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2002年以前)改革的总体特征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三阶段(2003年以来)的改革则具有明显的理性推进色彩.本文着重从政府与市场间、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间、供给与需求间的关系分析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并就未来农村金融改革走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主要内容将涉及中国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后的一些变化,并探讨了某些笔者认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固定资产运行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的抽象层次出发 ,把固定资产增量和存量运行放置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框架 ,将两者之间可能出现的运动方向的组合理解为一种内生性机理。文章在描述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与产业结构调整之相关机理的基础上 ,对固定资产增量流向、存量调整同构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各种方向组合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理论分析和实际运作的对应来考察 ,这种机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结构变动之整体演进的构成格局。  相似文献   

4.
论公共权力与利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与利益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权力都与利益相伴随,但是并非所有利益都有权力之争,而权力之争必然是为了利益。利益是行使权力的目标;权力是创造利益、获取利益的有效的手段。公共权力的本质是为社会大众谋取公共利益,但是,许多时候并非如此,这就导致公共权力异化——腐败的发生。正确处理权力与利益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住房制度是中国住房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自然经济性质和较强的计划经济性质.它受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根本制约,并且自改革开放以来变化缓慢.在这一制度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住房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遭受了一系列挑战,其中主要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以及住房产权在各种不同主体之间的流转.我国虽对农村住房制度进行了增量调整,但它不足以应对挑战,农村住房制度需要走向存量改革.  相似文献   

6.
文化知识商品化、旅游化和产业化是文化知识的三大发展趋势。四川应该充分合理利用文化产业资源 ,尽快对文化产业格局进行科学调整 ,使之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公共权力与公众利益都属于集合范畴 ,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应然状态下 ,公共权力应该为公众谋利益 ;然而 ,在实然状态下 ,常常出现公共权力异化的情形 ,不但不为公众谋利益 ,反而对公众利益造成巨大侵蚀 ,这与公共权力实质主体是社会公众不相符 ,所以 ,公共权力行使主体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增强自身工作责任感 ,自觉处理好自身身份的二重性关系 ,更多更好地为社会公众谋利益  相似文献   

8.
周怡  张江 《学术月刊》2012,(4):19-27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利益格局调整"成为现阶段能否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积极稳妥地进行利益格局调整,需要沿着利益的双重性格、制度与文化的双路径协同展开:一是制度路径的调整策略。"调整"的路径依赖于它的"形成"过程,无论是市场还是政府,都是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影响物质利益分配,导致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形成或变动,因而,制度变革是利益格局调整的首要渠道。二是文化路径的调整策略。利益格局一旦形成,利益群体会作为行动主体处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参与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群体参与调整时所具有的能动性来自文化,即制度预期、文化接触和文化同化三方面的差异将唤醒各利益群体的理念利益,驱动他们通过利益表达影响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应当减少三方面文化差异,构成利益格局调整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整体经济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在手段、导向、内容、目标等方面均具显著特征,需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历来既执行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政治职能,又执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职能。执行这两种职能的预算不能相混,前者应体现效率,后者应追求效益。我国当前修订《预算法》的出路就在于要按照这种二分法预算进行立法完善,即按照两种不同的职能,或可分别单独制定两部预算法,或可在一部预算法中对两种预算分别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一、产权改革是一种利益调整过程产权制度改革前 ,乡村政权机构代理行使乡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 ,乡村集体企业的负责人是他们推荐和任命的 ,因此 ,在未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条件下 ,乡村政权机构(特别是其负责人)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是最大受益者和既得利益者。由于真正的所有者缺位 ,他们无法去维护自身的利益 ,为了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管理层有可能转移部分所有者权益给企业员工 ,员工能在工资、奖金以及股份分配等方面得到好处 ,因此 ,企业员工是潜在的受益者。而真正的所有者———社区群众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产权制度改革前 ,他…  相似文献   

12.
如何有效化解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已成为我们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甚至可以说是目前深化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为此,首先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体制改革的性质与绩效,并依据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提出深化改革中实现利益兼容的制度调整的几个原则。目的是在理论上期望从一个新的视野深化经济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在实践上期望能够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协调好深化改革中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常态"下经济下行与财政压力的加剧,势必对新医改沿用增量改革方案的可持续性形成严峻的挑战:在需求侧,虽然医保覆盖率和保障标准的提升带来医疗投入的不断增加,但"看病贵"问题因居民卫生支出的高速增长并未得到有效化解,同时地方医保基金"穿底"风险开始凸显;在供给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以药养医"的问题,但引发了医院通过"医疗诱导性消费"进行"以医补药"的新问题,大型公立医院继续垄断优质医疗人才、呈现趋利性,"看病难"问题在城乡均没有得到根本缓解。新医改在"十三五"期间的推进,必须从微观入手,聚焦供给侧最核心的资源,实现医生的有效激励与合理流动,通过打破公立医院对存量医疗资源的垄断来获得动力。具体而言,应设立国家层面的健康委员会,创新医生就业体制,逐步建立更加合理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试析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权力的异化与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公共权力异化的两种主要表现——公共悖论与权力腐败,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异化现象,不仅仅有人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公共权力的异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公共管理的满意程度,动摇了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因此必须动用权力、权利和市场的力量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相似文献   

15.
利益固化本质上是指社会利益格局出现了某种静止不变的状态或趋势,强势者恒强,并且阻碍利益格局改革。我国现实中利益固化的表征已经在多方面显现。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深化改革、构建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指导思想上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利益决策制定上要切实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民主决策,反映公众诉求;改革重点上要政府管理体制与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改革并举,根除利益固化的滋生基础;同时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深化改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就,但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治体制改革仍然滞后.邓小平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笔者从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出发,就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描述了中国社会"波纹型"的结构特征和中国人"自我主义"的行为特征,对于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的特质与中国人的性格很有启发。但是,费孝通先生认为差序格局仅按照亲疏远近有别的血缘关系形成,也留下了理论上的难题:一是无法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没有形成普遍的封闭型家族结构,而是"以己为中心"既可扩散又可收缩的差序格局?二是按照血缘关系亲者恒亲、疏者恒疏的特性,差序格局内位于中心点的"己"与外围圈层上各人之间的亲疏远近距离必然是固定的,而这与实际状况明显不符。为回答这两个问题,本文提出:差序格局是在权力、利益、亲情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们既按照亲情形成差序格局,也按照权力和利益结成各种"小圈子"。它们之间既有区别,相互矛盾、冲突,又有共同性而交叠嵌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融汇状态,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诸领域提供了共同的内在格局和微观运行机制,也将各领域联结起来,使公域和私域、国家与社会、利益交换与亲情往来难以分开,成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既是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防止腐败,做到标本兼治,正确运用行政权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当前在行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权力运行配置,健全权力运行规则,完善权力运行制度和加强权力运行监督。  相似文献   

19.
公共权力的滥用滋生腐败,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进行有效的规范制衡,是制止腐败、加强和巩固执政党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公共权力滥用的特点、导致公共权力滥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限制公共权力滥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关系整合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肖光 《理论界》2008,1(2):30-32
社会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本文将从利益、权力和制度三个层面对社会关系整合理论的内涵及其实践意义进行深入的剖析,并且将社会关系整合理论与辽宁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相结合,从而为构建和谐辽宁进行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