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1927年7月Z4日凌晨,一位曾在日本文坛享有盛名的新现实主义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他的寓所里服毒自尽,时年仅36岁。消息传出后,不仅日本的知识界和文艺界为之震惊,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迷惑不解,为什么一个非常冷静、常常冷眼旁观人生而又非常理智地解释人间世事的作家竟这样遁然离世了呢?为什么一个深受文学爱好者喜爱、还很年轻的作家竟这么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呢?  相似文献   

2.
婚外恋新论     
婚恋,根源于人的动物性,表现为人类的社会性,是人类区别于各种动物的特有的文明。它给人类带来了解放,也带来了压抑;给人类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痛苦。只是痛苦与幸福的结构不同罢了。婚外恋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全过程性和全方位性就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就向人们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为什么现代人的婚恋上有了较多的选择机会,婚后却出现了更多的光怪陆离的婚外恋之类的婚姻问题与冲突?为什么曾是两情相悦的恋人,婚后却心猿意马,同床异梦,甚至以分手为结局?为什么很多的婚姻到头来成了“枷锁”、“爱情的坟墓”?人们到底在婚姻中追求什么?婚外恋在人类的婚姻中到底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这些问号,是社会的问号,历史的问号。催促着我们从人类自身的深层开掘,从而,应实践之需,补时论之缺,纠通论之误,探发展之途。  相似文献   

3.
哲学与女性:他者的形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旭 《浙江学刊》2005,(3):203-209
"哲学与女性"问题是一个新的哲学问题.通过考察现象学、存在主义、列维纳斯、德里达、弗洛伊德和拉康等人有关女性的哲学话语,本文试图追问:为什么号称是对整全的知识和真理之爱的哲学,竟然排斥、拒绝和否定女性的思考和关于女性的思考呢?哲学的同一性究竟是如何通过一对"自我与他者"建构起强大的自我确定性的呢?女性的人性的同一性在哲学中又是如何被一步一步建构起来的呢?为什么哲学难以言说甚至根本不能言说女性?这一哲学话语的沉默和缺席对于哲学意味着什么,对于女性又意味着什么呢?对"哲学与女性"作为一个哲学问题的自我意识,代表了试图打破这种哲学独白的沉默和缺席的良好意愿,代表了走向二者之间艰难的对话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并不是一个纯而又纯的真善美的集合体,而是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彼此交融、互相掺杂的混合体。艺术要反映现实生活,就不可能只反映生活中美的事物,而是要描写和反映更广泛的社会生活,这当然要包括现实生活中丑的东西了。那么,作为现实美的对立面的生活丑,是怎样进入艺术作品中,又为什么能够进入艺术作品中呢?它在艺术作品中的价值与地位又是怎样的呢?研究这个问题,无论对于美学理论还是艺术创造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许多美国学者在对日本许多成功企业考察以后,一致认为造就日本企业高生产率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它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那么日本企业文化为什么会起到如此的效果?同时中国又如何借鉴?因此本文阐述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论证了中国企业必须探索适应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范围,这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如何运用权力又成为一个新课题。管理工作从某种意义来讲,就是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使他们去做一定的事情。权力——属于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也理应成为管理人员考虑的中心问题之一。可是如何看待与运用权力呢?这里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担任了管理者的职务以后,就会对他人具有特殊的影响力?为什么有时“指挥棒”又会失灵,而某些管理人  相似文献   

7.
《裂与变》     
《社会》1989,(9)
爱情在当代婚姻中占据什么位置?为什么同床共枕的夫妻会反目为仇?婚姻质量的高低应如何评价?为什么违法婚姻禁而不绝?怎样才能获得满意的夫妻生活?为什么农村会有土生土长的性解放? 本书汇集了大量历史的和最新数据及生动实例,从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多学科角度分析了  相似文献   

8.
正褚时健,是一个在84岁高龄依然创造了神话的谜。为什么褚时健做什么都成功,从烤酒到糖厂、烟厂?为什么年逾古稀,还能种出这么一大片橙园?为什么遭遇巨大的人生和家庭变故,还能以巨大的热情和毅力投身创业?2015年11月17日夜,王石与工商界、学术界、艺术届的朋友们在哀牢山山顶的褚橙庄园围坐夜话……一起探索这个神话般人物背后的谜底。  相似文献   

9.
江永龙 《新华文摘》2022,(3):119-120
为什么在一些城市的道路两侧、公园、小区,绿化树种特别单一?为什么在城市建设中一些古迹遗址和蕴含着历史故事的老建筑得不到有效保护,其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反而被拆除破坏?为什么一些地方的街道门店招牌千篇一律,清一色相同的美术字,甚至夸张的用色令人大跌眼镜?为什么一些城市中新建的所谓"地标建筑",甚至是有些体育...  相似文献   

10.
古墓在哭泣     
本刊在上一期曾发表一篇关于目前盗掘古墓成风、大量文物惨遭破坏的文章,这种现象激起了许多人的无比愤慨。这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为什么会成风?为什么刹不住?具体情况如何?挖掘古墓者是什么心态,我们于本期再摘编一些材料,以助分析。这股盗墓风实在是非刹不可了。盗墓者固然是犯罪,可是如果对这种事就没法管了,又怎么对得起老祖宗,怎么向子孙后代交代呢?  相似文献   

