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文章从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角度,将流行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流域的六月会主体节目之一"玛泽"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新的探讨,并就"玛泽"节目的历史和宗教渊源关系,民俗形成过程,以及对军事、生产活动中的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土族是全国56个民族中人数相对较少的民族之一,"班斯纳得那"是土族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有些土族聚居地,还保有这一古老的文化遗存.几年来,笔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思考,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班斯纳得那"的文化蕴含进行了分析、整理,认为现在的"班斯纳得那"中尽管有其他民族文化的成分,但仍保留了大量古老的土族文化成分,对土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克利夫德·格尔茨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宗教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文化阐释"理论,从而在整个社会科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格尔茨"宗教文化论"的理论渊源、理论建树和实际应用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4.
2016年4月12日,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百色市人民政府、广西壮学学会主办,中共田阳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年百色市布洛陀文化学术研究座谈会"在田阳县布洛陀文化中心隆重召开.百色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彩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闫国飞,广西壮学会会长、研究员覃彩銮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会上,来自北京、河北、云南、贵州、海南、广西等省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近100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壮族麽经的内涵与价值、布洛陀文化与壮族文化、壮族文化与布依族文化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并就如何加大对布洛陀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2016年4月12日,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百色市人民政府、广西壮学学会主办,中共田阳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年百色市布洛陀文化学术研究座谈会"在田阳县布洛陀文化中心隆重召开.百色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彩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闫国飞,广西壮学会会长、研究员覃彩銮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会上,来自北京、河北、云南、贵州、海南、广西等省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近100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壮族麽经的内涵与价值、布洛陀文化与壮族文化、壮族文化与布依族文化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并就如何加大对布洛陀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古鲁仁波切都钦"的类型,依据"都钦"(dus-chen)一词在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内涵,具有两种的类型,即会供诵经与金刚法舞会.这两种类型各有其表现形式、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民族的形成,回族就开始了珠宝业的经营.由于善于识宝,又善于经营珠宝,回族在明代就获得了"识宝回回"的美称.今天,珠宝业仍是回族的传统行业.本文依据田野调查资料及文献记载,考述了"识宝回回"的起源以及沿革,并详细记述了当代回族珠宝玉石业的情况、经营活动的演变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20多个藏、土、汉族村落,每年农历六月自发举行一次盛大的民间活动--"六月会".它已成为国内外许多从事民俗学、民族学和宗教学等研究的学者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种奇特的文化事象进行简单的勾勒和浅析.  相似文献   

8.
国家认定的"非遗"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熔铸了民族智慧和经验的重要文化符号.河西宝卷是彰显"走廊文明"和河西民间生态的"非遗"形式之一,其文本含蕴了河西人民的关怀伦理和价值诉求;宝卷活动体现了河西人民传承中华经验的"自组织"形式.作为陶冶精神和滋养宗亲惯习的资源,作为河西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河西宝卷活动演绎了河西大地的民风、 民俗和文化仪式,积淀了济世立人的民间智慧.对河西宝卷这类"非遗"的保护不应仅以其经济实用性来决定保护的力度,还应侧重其对民众文化心理的滋养和理想预期的认同与肯定.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内涵,阐述了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影响与重大作用,进一步明确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凸显了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力在当前社会形势下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跨文化交流中,谦逊被看作为礼貌的表现.谦逊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遵循着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不了解谦逊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11.
藏传佛教宁玛派中被称做"密咒师"的特殊群体,既从事正规的宗教活动,又娶妻生子参加日常的生产劳动,兼具宗教职业者和普通俗人双重身份.这些密咒师的活动与苯教、巫术和藏族民俗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他们是藏族宗教、文化和民间信仰、习俗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2.
民族院校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如何打造"情感深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与时俱进"的民族团结进步文化,三峡大学民族学院的特色探索和实践,给予了很好的阐释. 近年来,该学院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以"团结包容,共荣共进"为主旨,围绕"创新包容、文明生活、健康成长"主题,以"上好五节课"为抓手,以开展"校园里的民族风" 主题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文化引领和服务"为延伸,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构建和谐校园有机结合,有效拓展了校园文化的育人途径,探索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教育新模式,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面临经济发展的困境,凤县政府提出"弘扬羌文化、回归羌族故里"的旅游业发展思路,并出台了恢复居民羌族身份的新规定,引起了当地民众和外部媒体的广泛关注.这其实是在民族国家框架内地方根据国家政策导向所作出的逆政策思路的一种应对.中国的民族政策根本上是以民族文化为载体,通过政治身份合法化、经济发展倾斜化,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国家整合.而这种作为设计结果、构想产物的政策一旦实施,随即就变成了一种诱因,推动着非少数民族地区寻找文化依据,来建构历史根源和外在表征,变成一场由"情境论"驱使的挖掘文化"根基"的地方性运动,以此获得政治资源与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14.
荆楚婚俗"升号匾"是匾额文化和古冠礼结合、发展、衍变出的一种独特民俗形式。仪程繁而有序,蕴含着许多文化信息。本文研究并解读"升号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申遗":传统与地方的全球化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讨论传统与地方这类概念发展的社会史出发,试图理解这些"过去"的隐喻为什么会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得以再现和如何再现.全球化本身无法带来同质性的文化却可能导致文化多样性的生产和传统的再创造.如果传统是现代性的对应物或"他者",那么,在当下的语境里,地方必然与全球化互为"他者".所不同的是,地方是"有意识"地与全球化进行互构,它必须通过全球化来显现自我.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申遗"成为这么一种互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闽台说"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语言学的实践多局限于今南岛语族族群分布范围,忽视了华南上古百越这一重要的古南岛系统文化.最近的民族考古学研究又将"原南岛语族"文化说成是闽台沿海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的大坌坑文化和富国墩类型,与百越一南岛一体化的民族文化格局和我国大陆东南到东南亚、太平洋群岛间土著民族考古文化的统一性不相吻合.将富国墩类型之后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昙石山文化等说成是"南岛语族"文化的终结、"汉藏语族"文化的开端,更割裂了东南史前、上古土著民族文化发展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7.
准确定位现今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能力,精准对接圆农民工"文化梦"的路径是:满足农民工读书、看报、上网、看电视等基本文化需求;根据农民工的需求,搭平台,吸引农民工积极参加文化活动;用特色文化、共享文化来滋养农民工的心灵;重视"乡愁"文化,强化农民工的传统文化建设;"种文化""重人才",吸纳农民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视野让我们认识到文化差异与文化认同的并存.作为传统保存最完整、最具规模的民俗活动之一,"自贡灯会"近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活态传承.在20多年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文化亲缘性、外交推动型、市场自主型等不同的传播路径.本文通过对传播路径的梳理和对比,进一步理清了自贡灯会跨文化传播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二战之后,西方各民族国家中产生了大量外来移民群体.这些外来移民群体和其他少数族裔群体不断从内部向西方各民族国家提出权利要求.这使西方各民族国家不得不放弃"单一民族"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以及同化政策,转而采取更为宽容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以满足各族裔群体的权利要求.此举引起了很多人对民族国家会走向衰微和终结的担心.但事实上,民族国家并没有走向终结.其原因在于,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本身就是民族国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重新建构的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少数群体的权利要求,促进了多元文化国家内部的整合,使得民族国家的建构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应重视文化教学,注重语言与非语言中的文化现象.由于在蒙古族英语教学中片面地灌输西方文化知识,民族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文化教学研究现状,提出"母语文化"在蒙古族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缺失现象,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蒙古族学生"母语文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