔门的嫡传,而后代的儒家学派,也公认孟轲是孔学的正宗。战国时期,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各个阶级、阶层和政治集团,为了本身的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他们的代表人物都著书立说,阐明宗旨,因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纵横之学风行一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孔丘开创的儒家学派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孟轲使着他的诡辩,“辟杨、墨”,反纵横,拒许行,发展了孔丘的反动思想,“捍卫”了儒家学派。正因为他“护孔”有功,后来尊孔的封建统治者就赏给他一顶“亚圣”的桂冠,在孔家黑店里,成为名符其实的二掌柜。  相似文献   

7.
汉代公羊学大一统思想的内涵有三个方面政治统一、王道仁政、思想文化统一.大一统的基础是实现天下的政治统一,政治统一的内涵是王道仁政,政治统一是大一统的外显层次,王道仁政是大一统的内隐层次.王道仁政的内涵是解决民生问题,推行文德教化.文德教化的实质是统一思想文化,并以此整合"华"、"夷",实现大一统理想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孔老二,臭名远“洋”,但在世界革命人民心目中,他实际是反动、倒退、复辟的代名词。最近读了马克思几篇著作,他多次提到中国的“孔夫子”,但都做为政治骗子的同义语,把孔老二和历史上的反动人物毕达哥拉斯、卢格、麦克劳德等列为一类。读了这些论述,使我更进一步认识了孔老二的反动本质,真是“孔学名高实秕糠”。  相似文献   

9.
《孟子》这本书,记载了孔丘反对俑葬曲一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最先用陶偶和木偶来随葬的人,是要断子绝孙的。)孔老二为什么反对俑葬?孟轲的解释是:“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就是说,孔老二是反对人殉的,所以连用象人的俑随葬也反对。两千多年来,孔孟之徒都根据孟轲这种解释,把孔老二打扮成一个大慈大悲的“人道主义者”,并且竭力宣扬“仁者爱人”的骗人鬼话。一个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复辟狂,竟会反对作为奴隶制重要特征的人殉制度,岂不是咄咄怪事?历史的真象真的是这样吗?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事实吧!  相似文献   

10.
孔子思想学说主要讲的是“为人之道”,孟子思想学说则主要讲的是“为王之道”,所以孟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是一种国家学说。它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政治人性论。他的性善论、“三心”论(存心论、求其放心论、尽心论)、知天正命论都是围绕着他对政治君王的思想要求展开的,不是一般的人性论,本文称之为“政治人性论”;二、王道论。孟子实际论述了三种不同的治国方针王道政治、霸道政治、贼道政治。王道政治是孟子的政治理想;三、仁政论。“仁政”是孟子在王道政治理想基础上提出的包括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的政治原则或政治措施;四、“士论”(知识分子人格论)。恒心论(不动心论)、养勇论、立志论、养气论、知言论都是围绕知识分子自身的修养展开的,本文称之为“知识分子人格论”。  相似文献   

11.
孔学是同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的一种反动思想体系。我党历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都利用孔学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把孔学作为他们的反动路线的重要精神支柱。叛徒、卖国贼林彪,更加卖力地搜集儒家的黑货,胡说儒家的“四书”是“中国政治思想的蓝本”。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每个时期,林彪都利用孔学搞修正主义,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因此,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从批林批孔方面加深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认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者,乃有大师之谓也”【批注】这是根植于孔孟之道的一句反动格言,在教育界流毒甚广。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政客、旧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直言不讳地说:“孟子有句话,‘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把这句话用到教育上,可以这样讲: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孟轲为了实现“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拚命劝说齐宣王要任用奴隶主贵族的“世臣”当权,以复辟奴隶制。“大学者,乃有大师之谓也”,就是这条“克己复礼”的政治路线在教育阵地上的具体体现。他们所谓的“大师”,指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孔老二,以及什么“亚圣”孟轲、什么董仲舒、朱熹这一类孔老二的徒子徒孙们。靠这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小说。一九七三年出版现在仍继续发行的《三国演义》前言中,对这部小说的主要思想意义作了错误的否定的评价,认为“《三国演义》在鼓吹实施‘王道’、‘仁政’的同时,歌颂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统治;反对、攻击农民革命;鼓吹英雄史观、神权思想和封建迷信;提倡封建道德,特别宣传‘忠’、‘义’等。”这种对《三国演义》主要思想意义的评价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论《三国演义》仁政思想的悲剧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三国演义》仁政思想的悲剧实质宋克夫在古代的中国,儒家学说在思想文化领域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以儒学伦理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由于这一特质与政治的交融与渗透,“仁政”仰或“王道”曾被正统的儒学思想家们推崇为理想的政治。作为一部“合天...  相似文献   