11.
你的婚姻为什么会受到第三者的冲击? 你们的夫妻生活为什么会变得平淡无味? 为什么炽热的爱情之火不知不觉地熄灭了? 人们都在苦苦地思索着,也许你们会找到许多非常客观的原因,但现在请你换一个角度想一想——许多丈夫和妻子回答说,没有。他们认为夫妻每天都生活在一起,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40多年后的今天,性病为什么又死灰复燃? △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能消灭性病,创造出东方奇迹,为什么现在却无力拒它于国门之外,难以控制它的迅速蔓延? △面对性病的猖獗流行,人们忧心忡忡,发出了一连串焦灼的疑问。  相似文献   

13.
小陈外出一个月后,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家里,与日夜想念的爱妻共聚。当天晚上与妻子享受鱼水之欢。事后小陈吃惊地发现,妻子流出的分泌物竟然是红色的,小陈不安、心疼又略带责备的问妻子:你来好事了为什么不告诉我?  相似文献   

14.
药品规管是现代各国治理的核心问题。随着广州市政厅在1921年成立,药品问题也被列入当地卫生部门的一个政策议程。为什么具有现代思维的规管者要强加规范原来没有规制传统的广州药品市场,又如何规范?本文以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角度从21世纪初回望国民政府的各种措施在多大程度上可算是失去的选项?并尝试追溯广州药品规管的政策过程,考察卫生部门试图建立官僚自主性的意志及其限制。  相似文献   

15.
燕秦 《社会》1989,(10)
现阶段,我们的党风究竟怎么样?政风究竟怎么样?就是说我们的廉政状况究竟怎么样?这不仅是我国当前的一个突出的热点问题,也是我们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严肃回答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基本的判断。一个叫“主流是好的”,一个叫“党和政府全面腐败了”。前一个判断常见于红头文件和各级党政负责人的讲话之中,也常闻于各种公开场合;后一个判断广泛地分布于街谈巷议和各种私下场合。两种判断,各有各的论据和论证方式,各有各的市场,往往各执一端。本来,在严肃的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中,在承认我们党和政府内部有种种腐败现象,有的还很严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诗形式,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问题,这一点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新诗与古典诗歌在形式上究竟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新诗大多给人以诗味寡淡的感觉?新诗形式是怎样发展的,还将怎样发展下去?要不要建立新诗的现代格律体系?要不要具体地建立几种类似于古典诗歌形式那样高度规范化的诗体?诸如此类问题,实质上都关涉到新诗形式的趋向问题。这个问题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文艺和政治关系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文艺是不是上层建筑,为什么是上层建筑,和其它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的关系又如何?讨论这一问题好象是老生常谈,但就今天情况来说,却又很为必要,因为它是理解文艺和政治关系的一个理论原则。三千年来,我们对理论问题研究不够,清规戒律较多。一些同志把马克总主义关于文艺和政治关系的论述庸俗化,却又得到种种鼓励。这些理论上的谬误后来为“四人帮”所利用,造成了混乱与灾难。而今天,在文艺和政治关系的讨论中,理论上的分歧很为突出,值得进一步的探讨与商榷。一最近,朱光潜教授在《西方美学史》再  相似文献   

18.
制度设计的前在预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 ,政治规则为什么有必要 ?或者简单地说 ,我们为什么需要制度 ?这是一个既是“已然”(经验性命题 )又是“未然”(思辨性命题 )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追问和解析。本文通过“无赖原则”等八个方面的归纳与探讨 ,从多种视角透视了制度创制、制度设计的理论前提和客观价值意义 ,揭示了人类规则体系所特有的既基于人性又超越人性的文明特征 ,为政治规则与规则政治的内在关系的确立 ,寻求一种理论支撑点。同时 ,本文的研究也为完善政治学学科内容、裨补政治学学科这方面久已存在的阙失 ,提供了学术尝试。  相似文献   

19.
正为什么众多楼堂馆所和家庭显要位置都会悬挂梅花?为什么自古以来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咏梅颂梅,以梅花为题材的文化艺术创作经久不衰?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梅花,甚至用"梅"字命名勉励人生呢?因为,梅花是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的象征。梅花自然形态的美、精神象征的美,足以打动人心!纵观中国绘画史,早在南北朝时期,梅花便已入画,并很快成为花鸟画中最  相似文献   

20.
论人的实践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观念地认识世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改造世界。要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不仅需要获得一定的感觉经验和理性知识,而且还必须以此为基础建立一定的实践理念。实践理念是认识过程中继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后的又一基本环节。人对世界的认识如何能够指导人对世界的改造?理性认识怎样才能能动地飞跃到实践?为什么实践既表现出合规律性的特点又表现出合目的性的特点?不研究实践理念,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就实践理念的规定、实践理念的形成及其现实化过程等问题,作一初略的探讨。 理念历来是哲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