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梦学刊》2010,31(2):66-66
《王学编年》(俞樟华撰)于2010年1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由王阳明的生平和学术为纲,按时间先后介绍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观点,以及后代的主要研究观点和对王学的评价,重点是介绍王阳明家世、少年时代、王阳明师承、科举仕历、龙场悟道、升迁朝官、赣州剿“寇”、王学遭禁、建祠表彰、学术评价等内容。同时以黄宗羲《明儒学案》所列七大王学门派为主,系统介绍阳明后学的发展和演化历史,提示阳明后学发展的特点、分化的原因、存在的问题,阳明后学的事迹和学术成就。(杨年保)  相似文献   

2.
吴震 《中国学术》2003,4(1):171-228
阳明学是一种思想学说,同时也是一种思想运动。良知学说构成了阳明心学的理论核心,但是有关良知学说的种种诠释活动并没有因王阳明的去世而告终结。阳明后学是阳明学运动的延伸和展开。从阳明学到阳明后学,不妨可以理解为是心学运动史上的一个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3.
李梦阳《空同集》人名笺证王公望王阳明《甲申中秋寄阳明子》(10)诗之“阳明子”当指王守仁。望按: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兵部主事时,因劾宦官刘瑾,被滴贵州龙场驿丞。后被起用,...  相似文献   

4.
荒木见悟的湛、王关系研究是以朱子之学为参照系而展开的。在他看来,朱子性理学所遗留下来的最大问题是凝固化的定理意识,而阳明所倡导的良知则打破了朱子性理学的定理意识,更为重视根源性的心。以定理(朱子学)与良知(阳明学)的研究框架为背景,荒木从心与性(理)、“随处体认天理”与“致良知”、“单一”的立场与“浑一”的立场及儒释之辨等方面详细论证了甘泉心学深处依旧保留了朱子性理学的核心构造及阳明心学对朱子性理学的根本性的扭转,由此说明了湛、王二学的本质性差异。荒木该研究的意义在于其根据湛、王两学所争论的“理障说”为线索,揭示了阳明后学内部围绕克服“理障说”所产生的三种典型的儒佛调和论,这对于我们研究阳明学与佛学的交流互动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明水是王阳明的第一代亲炙弟子,江右王学的代表之一,阳明后学中的重要人物。但是,陈明水的重要地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陈明水在促进阳明学说的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他与阳明关系亲密,多次得阳明面授,较为透彻地把握了阳明学说,维护了正道。其次,他勤于问学,对阳明"致良知"学说的最终形成有助推之功。再次,他富有创见,丰富发展了阳明学说。最后,他积极传播、推广阳明学说,推动了阳明学说的发展兴盛。因此,陈明水是阳明后学中的重要人物,理应享有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程颐"圣人本天,释氏本心"之说在宋元明清时期影响颇大,成为这一时期分判儒佛的重要标志性话语。南宋朱熹、真德秀对程颐此说皆有引申讨论或进一步解说,但他们的讨论限于论儒佛之别。明代对阳明学不满的朱子学者罗钦顺、崔铣、黄佐、陈建等借程颐"圣人本天"之说抨击阳明心学滑入佛禅之"本心"。阳明本人及其亲传弟子对罗钦顺以"释氏本心"来攻击其心学主张没有太多回应,但阳明后学或有心学背景的学者对罗钦顺等人的批评有较为激烈的反击。就儒家而言,过于强调"本天"与过于强调"本心"可能都有所偏,本天与本心可以统一起来。"天"表示存在之统体、本体、主宰、义理,心为主体、灵明、知觉、思想,心与天通;但心与天也不能等同起来,以使得主体既不失能动性,又要有敬畏心,避免主体性、个体性的膨胀与傲慢。  相似文献   

7.
心性之辩是宋明理学发展中的核心内容,在心即理与性即理之间,存在多种连黏胶着状态,阳明后学李材、胡直、许孚远关于心性问题的六封论学书对此有充分展示:李材依附性体,胡直坚守心体,许孚远则于心体中寻求性体,偏向折中。三人在阳明学背景下的心性之辩虽然倾斜于心体,但亦反映了阳明后学诉诸性体平衡心体,纠正张扬心体而导致的自肆、张狂之流弊;同时亦显示出阳明后学对于良知学内在资源的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8.
独知是阳明后学中广泛使用的哲学用语,但其涵义因理解面向的歧异而呈现不同的诠释特色,由良知——寂体——意体,展现的正是独知内在意义的演变流程。置于《大学》、《中庸》的哲学意境下,独知观的演变流程实际折射出由对《大学》、《中庸》的偏倾到融汇二者的过程以及心体与性体的位移在阳明后学中是如何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阳明后学的异端品格与道家风骨─—从李贽的“童心说”说起李大华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到:“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所谓“渐失其传”,不是说后继无人,而是说由正统走向了异端,走向了对王学自身的否定。这种否定性的...  相似文献   

