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这样写道:“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只靠阅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社会处处皆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加工、挑选作为教学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少教师对此观点感到不甚理解,难以认同;而笔者认为,这一提法科学、准确地揭示出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性质,是很有道理的.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把“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列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并明确地规定“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主要内涵。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这给我们深化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标准》)这一阐述既符合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知识乃起源于实际活动”的观点,又符合语文教学实际:学生的负担减轻,从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走进知识的海洋。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写”的实践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课程标准》又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是,在我国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始终没有很好领会“例子”思想,许多师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课文问题的分析讨论上。将课文中一段段完整优美的语言转化为一个个问题,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课题探究为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各种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进行整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了界定,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进一步阐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设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交流的素养。”可见现代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激活孩子的口语交际欲望,进而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研究的效果。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语文课程标准》开篇便指出了“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合作意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这告诉我们,合作不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它本身也是一种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反复的语文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往往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即使在提倡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小学语文是基础,人的各项素质的培养应从小开始,而小学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以阅读教学的形式展开。那么,在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新背景下,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笔者试就策略的建构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仔细咀嚼这段文字,对语文课程定位的描述是相当清晰的——“双性”统一,不可或缺;同时还要注意“两个基础”的提法——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这样写道:“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以上要求。笔者就如何才能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谈谈自己在开放式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不但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还能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工程,作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祖国新一代青年写作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在创新教育被大家重视的今天,作文教学愈来愈显得重要。因此,笔者在平时文学社活动中注意融入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得到了极大的支撑.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