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藏语研究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汉藏语研究,首先要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汉藏语系各语言的复杂性。 在考虑语言系属关系时,要把同源关系与类型学的相似区分开来,既要注意语言的“源头”,又要注意语 言发展演变的“流向”。汉藏语的研究要有系统的观点,要通过分类来解决语音对应规律,多搞一些下位 的微观比较;要从重视分析描写走向重视解释。  相似文献   

2.
借词"茶"在藏语中有极强的构词能力。汉、藏语的茶名指称既有相似的范畴分类和语义扩展路径,也有由于语言主体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的不同而导致的内部构成上的诸多差异。对这些共性和差异的发掘可以为汉藏语研究提供多角度的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藏语词汇系统中有这样一种语言单位:它的结构形式类似词组,又不同于一般的词组。它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组合起来的,而是同一般的词一样,结构稳定、凝固,以四个音节并列定型化的独立形式,作为一个意义统一体储存于词汇系统之中以备使用。对这种语言单位,我们把它称为“并列四字格”,简作“四字格”。 “四字格”是藏语的一个重要构词格式,是创制词语的一个很常用的办法,它是藏语词汇向多音缀化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藏语四字格可以有并列和非并列两大类。本文仅就四字格中并列的一类的构词构形的特点,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助词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类别,处于句法层面。有些助词受到句法、语义、语用等要素的影响,会进一步虚化为构词成分,进入词法层面,即已词素化。助词词素化后在语音、语义、语法功能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特质,在语言内部规律制约及语言外部要素的影响下,与其他词素一起构成新的词语,以满足语言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藏语声韵学或藏语音韵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藏语言的语音结构和语音演变等。本文从字母的字性分类及拼写的语音配合关系来阐述藏语的语音结构。力求诠释藏语声韵学中yigevi sdeb sbyor基本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6.
词是语言的核心,不同语言中词的形态差异尤为明显。基于词汇形态学意义上的英汉词的比较涉及两个层次:词的构件之比较和词的构造规则之比较。汉语中的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包括复合词和派生词)。单纯词分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前者的构件词素很具立体性与复杂性,后者则呈双重性与多源性;而英语词素却呈现线性排列且适用范围更广的特点。在构造规则方面,英汉复合词构造结构各具特色与优势:汉语注重意合,英语则更依赖于形合构词;英汉派生词都有极为不同的词缀构造。  相似文献   

7.
论汉语方言的类型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记录字者、词汇、语料入手,以中古汉语及普通话为参照,比较、描写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是汉语方言研究的传统模式,这一模式对于认识单一的方言的特征是有效的,但要认识方言的结构体系难免存在缺陷.为此,很有必要跳出原有圈子,提倡对各种方言进行比较的类型学研究,共时结构类型,历史演变类型、文化类型都是方言类型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类型学研究是彻底解决方言分区问题的根本出路,可以为方言的定型定位、制定语言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其成果还可以为汉语语言学乃至普通语言学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成就崭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当代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研究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当代语言类型学研究方法,分析了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研究方法论问题,认为在类型学推动下,当前汉语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汉语作为变异语言样本的个性特点的发现对汉语研究的推进;2)汉语多个方言样本的共性研究;3)从历时、认知等角度对汉语类型学特点的解释。最后对类型学视野下汉语研究方法提出了总体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汉语词汇从上古以单音词为主,过渡到中古以复音词为主,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大变化。并列式复合词在汉语复合词中是数量比较多的一类,这一构词方式能产性强,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调查探究专书中的复合词,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从罗曼·雅可布逊在第八届国际语言学家大会上提出著名的报告《类型学研究及其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贡献》以来,我国还没有人就这个同题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然而,类型学研究可以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汉语史的研究提供许多类型上的旁证。 (1) 类型学研究可以使学者避免将类型上的平行发展误作发生学上的同源关系。有些语言现象之所以相似并不是因为起源相同,而是因为在不同区域平行发展所产生的类型上、结构上的相近。考虑到这一因素,可以避免把类型上的相近当作起源上的相同。类型学的方法同内部构拟法和地域语言学关系十分密切。因为所谓语言的平行发展就是不同地域的语言根据其本身内部结  相似文献   

