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友》2013,(9):61-61
今年75岁的老秦患有高血压,平时血压控制得还好。不久前的一天,刚吃过晚饭,老秦突然觉得头痛,他以为是白天出去活动时间长累着了,于是赶紧上床休息。睡到半夜,他忽然觉得头痛加重,而且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家人急忙将其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老秦被确诊为中风。  相似文献   

2.
今年75岁的老秦患有高血压,平时血压控制得还好。不久前的一天,刚吃过晚饭,老秦突然觉得头痛,他以为是白天出去活动时间长累着了,于是赶紧上床休息。睡到半夜,他忽然觉得头痛加重,而且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家人急忙将其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老秦被确诊为中风。其实,老年人头痛是经常发生的,而且很容易被忽视。除了明确的感冒发烧外,老年人若突然出现较剧烈的头痛,多是危险信号。一般来说,需要考虑是否患有下列几种疾病:  相似文献   

3.
董月玲 《社区》2015,(15):58-59
30多年前,一个美国人因对汉字感兴趣,去了台湾学习汉语。20多年前,他自费创建汉字字源网,为此穷困潦倒。3年前,沉寂近20年的他被中国网友发现,被称作“汉字叔叔”。随后,他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中国过得“可敬又可怜”。3个月后,“汉字叔叔”的3年聘期将结束,他得赶紧找到新工作。这个美国人叫Richard Sears,中文名叫斯睿德。  相似文献   

4.
日前,与一位从美国回来探亲的朋友谈起苏北文化产业发展。他例举了美国一个叫“中世纪”的文化项目。75美金一张门票,进去以后,仿佛进入中世纪。中世纪的生产生活场景,中世纪的人物情态。晚上吃饭,没有盘子碗之类餐具,你得自己动手去撕那带着血腥的烤肉。这叫体验式文化旅游,生  相似文献   

5.
2004年年末的一天清晨,在美国底特律的街头,一辆鸣着警笛的警车疾驶着在追赶一辆慌不择路的白色面包车。面包车上,—个持枪男子疯狂地踩着油门夺路而逃。他叫道格拉斯·安德鲁,曾经是一位职业拳击手。就在20分钟前,穷困潦倒的他持枪抢劫了一个刚从银行提款出来的妇女。他之所以铤而走险,是因为孤独的他太需要钱了,他觉得只有钱才能给他的心灵带来温暖,改变他的生活现状和命运!  相似文献   

6.
中阳县城内南街,居住着一位离休干部,他叫穆忠义。老穆瘫痪在床已经7年了,但他生活得很好。邻里们都说:“老穆有个好儿媳。”老穆今年82岁。75岁那年,老伴病故,时隔不久,他得了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于是,雇了一个保姆伺候。做了1年多,由于老穆大小便不能自理,人家嫌挣钱少不干了。老穆有四儿四女,孩子们商议后,决定一家一个月接去伺候。轮了1年多,轮到四儿子安生家时,老穆不肯走了。弟兄们商议之后,也认为老四两口子有时间,生活稳定,弟媳李俊平伺候老人最合适。4年时间,俊平待公爹同亲生父亲一样。夏天,她把老人扶到院子里乘凉;冬天,扶着…  相似文献   

7.
旷世遗书     
《可乐》2006,(11)
一位自杀者在他的遗书里讲述了他自杀的原因,听起来实在让人头痛。遗书这样写道——我和一个寡妇结了婚,她有一个已成年的女儿,我父亲跟我妻子带过来的女儿结了婚。所以,我父亲就成了我的女婿,女儿就成了我的后母,我管父亲叫爸爸。而我父亲也管我叫爸爸;我女儿管我叫爸爸,但我却管她叫妈妈;我还得管我妻子叫姥姥,因为她  相似文献   

8.
病友     
病房里住了4位病人,他们的身份各不相同。病人老秦是一位农民,家住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片果园,每年收入不到1万元,这次住院看病已经花了3000多元,想着快要结  相似文献   

9.
襄汾县原科委主任范吉林,是个既有工作能力,又平易近人的离休干部。他人缘好,爱参加集体活动,老年朋友们都亲切地叫他老范。1990年夏,老范的前妻因病去世,这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是一次沉重打击。精神上的折磨,生活中的难题,加上孤独、寂寞、乏味,使他吃不好、睡不宁,身体日渐消瘦、衰老,并得了肠胃病和心脏病。他有3个儿子、2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无暇多陪伴他、照顾他。父亲的身体状况,孩子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都劝他再找个老伴。1994年秋,在孩子们的支持下,经朋友撮合,他与杜村的齐麦菊结合在一起。成亲那天,老范还在打针、输液,是二儿子建…  相似文献   

10.
一把苕帚,如果把它解开,你能把枝条一根根折断,要是系好呢,看你折不折得断它。——绥拉菲莫维支:“在夜晚”大家都知道那个七根树枝的古老寓言。有一位老汉,也算颇有点文化的人,他大概也读过这个寓言。他为了使儿子们和睦地一同生活下去,一天,他把儿子和儿媳们都召集起来,把七根树枝束成一束,叫他们折断这束树枝。儿子们一个个地试了一试,都失败了。这时,老汉把这束树枝拿了过来,把它拆散,就很容易地一枝枝地折断了。  相似文献   

