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理论分析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理,构建双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分阶段分品种对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四大主要粮食作物的粮食补贴投入产出作用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亩均粮食补贴对玉米生产的投入产出作用显著,但作用效果被抵消了,亩均粮食补贴对其他作物的投入产出效果不显著;粮食补贴对劳动时间要素投入作用较为显著,特别是对玉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促进显著,而对水稻和大豆的作用效果不显著;粮食补贴提升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但产出效果不明显。未来粮食补贴政策应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下,进行结构性调整与改革,实行价格与补贴相分离,让补贴以要素投入合理化为基准,通过补贴满足不同作物生产收益所需。  相似文献   

2.
目前,广大粮食产区生产上种植的常规早稻品种结构单一,品质不优、产量较低,不抗稻瘟病,与市场需求不相适直。选育推广优质高产高抗旱稻新品种是调整优化大宗作物结构的重要举惜之一。“925”是湖北省农科院引进筛选的中熟优质早稻(晚稻配优质早熟晚粳RC49),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3-2011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选用扩展Nerlove模型及系统GMM估计方法,引入市场化政策和非农就业水平等变量构建农户小麦动态供给反应模型,探究农户粮食种植决策对价格和非价格因素的反应程度。研究发现:①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农户小麦种植对价格始终保持较高的敏感程度。②非农就业在短期内对农户小麦种植直接影响结果不显著,但间接提高了农户对小麦生产成本的敏感程度,这意味着非农就业水平的提高使得生产成本对小麦的负面减产效应显著增加。③市场化政策始终是影响粮食市场价格变动及农户粮食种植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完善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制度,通过杠杆调节冲破生产成本对粮食生产的“桎梏”,同时确定合理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科学制定调整幅度,引导农户合理调整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4.
聚焦内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基于安徽省棉农问卷调查所得微观数据对该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内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生产决策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有助于棉农分配更多的土地用于棉花的种植,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在激励棉农种植方面的政策效应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粮食生产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求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粮食危机的预期。作为全球种植生产和消费需求最广泛的三大作物(稻谷、玉米和小麦),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三大作物的国际市场供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三大作物市场供求为研究对象,分析稻谷、玉米和小麦历年生产状况,探讨其消费格局及需求变化,剖析其供求及库存情况。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3—2014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对托市政策下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成本、通胀水平以及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粮食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竞争作物价格对粮食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居民收入对不同粮食品种价格的影响方向存在差异,对小麦和玉米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稻谷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口对稻谷价格具有负向影响,与小麦和玉米价格具有正相关关系。上一期价格对当期稻谷和玉米价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1年3月以来,我国粮食主销区相继取消粮食定购任务,粮食购销价格全面放开。就其内容而言,此次改革是中国粮食流通制度变迁中具有真正意义的市场化改革。虽然粮食主产区仍保留定购任务,但主销区的市场化改革必将对主产区原有的粮食产销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政策机制 自1992年我国提出“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 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向以来,粮食购销体制开始由“双轨制”向“布场化”转轨。20世纪90年代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虽然对保护粮农利益、搞活粮食流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却也伴随着“卖粮难”、“地区封锁”、“打白条”、“压级压价”、“拒  相似文献   

8.
据对全国27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价格调查,2004年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为113.8上年同期=100,下同),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继续扩大。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品价格全线上涨,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为114.8、107.0、114.5和107.0。全国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均高于上年同期。 一、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8%。由于2003年全国粮食、棉花和油料等大宗农产品减产,市场价格大幅上扬。 一季度全国粮食价格涨势强劲,生产价格上涨20.7%,为近年粮食季  相似文献   

