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蓉蓉 《学术论坛》2012,35(5):68-72
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作为行使合同解除权的原因体现于因不可抗力和因违约行为所致两种情况。这种界定过于狭隘且判断标准不明确。通知解除的法律后果可能侵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应予以限定。英美法中的目的落空制度可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合同目的的查明对于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以及合同的解释等诸多重大合同法基本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合同目的可以从很多不同角度加以理解,这些不同理解的意义也各异,这就造成了查明合同目的的困难。这就需要从主客观结合的原则上分析合同缔结和履行时的各种客观情况,以确定合同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的程序优势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程序启动的单方性,即非合意性;程序运作过程的系统性,抑或自足性;程序的发展性与兼容性。所以,民事诉讼的目的是优势程序保障下的纠纷妥善解决。民事诉讼优势程序保障下纠纷妥善解决目的论可能实现的路径和应有选择。  相似文献   

4.
杨生平 《江汉论坛》2006,39(11):115-118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以观念形态、思想意识形式反映着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思想成长的客观要求,体现着社会对所造就的社会个体身心成长、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性质的总的设想和规定,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需要在层次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5.
合同解除权的性质属于形成权,合同解除时首先应该允许当事人行使私力救济权,但在一定条件下合同解除权具有形成权和请求权的混合性质。审查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应当将合同目的与违约后果有机结合,防止当事人在对方存在轻微违约行为时滥用合同解除权。某些特殊情形下,应当允许违约方解除合同,但要注意保护守约方,平衡双方的利益。合同解除后,违约金条款作为"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应继续有效。在当前形势下审理合同解除纠纷,应慎重适用情势变更原则。  相似文献   

6.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占有"目的是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必要条件,合同诈骗罪作为目的犯,由犯罪目的决定其在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在客观方面则表现出仅是作为形式等诸多特点.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非法占有"的犯罪目的应当考虑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非常重视学习和研究历史,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以服务于现实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因而古为今用是毛泽东读史的根本目的。学习毛泽东古为今用的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目的问题的思考为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马克思批判了“抽象人性论”的天赋人权,重新在历史唯物主义平台上提出了世界历史目的,即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进而完成了对此前世界历史目的论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批判了康德的“大自然隐蔽计划”的自然法权的历史目的论,把康德抽象法权的“永久和平”和“民族联盟”变革为公有制生产方式的确立;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立足于“绝对精神”的世界历史目的论,把辩证法落实为人类发展的“三形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目的包括三重意义:一是世界历史目的为历史进步观提供了客观依据;二是世界历史目的为社会历史客观规律提供了终极根据;三是世界历史目的为人类生命价值提供了最高归宿。  相似文献   

9.
PICC对C ISG的精华予以继承和发展,对终止合同制度进行了详尽而周密的规范。引起终止合同的原因分为两类:一是根本不履行,二是存在合意瑕疵。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并与C ISG的有关规定相对比,对这两类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后果———终止合同的效力及限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一般以为,惩罚性赔偿主要应适用于侵权行为责任而不是合同责任,在合同损害赔偿基础上再加以惩罚,与合同的交易关系性质不符.合同责任排除惩罚性赔偿表现出合同违约制裁的软弱,违约救济局限于补偿性、合同责任完全排除惩罚性赔偿的正当性是传统观念,惩罚性赔偿应在合同责任的一定范围和情形下予以适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租赁已成为农地流转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规模化流转实践表明农地租约具有异于普通租赁合同的诸多特殊性。农地租约出租人行使解除权的核心要义是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同时解除事由的规范基础需要遵循“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适用次序。在农地租约出租人解除权行使时,需要对催告解除中合理期限、解除时间予以适农性改造,并且承认规模化流转中出租人解除权行使的不可分性,以便较好地维护农地租赁市场的稳定。在农地租约解除权行使的法律效果方面,应重点关注恢复土地原状的具体方式,尤其是对于农地添附物的处置应当符合绿色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2.
抵押权的实现不能及其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群  李锴 《江西社会科学》2002,(10):190-191
我国的《担保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就抵押权的实现等问题虽已作了较为具体明确的规定,但在实践中仍存有一些模糊的认识。文章拟对抵押权实现不能的原因及相应的救济手段作一些总结,以期对抵押实践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3.
将沈从文的人生境界的提升与沈从文创作境界的不断嬗变联系起来考察,发现沈从文创作从功利境界的具象写实到道德境界中的形象写意,再到天地境界中来自灵魂深处的抽象抒情,形成了沈从文人生之路和创作之路的一条内在发展线索,它再现了沈从文受时代潮流冲击对个体生命体验的不断深入和对于人性理解的不断加深,折射出沈从文创作对于人性表现和生命形式呈现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4.
《合同编通则解释》在《民法典》规定的基础上,对定金罚则的适用规则作出了细化规定,有利于保障定金罚则的准确适用。定金罚则通常适用于一方当事人根本违约的情形,在双方当事人均构成根本违约时,将排除定金罚则的适用。在当事人部分履行的情形下,需要根据部分履行的具体情形,确定定金罚则的适用规则。在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时,原则上将排除定金罚则的适用,在不可抗力导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或者迟延期间发生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形下,仍可依法适用定金罚则。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之实现刑法目的价值结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友祥 《甘肃社会科学》2007,(3):183-185,179
从刑事诉讼内在价值外化而来的实现刑法目的价值由实现刑法价值、控制犯罪价值、维护秩序价值三个价值层次构成.实现刑法价值、控制犯罪价值、维护秩序价值三者之间,任何前者是任何后者的价值工具,任何后者是任何前者的价值目的,形成了实现刑法目的价值的、完整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6.
17.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具有双重性.倾斜保护劳动者系劳动法的直接目的,而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则是劳动法的终极追求.两者各有其不同的指向、内涵、功能与作用机理,不能相互取代与吸收.劳动法的终极目的对直接目的既具有包容性,又具有制约性,以求保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平衡与和谐共处.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的支持与限定作为基本理念始终贯穿于劳动法的各项制度之中.  相似文献   

18.
后合同责任与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一样均是独立的请求权,是合同责任体系中一种独立的责任形式。后合同损害赔偿责任,就是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后合同的附随义务,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的补偿损失的责任。后合同责任的构成要件有损害事实、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行为、因果关系和主对过错。后合同责任的方式,最主要的是损害赔偿,另外还有继续履行。  相似文献   

19.
论第三人利益合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韶华 《河北学刊》2003,23(3):205-206
第三人利益合同是以向第三人给付为标的的一种特殊合同 ,该合同使第三人直接取得请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 ,而债务人同则得以因合同而生的一切抗辩对抗第三人。我国《合同法》第 6 4条未赋予第三人任何法律地位 ,并非真正的第三人利益合同  相似文献   

20.
严安 《学术论坛》2005,(10):127-131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合同法中两种不同的制度,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普遍的问题。然而我国目前现行民法和合同法均未作严格的区分,在司法实践中常常将合同成立与生效、不成立与无效相混淆,虽然法学界对此曾作过一些探讨,但研究仍停留在一般的描述上,故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研究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区别入手,论述合同的生效及在实践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将对合同成立与生效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