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莉蓉 《南方论刊》2006,(11):51-52
本文主要论述社区、社区阶层化与阶层型社区的关系.首先探讨社区的内涵,旨在说明社区的形与核,社区规模的模糊量化以及异化的社区--住宅小区.其次探讨社区的阶层化和阶层型社区,阶层型社区是社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社区、社区阶层化与阶层型社区的关系。首先探讨社区的内涵,旨在说明社区的形与核,社区规模的模糊量化以及异化的社区——住宅小区。其次探讨社区的阶层化和阶层型社区,阶层型社区是社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居民阶层的分化以及住宅商品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上出现了社区阶层化现象,这是城市经济发展、住宅市场信息导向与个人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生活背景、消费观念、择居倾向等共同作用的产物。城市社区阶层化是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在居住空间上的反映,比较中外城市社区阶层化的研究及实践经验,可以推动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合理布局和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避免社区阶层化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区阶层化:现实抑或可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社区阶层化就是指社区(居住区)居民向单一社会阶层集中的过程。在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中,还没有形成社区阶层化的普遍性事实,但是,这个苗头已经出现,并且将不可避免地形成一种发展趋势。社区阶层化对城市社区管理有积极的作用,但其潜在的社会负功能不可忽视。应该借鉴国外的有关理论和经验,积极应对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区阶层化,指的是由内部异质性高的原生态社区向内部同质性高的阶层型社区转化,最终城市逐渐分化出一个个空间上相互隔离的地段或单元。实际上,西方早在芝加哥学派时期就对城市社区阶层化现象和城市阶层化社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构建了相对完美的理论模式。芝加哥学派指出,个人或集团对空间位置竞争的结果,使得相似的人群或职能机构聚集到一个特定的区域,即人口和机构分别并入到自己同质的区域。而我  相似文献   

6.
沈东川 《理论界》2010,(8):184-185
文章将当前比较热点的城市社区内部草根抗争的这一学术问题置于城市社区阶层化这一背景下进行观察,笔者认为阶层化后的城市社区不具备改善抗争环境的作用,相反会导致缺位更加突出,无法摆脱甚至加深之前种种困扰于"集体行为"上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取消后,单位社区日渐萎缩直至解体;传统城市社区由"单位主导,企业自办",过渡、演变为"开发商主导,业主自办"的现代社区模式。在这个过渡期,社区内法人主体的更换,必然带来社区内居民的聚合与分化,也决定了当下城市社区内部居民相似的经济基础。而基于居民自由选择归属社区的权利,使社区内部阶层化差异现象凸显,居民与作为基层政权的办事处、社区的互动,也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8.
徐畅 《理论界》2012,(8):149-151
本文以上海市某中间阶层为主的社区为例,描述了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网络的构建过程。着重分析了该社区居委会是如何在一个以中间阶层为主的社区当中扮演一个社区事务协调者的角色,唤起中间阶层自主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最终构建起一个以居委会为纽带,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中间阶层社区治理网络。这一案例为越来越多的以中间阶层为主的社区的建设和治理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阶层化,指的是由内部异质性高的原生态社区向内部同质性高的阶层型社区转化,最终城市逐渐分化出一个个空间上相互隔离的地段或单元.实际上,西方早在芝加哥学派时期就对城市社区阶层化现象和城市阶层化社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构建了相对完美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数据,利用分层线性模型,实证考察了社区养老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首先,中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且老年人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阶层差异,即农业户口、低收入和低教育水平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其次,社区养老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的正向相关,社区养老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在不同人群间存在异质性,农业户口和低收入的老年人从社区养老服务中获益更多.在老龄化、健康不平等的背景下,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具有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降低心理健康不平等的重要作用.最后,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社会资本培育两个方面提出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阶层分化研究中的若干争议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探讨了阶层分化状况、阶层分化原因、阶层分化趋势方面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认为工人阶级是“老大”和产业工人是“老八”并不矛盾 ,因为“工人阶级是老大”是政治策略型分层的结果 ,而“产业工人是老八”是经济状况型分层的结果。市场化改革过程中 ,从绝对值看 ,政治权力的经济回报一般会升值 ;而从相对值看 ,政治权力的经济回报可能会贬值。阶层结构两极化是必然趋势 ,而阶层结构橄榄化是必然结果。抑制贫富两极分化、培植中间阶层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阶层理念、阶层福利、转型中国、福利国家、社会保障的价值、社会保障的“阶层化重构”,六个角度切入社会结构,可以得到社会福利为核心的阶层分析新视角。从理论模型上,运用“阶层”与“社会福利”两个变量分析“阶层的社会福利”问题,并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各阶层福利分配不合理的结论;为使社会福利的“天平”平衡,为社会保障的健康、有序、科学、成功的发展,须对社会保障进行“阶层化”调整,而阶层化调整的成功要素就在于“中间阶层”的扩大和其社会福利的加强,使之成为中国人口的主体和社会保障所保障的主要方面,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完成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几个发展趋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正蓬勃地开展,探讨和研究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趋向以指导和促进社区的快速健康发展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从整体角度对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走向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简要的阐述,认为城市社区的发展道路模式选择正走向多样化、民本化,社区建设正走向有序化、法制化,社区变迁正走向开放化、扩大化、阶层化和隔离化,这是促进城市社区健康发展和指导城市社区建设必要的发展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的一般规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考察世界各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的历史过程,分析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存在这样一些一般规律:1.从其外在形态看,社会转型期的阶层结构将从金字塔型转向橄榄球形;2.从其内在依据看,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的直接依据将从无形资产转向有形资产;3.从其历经过程看,社会转型期的阶层分化将从分化型分化走向整合型分化。  相似文献   

