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一场伟大的政治斗争,必然在思想文化领域引起巨大的反响。但是,过去谈到五卅运动,大多是讲工人运动、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很少谈到思想文化界的斗争情况。“四人帮”横行时,又虚构出一场尊孔和反孔的斗争。究竟五卅运动中思想文化界的斗争情况如何?有那些不同的思潮?其论点是什么?它们对五卅运动有什么影响?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王维 《船山学刊》2006,(3):159-161
衡州之战是南明时期,西南地区大西军在抗清斗争中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本文通过对此战的原因、结果以及影响的重新审视,说明西南农民军领袖孙可望和李定国在衡州之战的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以及这些分歧对抗清斗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明末汪文言之狱是阉党迫害东林党的一桩冤案。汪文言因投靠东林党、与王安交好被阉党无辜陷害而两度入狱,屡经磨难,最终惨死狱中。阉党利用汪文言案,罗织罪名,株连东林党人,将东林人士一网打尽。通过分析汪文言案,可以看出东林党内部派系林立,削弱了其自身实力;其过度打击异己,迫使部分官僚倒向魏忠贤;“倒魏”斗争,既没有取得可以与魏忠贤抗衡力量的响应,也没有获得皇帝的支持,导致其必然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段论述阐明了反腐败斗争的性质,表明党中央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坚强决心。(一)关于防止党内腐败问题,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还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针对革命胜利后党内可能出现的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贪图享乐的情绪和贪污腐化的现象,强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邓小平在…  相似文献   

5.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互相支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法国侵略者大举进攻越南的时候,中国人民直接援助了越南人民的斗争,其中刘永福的黑旗军就曾经在越南北部支援了越南人民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战斗。对于黑旗军在越南活动的评价,越南史学界在六十年代,曾经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其中虽有诬蔑黑旗军的错误意见,但也不乏正确公正的看法。可是,近几年来,越南史学界对黑旗军的评价则完全倒向错误的方面去了。在他们的著作、文章和所谓“调查报告”中,有的抹煞黑旗军抗法的事实,有的诬蔑黑旗军为“流寇”、“  相似文献   

6.
党的基本路线的长期性,决定了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必须长期坚持三个思想:一、必须坚持反腐败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思想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一论断,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反腐败的重要性。在现阶段,要坚持把反对腐败与经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认识。第一,反对腐败与经济建设都是广大群众最关。C的话题。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无论…  相似文献   

7.
唯名论反对唯实论的斗争是欧洲中世纪哲学战线上一场重大的思想论战,是当时唯物论和唯心论斗争的一种特殊的历史形式。列宁指出,这一争论“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列宁全集》第20卷第185页)。它不仅在当时具有现实的社会政治意义,而且对后来近代唯物论特别是英国唯物论经验论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熊维琳 《天府新论》2004,(Z1):232-233
在1917年至1922年的护法运动中,孙中山领导着四川革命,关注着四川局势的演化.这主要体现在四川护法战争及其胜利后围绕四川政权的斗争、倒熊战争、讨贼战役中.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孙中山尽力使四川成为护法革命基地.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西征军入湘后碰到两支强大的势力:一是以曾国藩为首领的有组织的湘军,一是分散于各地的、起来造反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大众。以往的一些著作在论述这近半年的历史中,大多着眼于太平军与湘军之间的战斗和较量,而对湖省人民在这场斗争的作用述论不够。事实上,湖南人民的活动和斗争不仅影响着太平军和湘军的战争,而且对整个西征战局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对太平军入湘后的军事史实只作一些概括和说明,着重述论湘省人民的战清斗争以及它同整个湖南乃至于西征战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赵权璧 《天府新论》1994,(1):100-100
重庆谈判与战后中国的政治走向赵权璧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是国共两党围绕建国方针进行的一场尖锐激烈的政治斗争。这场斗争,对战后中国时局发展和中国前途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一、重庆谈判是时代潮流的产物。战后中国政局的基本特点:阶级矛盾代替...  相似文献   

11.
从斗争到合作:权利实现的理念更新与方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的权利理念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它深受着一种斗争哲学的影响,过分强调从斗争的意义上理解权利的实现.从而在实践中滋长了偏重以斗争的方式取得和保有权利的倾向,忽视了合作在权利实现中的价值与功用,由此,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了种种矛盾和危机.因此,只有对这种"重斗争、轻合作"的权利实现理念与方式进行调整与更新,即形成一种对权利实现中的"合作"要素予以充分重视的理念与实践,权利的言辞与话语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从 195 1年 12月开始到 195 2年 10月胜利结束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是毛泽东亲自领导和直接指挥的一场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反腐败斗争 ,它使全党同志受到一次反腐倡廉的教育。虽然这场斗争已过去近 5 0年了 ,但它对当前新时期的党风廉正建设却有警钟长鸣的作用 ,至今仍能使我们从中吸取丰富的经验 ,得到深刻的教益和启迪。下面就这一运动的情况作一论述。建国初期的“三反”运动建国初期 ,人民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的政策。利用其对国计民生有利的一面 ,限制其不利的一面。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日益尖…  相似文献   

13.
1787年,法国与越南阮福映签订的《越法凡尔赛条约》,是越南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由于《条约》在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以及法国侵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重大影响,所以,我们今天进一步研究签订这一《条约》的原因、内容和它的影响,不仅对认识当时国际斗争的形势,了解越南历史的发展有帮助,而且对认识今天越南和东南亚地区的斗争也是有启发的。一、《越法凡尔赛条约》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4.
腐败为何屡禁不止颜廷池蒋宾先官汝琪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整个改...  相似文献   

15.
与天斗争、与地斗争、与物斗争,都是人与自然的斗争。自有人类以来,这一斗争就开始了,而且这一斗争的规模,随着人类世界的发展还要不断地扩大。在人类的历史中,除了近几千年来充满着阶级斗争以外,始终充满着人与自然的斗争;人与自然斗争的历史,就是人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在旧社会,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人们与自然作斗争,总是被局限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全国人民绘制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幅宏伟蓝图。这一目标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而且必然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对反腐败斗争来说,这一目标的提出及其实施,必将为反腐败斗争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兹涅茨假说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呈倒U形,然而,本文利用湖南省1988-2004年的人均GDP、以及各项环境污染指标数据(包括工业三废和工业粉尘)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却与此不相符,而是呈现N形、倒N形、U形.对N形、倒N形和U形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还表明,环境曲线受经济周期影响不大,受经济增长率和产业结构等的影响却较大.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对台斗争。一次是郑成功的收复台湾,一次是康熙帝领导、施琅指挥的统一台湾。这两次斗争的共性就是以军事斗争为主的各种斗争方式综合运用。这说明了在对台斗争中和平方式与武力方式综合运用的科学性,也说明了我们不承诺放弃武力的必要性。从这两次对台军事斗争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出今天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于四月十五日召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学习心得交流会。省委宣传部部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傅青元同志主持会议并讲了话,他着重指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可能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可能扩大化,二是可能走过场。从我省、我院的情况看,出现后一种倾向的危险性较大。目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情况开始扭转了,但清除它的影响还要下很大力气,需要长久的斗争。当然,开展这场斗争,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政策来办。理论界要很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这几年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强  相似文献   

20.
护国运动高潮中,护国军军务院和都司令部设在并非省城和大城市的肇庆,既有着复杂的政治社会背景,也有着历史、地理和现实的原因。这两个机构所指挥的护国战争,除倒袁和恢复旧约法成功以外,还为以后的护法斗争及国民革命北伐作了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