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护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法律规范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帮助他们融入到主体社会,是解决民族矛盾与创造和谐社会的前提。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通过专门条款规定禁止民族歧视,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宗教和文化特性,促进少数民族的各种机会。这些规范在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民族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少数民族法律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法律的执行遇到了一些困难。本文通过透析中国民族法制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作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障的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寻找完善我国民族法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制订《少数民族教育条例》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障和加快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加强对民族教育的依法管理 ,国家拟于“十五”期间出台《少数民族教育条例》。本文作者作为教育部《少数民族教育条例》起草小组成员和执笔人 ,较深刻地阐述了《少数民族教育条例》的法律地位 ,制订的意义、依据及思路 ,在此基础上 ,具体陈述了自己对《少数民族教育条例》框架结构及有关内容的设想 ,旨在昭示学界 ,求教方家 ,推进《少数民族教育条例》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3.
民族教育的发展要有立法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在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指引下,从办学规模到办学形式,从办学内容到教学条件,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内地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使少数民族教育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国家有必要采取法律措施,通过立法手段,来保障少数民族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受教育权保障是当前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发展权的重要途径。北京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量集中,在其子女受教育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育公平的实现关系着民族平等原则的真正落实及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对首都北京的社会稳定也存在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大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投入、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多方努力,进一步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权的法律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权在人权保障范畴内的特殊意义、我国现有的保护少数民族妇女参政权的法律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我国在保护少数民族妇女参政权方面的成功实践,同时也分析阐述了尚待解决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军 《民族论坛》2012,(8):47-49,62
散居少数民族权益的保障受多方因素的影响:立法体制以及包括散居少数民族的生存权、平等权、发展权保障等方面实践中取得的成效,是我国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积极因素。而法律体系不完备、保障工作力度不大、散居少数民族自身的客观障碍以及自我保障意识缺失等则是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制约着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乃至民族法制的进一步完善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全面推进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理论与实践建设,对于保障和促进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维护少数民族平等的受教育权益,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教育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非常薄弱、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其意义更为彰显。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现状及问题,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内容,少数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已成为我国民族法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转型期这个大背景下,针对日益凸显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立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加强司法救济的最终保障,从而继续完善业已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彭谦  商万里 《民族论坛》2012,(12):15-19
民族身份公正和性别公正是少数民族妇女权利法律保护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保护少数民族妇女权利的法律体系,但是这个体系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现实的司法救济上均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对边缘少数民族妇女,如散杂居少数民族妇女的权利救济体系还不完善,法律意识的缺失,使得少数民族妇女的权利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为此,需要从立法、司法救济和增强权利意识方面来完善少数民族妇女权利的法律保护体系。将保护少数民族妇女权利的法律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中,使少数民族妇女权利的法律保护汇入到国家的总体人权保护机制之中,使其成为主流人权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民族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优势以及问题和不足,借鉴成功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浅析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着力点。作者认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要努力寻找不足,另一方面要创建一种将和谐融入管理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民族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党和国家针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实际需求,制定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政策与措施。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国家义务的角度对少数民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权进行逻辑分析,对受教育权保障进行思考与探讨。少数民族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侧重于城市教育,加上少数民族所处地区偏远,经济水平低、自然环境恶劣等,使得少数民族农村义务教育处于劣势。保障少数民族农村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有助于少数民族的繁荣与发展,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助于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有专家指出:法律缺失目前仍是障碍我国民族工作的一个关键。虽然几乎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制定了相关的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但是,由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相关的各种条例都有可能落不到实处。《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实施于2000年1月1日;五年来,福建省依法推进各项民族工作,为“堵住法律缺失”提供了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少数民族政治政策与少数民族政治参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是构成我国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我国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有两个方面:一是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本民族或民族社会的政治事务;二是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少数民族政治政策通过在宪法、法律范围内对各民族平等政治权利的具体规定,通过各民族自治管理形式的制度安排,以及在各领域内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贯彻执行,来系统地保障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权利、实现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张静 《民族论坛》2000,(1):37-39
我国少数民族公民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国家还特别强调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特别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民事权利。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方针指导下,通过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选举法等一系列立法活动,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和保障,并且还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是,对于少数民族公民的特别民事权利,其确切的含义及法律界线并不为大多数公民所认识、了解。民事权利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包括财产权利和人身权。我国法律赋予少数民族公民的特别民事权利与特定的少数民族主体身份…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民族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包括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和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乡是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在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建立的乡一级基层行政区域。无论是从民族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过程以及所依据的理论看,还是从几十年来民族乡的实践看,民族乡都与一般乡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出自治的性质。属民族区域自治性质的乡级基层政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为此,本文建议在宪法和其他法律中明确规定民族乡的这一性质和地位,以利于做好民族乡的工作,保障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我国的民族平等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经济权利得到积极推进,文化权利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其他社会权利的保护也得到加强,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人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人权是我国人权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障直接同我国的人权保障内容密切相关。本文从民族、国际、社会角度分析了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少数民族人权与宪法的关系,并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存在的问题从宪法和民族自治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对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对策,从而整体上提高我国人权保护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是中国民族法制建设的内容之一.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在立法体制及社会实践中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同时也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保障工作不力、自我保障意识缺失等消极因素.本文从构建以国家为主导的“外生型”保障机制和培养散居少数民族自我保障意识的“内生型”保障机制两个方面着手,探讨中国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法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少数民族在地理位置上的边远境地决定了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边缘处境,这种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现有的研究在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大众传媒以及社区参与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研究,建构本土化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