10.
杜旭初 《船山学刊》2009,(3):192-193
本文从讨论朱子与阳明之异开始,论证阳明理论体系中,没有包含朱子体系中最重要的“天理”,提出“天理的脱序’’是阳明学不同于朱子学的关键所在,也是后学反对阳明学提倡“实学”的理论出发点。本文的结尾讨论了“理学”可能的发展之路,探求继承“理学”思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作为陆王心学一脉的关键人物,慈湖学术以不起意、知及仁守为修养工夫,以本心之澄澈清明为工夫境界,在承继其师象山“六经注我”诠释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出了以心解经的诠释路径。在“克己复礼”诠释问题上,陆象山开心学解释之先河,慈湖一反前儒本孟子心学为说,而以“古圣为的”,从诠释之基、诠释之体、诠释之用三个维度建构了独立完整的心学诠释理路,这一解经路线在廓清理学解经之传统、开启心学解经之新视域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后世阳明及阳明后学的心学建构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何静 《东岳论丛》2019,40(2):176-181
阳明与甘泉的学术争执主要是:甘泉坚称儒与佛道不同根枝,阳明则认为佛道是儒之大道之发用;甘泉提出格物即把握天理,阳明的格物是正念头。其实阳明的格物还包括在具体事为上为善去恶。阳明认为甘泉的格物是求之于外,甘泉申辩这是因为阳明的心为腔子里心。实际上俩人皆有本体心认识心义,但在论辩时,都忽略了对方的本体心而只着眼于对方的认识心;甘泉不赞成阳明的致良知宗旨,认为良知的获得和拓展均仰仗学问思辨行,否则难免冥行妄作;阳明认为甘泉的随处体认天理的旨归是溺事外求、缺乏主宰;"勿忘勿助"是甘泉体认天理的根本方法,阳明批其悬空,主张"必有事焉"也即致良知的工夫,勿忘勿助为良知的固有属性。  相似文献   

13.
吴震 《中国学术》2000,(4):54-83
阳明学的最高命题无疑是“致良知”,这里将要讨论的主题——“现成良知”,乃是阳明学思想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阳明后学的发展过程当中,围绕“现成良知”的问题(其中包括如何理解“良知”以及如何把握“良知”等问题)产生了种种意见分歧,并由此引起了种种思想争论,  相似文献   

14.
对阳明弟子的论述,历来多以龙溪(王畿,字汝中,公元1478-1583年)、绪山(钱德洪.字洪甫,公元1497-1574年)为主,聂双江(聂豹,字文蔚,公元1487-1583年)之学则少人问津.其实这位被同门斥为别支的双江,对心学的承继起了重要作用。双江之学以主静归寂为旨,与阳明之学确有异同,但这一方面是对王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对王学流弊的匡正。从某种意义上说,聂双江真正担负了承继阳明之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罗汝芳作为明代泰州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生命哲学在阳明后学中别具一格。他以阳明心学为本,纳佛道思想为己用,以"赤子之心"替代阳明的良知本体,追求"万物一体之仁"的生命境界。研究罗汝芳的生命观,不仅仅是对心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对把握心学走向有重要意义,更在于能够借此为解决现代人的生存焦虑提供理论借鉴,为当今社会进行生命教育提供学理启示与实践导引。  相似文献   

16.
钱寅 《船山学刊》2020,(3):81-91
清代士林居士彭绍升,学宗阳明。在清代考据学鼎盛的局面下,为了维持阳明学的继续发展,再次将阳明学和佛教引向合流,不仅丰富了阳明学的思辨资源,而且以阳明学诸问题来诠释、改造净土宗修行理论。同时,在阳明学和佛教的履践观念影响下,彭绍升积极开展地区的社会活动。通过思想的改造和社会事业的创办,彭绍升为阳明学在清代考据学的挤压下继续存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彭绍升的儒佛合流的思想,也影响了清末思想界。  相似文献   

17.
明中后期以来,为了消除心学末流耽空蹈寂、任情恣肆的思想流弊,部分阳明后学通过论证本心“生生不容已”的自然发用,强调人之本性是道德理性与自然欲求的统一,主张立根于本心,通过即体即用的诚意工夫达致寂感合一的良知本体并依心体发用。在现实层面,部分阳明后学为了维护民众的普遍性利益,限制统治者的私欲膨胀,将絜矩之道阐释为协调统治者个人欲望与民众社会性欲望的道德规范,赋予公私关系以新的内涵,进而发展了王阳明的亲民思想。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常可以在汉学研究的书籍或论文中看到对白诗朗(John H.Berthrong)《普天之下:儒耶对话中的典范转化》(All under Heayen,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一书的简短评论或引用,幸运的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将本书作为“文明对话”丛书之一加以出版,我们终于得以窥见白诗朗关于儒耶对话的思想全貌。  相似文献   

19.
谭兵 《船山学刊》2001,(1):59-62,33
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在孔子之是非与吾心之是非二者间,盲目尊崇孔子与儒家经典,以孔子之是非为万事之定论.自阳明提出以心为准绳,虽出自圣贤,若不足信,也不可作为是非之标准的思想以后,给后学以极大的鼓励.李贽深刻领会阳明思想的精髓,张大阳明的怀疑精神,以为孔子之是非不足为据,提出要以童心之是非取代孔子之是非,最后由"是非无定"论走向了"是非定于童心"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20.
王守仁直接提及“异端”这个词,有以下三则。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恩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传习录》·下)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外良知以求者,邪妄之知矣。外致知以为学者,异端之学矣。①(《文录》·三)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矣。是故明伦之外无学矣,外此而学者,谓之异端。(《文录》·四)王守仁以上的言辞,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表现了王守仁以万民共有的良知为立足点的实践伦理观,这是阳明思想的特征之一。为了知道这三则所表现的阳明异端论的独到性如何,对阳明学者的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