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陈芳明的《台湾新文学史溯写作在尊重台湾文学的特殊性、“史”的写作意识的鲜明性和运用历史细节的生动性等方面,为大陆的台湾文学史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试图通过学理上的分析以期填补大陆学者对该著述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在异乡》的叙事艺术和文体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海明威以杰出的艺术成就和独树一帜的文体风格著称于世。《在异乡》是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充分体现了其简洁洗炼、内涵丰富的叙事艺术和语言特点,从叙述视角、叙事方式和叙述语言等角度分析海明威独特的现代叙事艺术、文体风格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宋如珊 《人文杂志》2008,22(3):129-137
诗人北岛(1949-)在1970年代初到1980年代中曾有小说创作,作品多先刊载于地下刊物<今天>,而后发表于正式发行的刊物,1986年结集为<归来的陌生人>.本文以<归来的陌生人>为研究对象,由文革叙述与风格实验两方面切入,探讨北岛小说的主题意识和表现形式:透过文革小说的解读,窥探其创作心境的变化,并藉由文字技巧的析论,归纳其文风语言的特色.北岛的小说创作,与其同期诗歌的风格相近,都属于<今天>时期的精神产物,当<今天>代表的对抗意识和文学倾向,逐渐被官方媒体接受后,地下文学开始浮出地表,渗入主流文学中,并对1980年代后的文学产生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玉明  魏健飞 《东岳论丛》2022,(10):35-48+191
五四新文化最响亮的口号是“个性解放”,也因此,在叙事上“五四”被一般地定性为“人的发现”。这几乎是不证自明的。然而,“人的发现”其具体内涵是什么?这个“人”又是如何“产生”的?这些重大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问题尚待辨明。通过考察《狂人日记》等文本,我们发现,这部被誉为中国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奠基”之作,其主题并非“礼教吃人”这种简约化概括所能包纳,而且所谓“吃人”,其真正的内涵是“非人”或“非人的状态”。小说主人公狂人正是在一种“罪感”的驱迫之下,在正视自身的(人的)“非人的状态”中获得了人的自觉,并由此产生了真正的“人的观念”。这就是《狂人日记》的内核及其独特价值。这是五四时期真正的“人”的呐喊。所以,所谓“奠基”者是指,五四新文化就建基于这一“个体”/“人”之上,它是作为中国新文化的基础性和根底性意识而被鲁迅天才地把握到的,并第一次掘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马原的先锋小说代表作《冈底斯的诱惑》显示出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读者和评论家对小说的解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冈底斯的诱惑》中采用了"不在场"的叙述方式,通过虚构、混乱、感觉缺失等语言技巧,表达马原竭力走进西藏却又不能理解西藏的焦灼,彰显了马原式的先锋特色。  相似文献   

6.
作为大学的法学教师,法理学教材的使用一直是个让人烦恼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没有可用的教材,而是国内的法理学教材都千篇一律,难以找到让自己满意的教材。中国目前出版的法理学教材有数十个版本,很多法学院都组织教师自己编写教材,著名学者编写的法理学教材更是一版接一版。但就  相似文献   

7.
汪正平 《学术探索》2012,(6):151-154
通过文本细读分析仿写小说《福》中典型的后殖民主义写作策略,揭示作家独特的后殖民主义批评方法。女性个人叙述声音权威的确立揭露了殖民主义文学中女性的缺失或者被边缘化的意识形态共谋;后现代主义的元小说创作手法颠覆了殖民霸权存在的理性根基;小说结尾处出现的入侵叙述者撇清了作者成为新的叙事权威的嫌疑,为叙述文学的未来开辟了一条不带偏见的蹊径。  相似文献   

8.
9.
“叛逆的新人”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存在。他们的出现,对传统的社会秩序与价值观念构成极大的挑战。在塑造这样一些新人形象的同时,作家们也不约而同地写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大批“新人”从传统的家庭牢笼出走,在社会上闯荡多年以后,其人生道路又发生逆转,即转回他们以前所摈弃的老路,形成中国现代小说中一个显著的“出走———回归”模式。其原因或许可以通过高觉慧与贾宝玉人生道路与价值观念的比较看出某些端倪。  相似文献   

10.
仇立颖 《理论界》2012,(12):90-93
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与作者的语言使用习惯及创作意图有关,可通过作者使用的风格策略得以彰显。《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小说。本文拟将《呼兰河传》纳入语言风格学的研究框架,立足于回忆这一心理过程在语言层面的投射,通过分析作品中两种风格策略———认知性辞格与副词就的高频使用,将《呼兰河传》的语言风格与语言体制结合起来,以期对萧红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作出自己的概括:童真稚拙而不失成人理性。  相似文献   