11.
一上班,他就打开QQ和MSN,“清风拂面”即刻出现在网上。接着,他会向居民QQ群里发个活动通知,或听听居民“网友”的意见和建议。不要以为这是哪个新兴行业工作人员的上班方式,原来这是一位年轻的社区“老”主任工作的一部分。这位主任叫陈峰,来自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海月桥社区居委会。陈峰今年33岁,但他从事社区工作已经11年了,担任社区主任也有6个年头,他完全有资格被称上一个“老”字。  相似文献   

12.
农具工艺品     
一位农民把过去的农具,按比例缩小成微型工艺品推向市场,想不到却极大地满足了都市人的怀旧情结。前不久,在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里,一个叫曲宝营的小木匠手里拿着一摞厚厚的订单发愁。他压根没想到,他的一项小小的创意会在全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中央、省、市电视台及各大媒体纷纷来信、来电话,要求采访他,全国各地的订单多得更是让他接不过来。是什么发明让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木匠成为全国闻名的新闻人物呢?  相似文献   

13.
今年端午节前夕,南京某中学 的叶海露老师在初中一年级某班的 音乐课上,向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 知道屈原的请举手。全班30个同学 中只有三个人举手。第一位同学回 答说:屈原是个歌手,他唱过《离 骚》;第二位同学回答说:屈原是个 厨师,他发明了粽子;第三位同学 说:屈原是个医生,大家都管他叫 大夫。(2005年6月20日《现代快 报》)  相似文献   

14.
2007年2月,春节前,机场异常的忙碌,陈良彪正弯腰翻看旅客行李包上的记号牌,他说:“不看仔细了,万一搞错,麻烦就大了。”26岁的阿彪是一位调度主管,供职于温州机场空港尊易商务有限公司,带领着一个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年轻团队,大家都很容易沟通。领导习惯叫他“阿彪”,员工则都习惯叫他“彪哥”。这是一个服务行业,需要的是耐心与细心,通常这是女孩子们的强项。可在这位有一米七八个头的小伙子的手里,照样做得很漂亮。  相似文献   

15.
徐杰 《21世纪》2010,(10):46-46
1946年,余秋雨出生在余姚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本分的基层公务员,而母亲则是一位没落大家族的小姐。在他出生那天,天上一直下着小雨,因此得名叫秋雨。  相似文献   

16.
章剑和 《社区》2005,(7):60-60
某市一位武警支队长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因病去世,终年45岁;一位省作协副主席因为赶书稿,没日没夜地写稿,几个月就出了一本几十万字的书籍。正当大家为他的“高产”而感慨时,他却痼疾复发,撒手人寰,享年48岁,让人唏嘘不已;某报一位总编辑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创办出了一份发行量七八十万份的报纸,正当他获得“韬奋新闻奖”时,却因癌症去世,终年42岁;一位著名企业家,经过5年奋斗,将濒临破产倒闭的工厂改造成了年盈利100多万元的企业,然而他却在此时因心理危机,不幸倒下,去世时也年仅44岁……这些例子不胜枚举,使人不禁要问,中年人到底怎么…  相似文献   

17.
《北方人》2006,(6)
不久前的一次同学聚会,我惊讶地发现竟有八位同学离婚,有一位同学的婚姻正岌岌可危。说岌岌可危,是因他目前正处在犹豫之中。这位同学现是一电脑公司的老总,应属于那种成功人士。聚会后不久的一个星期天,他约我到蔡铺喝茶。我们叙说同学时的趣事,也谈各自的工作生活,当说到他的家庭时,神情突然变得黯淡了,他说结婚十几年了,表面看显得很幸福。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怎么回事。平时和妻子很少交流,每天说的话就那么几句公式化,两人各干各的,生活平淡得没有一点激情,为了逃避,他常常故意不回家,他老婆也从不问他到哪去了、干什么。他感到有茫然和失落。他感觉他老  相似文献   

18.
一群青年,决定跟一位回家探亲的老乡一起,走出贫穷的大山去广州打工。其中有一位叫霍中怀的青年央求了好久,那位老乡都不肯带他。原因是,他小时候曾经得过脑膜炎,精神不太正常。最后还是霍中怀的父母提了一篮子鸡蛋,说了几篮子好话,老乡才勉强答应带上他。但有一条,老乡规定,到了工作地点后,不该说的不准说,不该做的不准做,一切都得听老乡的安排。  相似文献   

19.
快乐墓地     
非洲一个叫撒拉的小镇上,有一位叫布基的老人,布基的一生都过得很不愉快。究其原因,无非是他人生的许多目标都没有实现。布基在临死前一段时间里,终于醒悟到:人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以牺牲自己的情绪为代价。 但他的认识已经太晚了,因为这时他已经从大夫那里得知了自己大概的死期。布基不知道自己在临死前还能做些什么,他希望世上所有的人都不要像他。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两位性格迥异的挚友。 一个没完没了地惹祸,被众人讥为“三分钟一个主意”。少年时骑自行车去内蒙古探险,险些叫狼叼了去;曾上过战场,枪炮一响,吓尿了裤子。面对不断的打击和挫折,他每次都能踉跄着爬起来。一连串磕头绊脚的生活经历倒像勋章,挂在他相当自信的胸前。奇怪,这盏并不省油的灯,不仅事业小成,在人群中还是个颇受欢迎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