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我国〈公司法〉,提起派生诉讼的原因是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但是公司又怠于行使诉讼权利的情形.本文对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董事注意义务的规定不仅是为了保护董事的经营决策权,而且切实关系到公司的利益;在董事遵守其法定义务的情况下,董事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但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若违反法定义务的董事的行为也由公司承担其法律后果,就会放任和纵容董事的不良行为和不法行为,对公司的利益不利  相似文献   

3.
刘璟莹 《决策与信息》2011,(12):130-13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公司经营存在巨大风险,如果公司高管因为重大经营决策失误而被追究重大赔偿责任,不利于公司高管权益的保护,并可能会严重挫伤公司高管在经营中的积极性,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因此,有必要对公司高管民事责任进行限制。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立法及实践,探寻外国公司法中的成熟经验及值得借鉴的方面,使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正董事会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按公司或企业章程设立并由董事组成的、对内掌管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的经营决策和执行业务机构。本文从优化董事会的构成、提高董事会成员的素质、建立董事的选拔与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董事会在国有企业管理中作用的建议,并提出要不断探索,创新思路,将战略思维与遵循、运用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决策工具结合,让董事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功能,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公司结构必须要求有权必有责,而传统的董事“无责任经营模式”事实证明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公司董事决策失误的原因及后果,分析公司董事采用问责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王凤恺 《经营管理者》2014,(14):218-219
董事忠实义务的主体,应当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和控股股东。就董事而言,若履行的是董事的职责或行使的是董事的权力,其理应负有董事忠实义务。就监事而言,我国监事是董事忠实义务的承担主体是明确的、没有疑问的,但缺乏明确具体的内容。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而言,除了正常情况下法律或社会实践中认可的一些人之外,公司也可以规定高级管理人员。就控股股东而言,虽然其有可能会利用其地位损害公司利益,但仍应当区分不同情况,进而规定其是否应当成为董事忠实义务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正>案例2005年1月8日,李丽与柳虹等9人成立了一家经营海鲜产品的股份公司,李丽任董事、经理。由于公司章程并没有规定,董事是否可以另行经营与公司相同的业务,甚至在所有召开的董事会中,也没有人提过,更谈不上形成决议,从2006年7月起,李丽让丈夫开了一家经营同样海鲜产品的商店,李丽在休假或下班后等业余时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正处于发展初期,各项与独立董事相关的制度法规尚不够完善,以致独立董事在公司中所起的作用不够明显。中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着在董事会中比例太小、报酬过低、独立董事责任不明确以及与监事会功能重叠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企业发展中,董事会日益控制公司的大趋势下,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的各个国家的公司立法都开始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将董事的勤勉义务列为董事对公司最重要的义务之一,董事是否尽到了勤勉义务影响董事的行为选择。针对现行的四种判断标准和我国《公司法》对董事勤勉义务的相关规定,本文从现状分析的角度入手从对应完善董事勤勉义务的认定标准、责任赔偿标准、免责等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从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两个方面提出落实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123条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该条文标志着我国正式在法律上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然而,该条文本身并未明确独立董事的设立是否为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且相关规章文件和公司治理实践助长了人们对这一条文的误解,误以为上市公司具有设立独立董事的法定义务。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法律实践经验,设立独立董事不应成为强制性的法定义务。因此,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不宜强制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原因,并对《公司法》第123条进行一定的修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营与所有的分离 ,股东除了在公司所公布的信息中了解公司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外 ,还可以通过股东大会行使股东的质询权 ,了解董事会在公司经营上的详细情况。但是 ,由于《公司法》在规范股东的质询权的行使与董事履行说明义务上 ,存在着不足或过于原则的规定 ,对股东实现质询权 ,以及股东依据《公司法》所赋予的此项权利 ,无限制地行使 ,都会给股东会造成障碍。因此 ,本文就此对股东的质询权和董事的说明义务加以探讨 ,以期立法上规范这两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从2008年3月1日起,云南省将正式实行行政问责办法,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以上四项制度将配套实施。行政问责办法主要定位着眼于:除纪律和法律追究手段之外,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它与纪律、法律追究形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3.
企业关联交易有利亦有弊,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交易制度的规定在明晰态度原则下,对关联交易的主体、行为内容、责任规制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制度设计,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行为限制内容上、责任追究机制上、具体概念的明晰上等还有待于相关配套法规的尽快出台进行补充细化。  相似文献   

14.
第1章董事的概念 1.1 董事的概念 在中外众多的公司法学者对"董事"的界定中,大多数倾向于董辛是一种公司机关."基于上述理解,董事在公司珐上具有双重身份:第一,作为组织法上的公司机关.在现代公司法尤其是在我国公司法里,这一身份为公司人格所吸收;第二,作为行为法的个人,担当董事职务的个体为独立的法律主体,并与公司形成法定关系.正是董事的这种双重角色,构成了董事个人对公司机关违反法定义务而在一定范围内承担责任的原因."因此,本文所要论及的民事责任是指因董事个人的原因而给公司或第三人造成损害时所要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王然 《经营管理者》2013,(22):78-79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诸如股东大会中中小股东与特殊股股东利益保护不足、董事会丧失独立性且工作效率低、立法中对独立董事的规定缺失、监事会监管无力和对高级职员的义务与责任规定不明确等问题。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应当健全中小股东与特殊股股东利益保护机制、提高董事会独立性与工作效率、完善独立董事的相关规定、强化监事会的监管力度并明确规定公司高级职员的义务与责任。  相似文献   

16.
公司公立,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一个公司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法律制度,公司分立是公司组织再造的重要手段,具有提高公司经营专业水平、降低内部管理成本等效率价值。面分立的结果会使公司在人格、财产、权利义务等许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给公司经营与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便作为利害关系人的中小股东、债权人受到较大影响,其利益有被侵害的危险。因此如何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进行合理保护与救济是公司分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本文就由谁承担、怎么追究其责任、或者当其拒不承担赔偿责任时按怎样的方式提起诉讼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为什么要强调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独立董事由于不依附或受制于上市公司中的任何利益集团,他们可以在监督公司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绩效、保护股东权益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其一;独立董事不拥有企业股份,不代表特定群体的利益,较少受内部董事的影响,公正性强。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广角》2003,(7):18-18,21-23
管理好干部的关键是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相关制度、法规来管理、约束领导干部,在这些规章制度中增加了对官员责任追究的条款。  相似文献   

20.
连锁董事与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基于组织间模仿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连锁董事的信息传递作用,从组织间模仿视角研究企业间的连锁董事关系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自愿披露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连锁董事在目标公司的董事类型以及目标公司与连锁公司之间的地域特征对连锁董事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自愿披露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2009年至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存在连锁董事关系的企业7 522对年度样本数据,通过Probit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自愿披露决策存在组织问模仿行为,即连锁公司之前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行为对目标公司之后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连锁董事在目标公司任职执行董事时或当目标公司和连锁公司属于同一地域时,这种正向影响更为显著,连锁董事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自愿披露决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