11.
胡健 《人文杂志》2013,(4):67-72
从参与Dsein、艺术的(文化)与科学的(文化)以及阳阴调和(的和谐)与对立斗争(的和谐)三个角度,去重新探讨《易传》的美学思想,以揭示其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周春秋时期"鸱鸮"意象群生成过程中,创作运思由"内化"向"意化"浅层结构模式的转变,文本叙述由"言"向"意"表层结构模式的转化,实际上就是这一特定物象及其相关事象不断功能抽象化与象征符号化的演进历程。就创作客体而言,主要是社会政治制度演进与政治生态演化,促使深层结构模式中的文化特质、文化模式、文化风格发生变迁。就创作主体而论,生发于创作主体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对客观物象或事象的反思性判断,进而寻找物象或事象与心象之间的共通性,通过移情与涵养的审美心理机制将物象情感化,致使物象或事象超越了具体时空、暂时经验、个体体验,获得了类属化、本质化、哲理化的新能指,从而具有了公共性和普遍性特质。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风骨"说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刘勰在《风骨》篇中首次提出"风骨"说,具有范畴论价值。另一方面,在《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中,《风骨》篇属于创作论,刘勰认为创作出有"风骨"的作品是挽救当时浮靡文风的重要的良方。因此,《风骨》篇还侧重于教风骨之法,就如何创作出有"风骨"的作品,对整个创作过程,各个创作环节提出了要求,以图确立写作规范,"风骨"说具有创作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西藏的战争》是杨志军理想主义写作的集大成,他从渺茫的历史中探掘到西藏曾经有过的悲壮往事,在遥远有限的史料中省思西藏战争所具有的精神价值,以奇绝的想像力、宽宏的悲悯心、深厚的藏学功力以及在高原藏地上生长出来的自由放达,智慧而形象地描绘了这场战争昭示的西藏真相,从而把他关于藏地书写的全部理想和上下求索的信仰思考引向终极,在真实独特神秘博大的西藏高地,观照遥远的历史战争之于今日世界的现实意义,为理想和平世界的建设提供了独特的神性启示。  相似文献   

15.
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风格诗学经历发生期、形成期、拓展期三个阶段,其对应的批评形态分别是:境遇风格诗学、辩证批评、社会形式诗学,而发生期的“境遇风格诗学”是目前学界的一个“理论盲点”。从学术思想的生成看,现象学在詹姆逊批评理论萌芽发生、方法初建时具有重要影响和独特作用。以《萨特:一种风格的始源》为起点,现象学搭建了在范畴、方法、体系上从新批评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新路径,在现象学与新批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多元话语的冲突、对话、融合中塑造“境遇风格诗学”体系。此后,境遇风格诗学演化成辩证批评、社会形式诗学,现象学也从早期话语资源的借鉴应用,转为思想、方法上的理论启示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层对话。然而,理论话语的兼收并蓄与多元杂糅,也引发了“折中主义”危险。  相似文献   

16.
刘浩 《理论界》2006,(9):198-199
福克纳在《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一书中大胆地使用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以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思想深度,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美国南方旧体制腐朽没落的根源,无情地批判了压抑和摧残人性的清教主义、奴隶制和种族主义,表现了身处历史变革之中的南方人的精神危机。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福克纳的作品通过象征强烈地表现了对被蹂躏者的同情、对压迫者的愤慨、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心,体现了鲜明的人道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7.
有关《四洲志》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举事实说明整理或评价《四洲志》一书,都应校以据译的原著或将二书作比较研究。原著适应西方侵略者的需要,对我国领土制造了许多谬论本文证实林则徐就我国领土问题对译稿作了一系列精心修改,实即严正驳斥原著的这类谬论;还证实称赞美国总统制的半段文字乃林则徐所加;从而提出重新评价《四洲志》的历史意义和林则徐的政治思想等问题。同时指山书中首节含有“阿山”二字的一句,泽自原著的另一捏造;并论证为《四洲志》沿用的“英吉利”一名,原译自葡语。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中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就是逐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保护了国家与公民的财产权利,从而在近30年中激发了中国13亿人创造财富、爱护财富和积累财富的热情,推动着经济发展。《物权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法律,作为一部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进经济改革、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土改小说到合作化小说,再到《艳阳天》,地主形象由蕴涵作者的同情心变为充满敌对意识,作者对中农的态度由保护、七分肯定变为丑化和敌意化,爱情叙事也由进步青年的浪漫传奇变为政治化的婚姻故事。这一系列变化昭示了"五四"的民主、科学精神在农村题材小说中的终结,由此也开启和初步形成了"文革"文学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0.
汤玲 《船山学刊》2005,(3):154-156
认为白鹿作为意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原始兴象、比德意象和象征意象。前两个层次是显性的,后一个层次是隐性存在的,在白鹿意象的显与隐中建构文本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