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运宝 《决策》2006,(8):15-17
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以后,中部四大城市群将上演怎样的风云际会?四大城市群能否顺利探寻到撬起自身的“阿基米德支点”?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将在城市群新的一招一式中精彩呈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间的经济竞争己演变为城市群间的竞争。面对这种挑战,加快城市群发展成为各地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借鉴外省经验,举全省之力,着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品牌,做大做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是湖北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今年3月中下旬,我们赴豫、湘、沪、浙、苏、粤等六省市先后对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等四大城市群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3.
《决策》2009,(10):4-4
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崛起规划》,从八个方面对中部地区发展进行再部署,同时提出了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这是继2006年4月中央颁布中部崛起10号文件之后,关于中部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尤其是《规划》中“两横两纵经济带”的提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圈等中部经济高地全部覆盖。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中部崛起的第一年,中部各省都不约而同地把城市群(圈)作为战略制高点。面对周边城市群合围之势,安徽省一鼓作气推出了两个城市群、一个经济圈,“一主两翼”城市群发展格局初步呈现。  相似文献   

5.
王运宝 《决策》2006,(8):12-14
在经历了多年的争论、预热之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四个中部的城市群,正式入围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也意味着进入了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视野:  相似文献   

6.
汇聚国家多个部委和中部六省主要负责人的中国中部论坛4月25日在合肥举行,会议透露出强烈信号:中国正从各个领域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中部地区加速崛起,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论坛上说,国家发改委作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的主管部门,正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部六省,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政策措施,加速推进或尽快组织实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开创2009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马倩  安岩  王鑫  赵晨晖 《决策与信息》2010,(12):160-161
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对于河南的经济发展以及中部崛起具有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本文在总结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最终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部崛起是我国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原城市群在河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原城市群应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实现工业化。同时重组县级市和小城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注意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商贸金融中心,促进中原经济的崛起。  相似文献   

9.
贺海峰 《决策》2006,(8):18-20
郑汴一体化因“中原城市群急先锋”的角色而备受瞩目。她以惊人速度领跑中原城市群,这对中原城市群的其他城市以及整个中部而言,无疑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要放大“蝴蝶效应”,构建中部发展城市群。中部五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起着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的发展趋势中,中部地区如何凸现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经济的发展龙头,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中原城市群金融环境的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完善中原城市群的金融政策环境,是促进河南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实现金融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已成为该区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中国城市的人口在增加,城市规模在扩大。而地理距离较近的众多城市在向外延伸的过程中,彼此互相嵌入、相互依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城市群。城市是集聚众多人口、大量工业的场所,而由众多城市构成的城市群更是一个人口、工业大量汇集的庞大经济体。观察中国经济的发展,就应从中国主要的四大城市群开始。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08,(10):30-31
2007年,在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推动下,在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国家级两型社会综改区获批及中原城市群飞速发展等有利因素带动下,中部六省经济继续高位运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统计显示,中部六省去年共实现生产总值51864亿元,同比增长14.2%,创近5年来最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33%以上水平,其中安徽的投资增速高达44%,跃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4.
继成渝获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下一个改革的热点可能转向城市群和城市带,这也是十七大报告明确了的一个要求。其中,中部城市群发展后劲最大。据10月23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有望于最近一起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相似文献   

15.
柳士双 《决策》2012,(4):64-65
热潮之中最需要的是冷静。在如火如荼的"城市群"热潮中,固然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但是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根据最新发布的城市群发展报告,近年来我国"城市群"正呈现出迅速发展态势,数量上5年间从10个增至23个,其中东部只有6个,中部有7个,而西部则有10个。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已有21个,中部大省河南却没有一个。在2008年以郑汴一体化和中原城市群为载体两次申报国家综改试验区未果的情况下,河南省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十二五”渐近,“中原经济区”加紧造势,希望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一般认为,城市群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中小城市独立发展、大都市区发展、大都市连绵区发展等阶段。大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群发展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规模不等、水平各异的城市群,其中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是两个突出典型,代表着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最高水平,具备参与高层次国际竞争的条件和潜力。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城市群发展不仅是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作为人才的支撑,建立和完善适应城市群发展战略的人才市场体系工作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部是华夏文明发祥地,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岳阳楼都在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利用辽宁省14个城市13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实际测算,可以得知:全省的平均技术效率并不高,社会的实际产出与理论的产出前沿面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区域是中部城市群,资源利用效率居中的区域是沿海经济带,资源利用效率最低的区域是辽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