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双软底鞋     
敏之 《社区》2013,(4):61
我家对门住着两位老人,大爷患脑血栓多年,基本上是天天躺在床上;大妈则有重度失眠症,我每次见到她时,她总是睡眼惺忪的。可是,他们楼上偏偏住着一对活蹦乱跳的年轻人。这小两口,天天晚上睡得很晚不说,还常常穿着硬底塑料拖鞋跑来跑去,那动静大的,楼下的二老根本没有办法入眠。  相似文献   

2.
冬鸿 《可乐》2008,(6):47-47
那时,还是小女孩的她和母亲一起整理鞋柜.见有的鞋子已经变形开裂.尤其是父亲的那双鞋,还散发着难闻的汗臭味,便建议母亲扔掉。母亲抚摩着她的头发.说:"傻丫头,这些鞋都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拖鞋的故事     
每天在学校总觉得被约束得很累,回到家里当然要舒舒服服的了。所以,一到家,我最惬意的事就是穿上拖鞋。它不仅脱穿十分方便,而且走起路来也得劲儿,拖在地上,不断发出“嚓嚓”的声音,颇有节奏感。可是爸爸却总是叫我抬起脚走路,别在地上蹭。我嘴上答应,心里却老想:真是的,这事还要唠叨,烦死人啦!于是,我照例边走边让“悦耳”的“嚓嚓”声伴奏。一天,我放学回家,刚换好鞋,爸爸又来提醒我。我实在不耐烦了,便口是心非地应了一声,就往自己的小屋里钻。平日爸爸见我一答应,就不说什么了,可是今天他好像特别认真,马上跟进来,盯着我说:“怎么还这么…  相似文献   

4.
油田什么多? 油多, 千吨油,万吨油, 油管一个接一个, 流向炼厂炼成油。 油田什么多? 井多,  相似文献   

5.
许知远 《可乐》2010,(7):10-10
对于拖鞋的无比热爱。是我迷恋校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我那双一点也不娇嫩的脚暴露在北京恶劣而肮脏的环境之中。余华在《活着》的序言里说,那个夏天,他把一条毛巾搭在腰上,当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时,毛巾就会“吧嗒吧嗒”打在他的屁股上。我对这段话喜欢不已。我想,那个20岁的余华,一定感受到这个简单动作蕴涵的让人陶醉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6.
徐美云 《山西老年》2010,(11):41-41
首先,拖鞋一定不能买太大、太宽松的。老人脚背一般比较高,喜欢买大一号的拖鞋。但一般来说,拖鞋的长度和高度应以刚刚能将足部塞  相似文献   

7.
平安 《社区》2003,(13)
一位年轻的小伙出差回来,发现自己门前放着一双拖鞋,很是诧异,对门的老太太出来告诉他:“孩子,这双拖鞋是我放的。”原来,这位老太太从电视上看到近来有贼白天撬锁入室偷盗,担心有人趁小伙子不在家入室行窃。于是,这位老太太便每天拿一双拖鞋放在小伙子的门前,并每天都把塞进小伙子家防盗门中的广告取下来,形成家中有人的迹象。我们在称赞这位老太太精明的同时,也为老太太关心邻居的行为所感动。与那些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者相比,老太太的确是“多管闲事”,可正是这份自找的“闲事”,给不相往来的邻里关系松了绑。现实生活中,同…  相似文献   

8.
拖鞋是细菌丛生的地方,其中大多是有害细菌,也是传播疾病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为了防止拖鞋里的细菌流串,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细节:1.主客拖鞋分开使用,并且做到经常清洗。尽量使用一次性拖鞋或鞋套,每只平均几分钱,很划算,既免去了脱鞋的麻  相似文献   

9.
漫步都市街头,稍稍留神,便发觉满街的彩色凉拖正踩着流行节拍,映入眼来:粉红、果绿、湖蓝、橙黄……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 今夏女拖鞋用料考究,有的采用轻巧的小牛皮、轻软的羊皮;有的采用华贵的金银丝革皮;有的采用古朴的仿麻革皮,轻巧坚牢且富有质感。精细麻布、格纹布、绳藤也是流行的凉拖面料,这  相似文献   

10.
杨梅 《今日南国》2007,(16):78-78
菲律宾地处热带,终年炎热潮湿,国民素有穿拖鞋的传统。无论在高档购物中心的名牌鞋店还是卖鞋的地摊上,拖鞋总是无可争议的主角。如果有机会走访菲律宾的"拖鞋之都"里琉镇,你甚至还能看到一年一度的"拖鞋时尚秀"。  相似文献   

11.
他叫约翰·库缇斯,一个天生下肢就没有发育的澳大利亚人。尽管无法安裝假肢,但他却不坐轮椅,一直坚持用双手走路。他是全澳洲残疾人网球赛的冠军,是游泳好手,甚至还会开汽车。他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残疾演讲大师”。曾到过世界上190多个国家演讲。  相似文献   

12.
源起于清末民初的厦门珠绣拖鞋凭借其独特的造型、丰富的纹样与绚丽的色彩,曾在20世纪成为闽南地区特色产品远销海外。厦门珠绣拖鞋造型与纹样,承载着手工艺人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与传统吉祥纹样的传承与信念。闽南传统刺绣技艺与纹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至东南亚等地,并与当地文化特征结合,在珠绣上留下两地海丝文化交融的印记。通过系统分析厦门珠绣拖鞋的造型、纹样及色彩,深入探究其美学特征,在展示珠绣拖鞋独特艺术魅力的基础上,推动厦门珠绣在海丝文化新时代下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达卿 《华人时刊》2006,(9):80-82
一个下岗工人,横下心来远隔重洋来到非洲闯生路。四年多过去了,他成了塞内加尔名声显赫的“拖鞋大王”。离别妻儿独闯非洲今年34岁的孙晓平,出生在江苏省东台市一个工人家庭,高中毕业后安排在东台市一家物资商厦当营业员。1998年,该商厦由于经营不善、负债累累而倒闭,全部员工只能离开企业自谋生路。当时,孙晓平刚刚结婚,妻子就是他原物资商厦的同事。夫妻双双下岗,一下子陷入生活的绝境。2001年的春节,孙晓平的内舅回家乡东台探亲,顺便来探望刚出生不久的小重外甥女,见到孙晓平一家三口仅靠孙晓平一人打工维持生计,便对孙晓平说:“我有一个朋友在非洲塞内加尔做生意,我帮你联系一下,看他那里需不需要帮手。到国外去打工,只要肯吃苦,挣钱肯定比国内多得多。”孙晓平接受了内舅的好意,可真的要告别妻子、女儿,只身赴塞内加尔时,孙晓平又犹豫起来。他狠了狠心,安慰了妻子,吻别了女儿,于2001年的秋天,只身从北京飞到了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