11.
汉藏语猴祖神话的谱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猴祖神话是在图腾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神话母题。它分布在汉藏语系18个民族当中,主要凭借血缘上相互关联的特定人群得到传承,从而为文学的历史比较研究提供了一组内容丰富的标本。本文从发生学角度对目前所见的45例猴祖神话进行了分类描写,依据相关的语言学资料构拟出五种共同母语形式,经神话学和语言学的比较研究,给出了汉藏语猴祖神话的谱系。在解释这些分类体系的时候,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国猴祖神话的不同历史形态与不同民族文化的对应关系,以及其中各思想要素的源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组合”的视点探讨了《黄帝内经》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阐明了这类复合词意义构成的立体动态过程:复合词在构成过程中两个词素发生组合关系,词素在复合词内表现的是其义位义,两个词素义位义的组合构成词素的相互关系语义;在两个义位的相互组合中,进行词素关系义向复合词词义的机制转化,由此完成组合复合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引言 研究藏语方言声调系统的产生与发展,不但对于藏语语音史本身有意义,而且对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的声调发生学的研究,也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元七世纪创制的藏文所代表传统书面藏语与四个现代藏语方言的语词比较,具体观察一下藏文韵尾对于藏语方言声调演变的影响,为探讨藏语方言声调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一点初步的看法。 我们知道,藏语方言声调的演变,不但与书面藏语即藏文的声母系统有很大关系,而且与藏文的韵母系统也有很大的关系。关于藏语声调与声母的关系,主要是声母清浊或复辅音对于声调演变的影响,已经有人做了一些专门探讨(参胡坦:1980;瞿霭堂:1979);而藏文韵母系统,我们认为主要是韵尾系统,对于藏语方言声调系统的影响,目前还未见有人做出专门论述。虽然国内外一些学者在有关论著中曾有所涉及(参胡坦:1980;Mazaudon:1974、1975;西田龙雄:1970、1975、1979 a、b;瞿霭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看,英语和汉语在句法上分别是偏重形合和意合的语言。受时间一维性原则的制约,在一个英语句子中,在某一时间位置如果有多个动词表达相关动作(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就只有一个动词(并列动词除外)具有时体等与时间信息有关的句法特征,其他动词则通过名词化或非限定形式来消除与时间信息相关的句法特征;汉语的动词在句法上也受时间一维性的制约。研究发现英汉语中的限定动词与非限定动词的对立在本质上相同,在句法表现上不同。此外,对比分析了英语动词名词化过程的连续统和汉语名动词的相似点,更好地揭示英语-ing分词、动名词和动词派生名词的本质和汉语名动词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陈寅恪著述中有关汉藏语比较研究的论述为根据,评析了陈寅恪的汉藏语系语言比较研究观及具体比较原则。研究表明陈寅恪的汉藏语比较研究观不因时过境迁而失去价值。相反,随着汉藏语比较研究凸显深入和发达,陈寅恪的汉藏语系语言历史比较研究观于现今的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而言,依旧为启迪借鉴意义的高论。  相似文献   

16.
张艳杰 《北方论丛》2002,(3):111-113
词汇作为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之一,能生动地反映社会以及民族生活的不同侧面.在不同的民族群体中,词汇所具有的意义能独特地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汉俄两个古老民族的语言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世界语言中宝贵的一员.词语文化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比较汉俄两种语言中部分词语的文化差异,可以更深刻体会汉俄两个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7.
《诗经》复合词构词方式浅析佟涤非摘要现代汉语复合词和《诗经》复合词之间,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诗经》中的构词方式,被现代汉语全部继承下来。《诗经》中能产的构词方式,如联合式、偏正式,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是能产的。《诗经》中非能产的构词方式,如动宾式,在现...  相似文献   

18.
胡坦的藏语语言学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注重继承传统的藏语文学说,吸收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原理,创立藏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突出藏语在汉藏语系语言研究中的地位,推进汉藏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倡导并推动藏语文的应用研究,重视藏语科技术语研究以及藏语文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语言是有区别的,女性的语言具有自己的特征.本文从分析女性语言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谈话风格和说话题材五个方面的特点出发,继而讨论英语中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在构词和语义上的表现,最后找出导致这些特点和现象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研究语言的目的是揭示语言规律,语言规律既可以从共时系统内部来研究,也可以从历时系统之间的演变来研究.但历时语言研究也存在着语言材料方面的诸多困难问题.为解决这一矛盾,历时语言学引入了类型学方法加以弥补.汉语史研究属于历史语言学的范畴,它的最终研究目的是通过汉语的发展演变探索人类语言的普遍规律.引入类型学的视野,有助于汉语史研究更早为人类语言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