15.
阶层归属与地位认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层是人们主观建构的、想象的共同体,个人阶层归属和地位的主观认定是社会阶层研究得以操作化的重要基础.个人地位的主观认定为我们研究阶层地位及其排序提供了重要路径,也为我们研究影响阶层地位的主要因素提供了重要切入点.个人主观的阶层归属与地位认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深入研究二者及其关系,对于深入了解社会阶层排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6.
阶层文化与社会分层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发挥阶层文化在构建和谐阶层关系中的作用,首先需要认清阶层文化的作用机制.阶层文化作用于社会分层的机制主要表现为:生产机制、消费机制、媒体机制及文化资本机制四大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新兴阶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小萍 《兰州学刊》2005,(3):229-231
新兴社会阶层的形成和崛起是在中国的特殊历史环境下出现的,本文分析了新兴阶层产生的历史背景、阶层的理论划分依据、利益诉求及阶层的社会功能,综合学术界观点对新兴阶层进行合理的定性与定位.  相似文献   

18.
黄利秀 《学术论坛》2007,30(8):134-137
随着社会经济急剧变迁,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各阶层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各阶层在利益的占有上是失衡的.为了避免由于利益失衡而导致阶层矛盾的激化,党和政府应该协调阶层利益促进阶层合作.  相似文献   

19.
阶层分化与媒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层化的良性发展,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条件,而媒介在促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保证阶层间流动的公平合理,以及为最广大的基层民众提供廉价实用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实现适应社会变革的再社会化等方面,可以有很多的作为。媒介应当根据我国现阶段阶层分化的现状和阶层流动的特点,寻找促进层间流动维护社会公平、和谐、稳定的积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发现,社会阶层、语体是与语言变异明显相关的社会因素,西方社会语言学界对此已多有探讨.拉波夫纽约调查发现的"超越模式"和特鲁吉尔诺里奇市调查发现的"隐威信"现象已成为探讨阶层、语体和语言变异关系的代表性案例.本文通过对包头昆都仑区北方话鼻韵尾变异的实证分析,探讨西方言语社区之外的阶层和语体与语言变异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该社区居民的阶层、语体变异模式既不完全相同于拉波夫的"超越模式",也未出现特鲁吉尔的"隐威信"现象,而是呈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