15.
孔子思想学说主要讲的是“为人之道”,孟子思想学说则主要讲的是“为王之道”,所以孟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是一种国家学说。它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政治人性论。他的性善论、“三心”论(存心论、求其放心论、尽心论)、知天正命论都是围绕着他对政治君王的思想要求展开的,不是一般的人性论,本文称之为“政治人性论”;二、王道论。孟子实际论述了三种不同的治国方针:王道政治、霸道政治、贼道政治。王道政治是孟子的政治理想;三、仁政论。“仁政”是孟子在王道政治理想基础上提出的包括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的政治原则或政治措施;四、“士论”(知识分子人格论)。恒心论(不动心论)、养勇论、立志论、养气论、知言论都是围绕知识分子自身的修养展开的,本文称之为“知识分子人格论”。  相似文献   

16.
孔子思想学说主要讲的是“为人之道”,孟子思想学说则主要讲的是“为王之道”,所以孟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是一种国家学说。它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政治人性论。他的性善论、“三心”论(存心论、求其放心论、尽心论)、知天正命论都是围绕着他对政治君王的思想要求展开的,不是一般的人性论,本文称之为“政治人性论”;二、王道论。孟子实际论述了三种不同的治国方针:王道政治、霸道政治、贼道政治。王道政治是孟子的政治理想;三、仁政论。“仁政”是孟子在王道政治理想基础上提出的包括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的政治原则或政治措施;四、“士论”(知识分子人格论)。恒心论(不动心论)、养勇论、立志论、养气论、知言论都是围绕知识分子自身的修养展开的,本文称之为“知识分子人格论”。  相似文献   

17.
孔子思想学说主要讲的是“为人之道”,孟子思想学说则主要讲的是“为王之道”,所以孟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是一种国家学说。它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政治人性论。他的性善论、“三心”论(存心论、求其放心论、尽心论)、知天正命论都是围绕着他对政治君王的思想要求展开的,不是一般的人性论,本文称之为“政治人性论”;二、王道论。孟子实际论述了三种不同的治国方针:王道政治、霸道政治、贼道政治。王道政治是孟子的政治理想;三、仁政论。“仁政”是孟子在王道政治理想基础上提出的包括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的政治原则或政治措施;四、“士论”(知识分子人格论)。恒心论(不动心论)、养勇论、立志论、养气论、知言论都是围绕知识分子自身的修养展开的,本文称之为“知识分子人格论”。  相似文献   

18.
鲁迅论孔子     
一、批判孔子及其思想的反动实质1、所谓“仁政”“王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相似文献   

19.
《增广贤文》胡说“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就是要人们在是非面前不要多开口,不要出头,以免惹来烦恼。这是贩卖孔老二一贯鼓吹的反动中庸之道,其要害就是主张阶级调和,麻痹革命人民的阶级意识,要劳动人民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放弃阶级斗争,以维护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 二千多年前,孔老二为了反对奴隶起义和新兴地主阶级“犯上作乱”,以延续奴隶主阶级的反动统治,大肆宣扬“礼之用,和为贵”的中庸之道,要人们一切按周礼办事,尤其要紧的是上下“和谐”,一团“和气”。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内部尔虞我  相似文献   

20.
孔孟之道,乃吃人之道,骗人之道,复辟倒退之道,它是反动统治者用来镇压人民革命的“毒辣的皮鞭和枪弹的甜蜜的补充”,它是一把杀人不见血、“割头不觉死”的软刀子。 孔孟之道,是以孔丘、孟轲为代表的儒家反动政治路线和唯心论思想体系。处在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孟之流,站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鄙视群众,否定实践,厚古薄今,颂古非今,抗拒变革,反对革命,竭力用他们的思想政治路线维护和挽救行将崩溃的奴隶制度,妄图阻挡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逆历史的潮流而动。正因为孔孟之道具有这种反动本质,所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孔孟之道被历代反动统治者不断修饰和发挥,成为剥削阶级用来维护剥削制度的反动思想武器,从汉代的董仲舒,到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从窃国大盗袁世凯,到大汉奸汪精卫、独夫民贼蒋介石,无一不都是孔孟之道的狂热吹鼓手和忠实信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