9.
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溢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为例,选取2009—2016年的相关日度价格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考察了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有差异。主粮作物小麦、稻谷和玉米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弱,非主粮作物大豆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强,四个粮食品种现货对期货价格的溢出效应均较弱。分析表明:由于我国在调控粮食市场的思路和力度上对于主粮作物与非主粮作物存在较大差别,从而造成了四个粮食品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4年度各省份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的亩均总成本数据,在分析比较不同省份农户种植同种作物成本差异的基础上,以各省的平均成本作为全国的边际成本构建了我国三大主粮的供给曲线,结合本研究构建的理性预期行为下的农户决策模型,探讨通过调整国家补贴引导农户生产行为以实现粮食分区域布局的具体实施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所考察的三种作物中,玉米和小麦种植的成本优势地区集中于我国北方,相比而言,长江中游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农户种植稻谷成本较低。本研究认为,通过国家补贴政策的合理调整可以推动一些省份退出高成本作物的种植,将相关作物的生产配置在成本最小的地区,以促进粮食生产分区域布局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国际社会永恒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国际粮食发展呈现粮价上涨和国际粮食政策连续出台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限制粮食出口国家增多和高价粮食持续时期长等问题。综合分析目前国际粮食市场形势,可以看出引起国际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数国家粮食库存大幅度减少、耕地面积下降、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者普遍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波动大、粮食消耗量刚性增加与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全球经济增长刺激粮价上涨、全球气候异常和自然灾害频繁等方面。从全球层面看,应对当前粮食危机的主要措施是:一是构建全球层面上的粮食安全生产的耕地保障机制;二是在全球视野中构筑灾害应对型农作制度;三是构建全球粮食贮备及需求信息共享平台,稳定粮食供应市场;四是构建全球粮食安全科技支撑计划,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12.
单位面积利润变化与我国粮食种植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粮食作物内部以及不同粮食产区之间的视角出发,先后分析了我国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对利润变化趋势;并进一步研究了单位面积利润的变化与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以及单位面积利润变化的成因。研究表明,农作物相对利润的变化与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高度相关。将利润进一步分解,发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间的调整源于价格与成本的变化;粮食作物内部之间的调整源于价格比与产量比;当前针对粮食主产区的最低粮食收购价格政策可能是造成我国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清朝后期湖南旱灾大多为插花性干旱,较少发生全省性大范围干旱。旱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与干旱延续的时间成正比。若发生在春季耕种期会延误农时;若发生在夏秋农作物生成期会导致庄稼失收或绝收;旱灾造成粮价上涨,还会诱发疫灾和蝗灾;严重的旱灾可能威胁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造成人口死亡、社会恐慌和动荡。  相似文献   

14.
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对粮价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2013年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种主粮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粮食储备政策和粮食进出口政策对三种主粮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和稻谷市场价格的波动在短期内受自身滞后项和价格支持政策的共同影响,长期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最大,而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小麦和稻谷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玉米价格波动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没有小麦和稻谷显著,自身价格波动在玉米市场价格波动中起主导作用,但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相对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江西省粮食主产区8个地级市26县32乡(镇)1058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样本农户的稻作经营行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村域特征、农户户主及家庭特征、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及其它行为控制认知特征。在具体分析调查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激励江西农户发展水稻生产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小麦、玉米和稻谷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国内外月度价格数据,利用VEC DCC GARCH模型研究了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均值溢出效应;政策实施前,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具有波动溢出效应,而实施后不具有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国内外粮食价格相关关系的持久性减弱。由此可见,中国实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有助于减少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但同时也扭曲了国内粮食市场,提出国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发现和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尽快完善和改革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湖南省粮棉主产区的实地调查,对不同类型的农户因农产品涨价而引起种棉收益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纯棉花种植户,还是兼种稻谷的棉花种植户都因农产品涨价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收益;不同类型的棉花种植户所采取的不同生计策略表现于棉花种植面积的差异性;相对于稻谷的种植面积,农户的棉花种植面积变动较大。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对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粮食产业发展历程 ;分析了在全国和全市实现了粮食总量供需平衡甚至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后 ,粮食产业的基础性、重要性日益被掩盖 ,而低效性、弱质性日益明显 ,从而导致粮食种植面积持续大幅度减少 ,产需缺口日益增大等问题 ,指出了发展粮食生产对于促进全市农民增收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根据国内的自然、经济、市场和技术等条件进行比较认为 ,重庆市除小麦不具备生产优势外 ,其它粮食作物都具有一定的生产优势 ,特别是水稻、高粱、洋芋、豆类具有比较强的生产优势 ,并提出了重庆市粮食产业的发展思路、布局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文涛 《南都学坛》2008,28(3):21-26
南宋时期,随着移民的涌入与人口的增长,稻作和麦作都得到了发展,在此基础上,有些条件适宜的地区偶尔出现稻麦复种现象。但是在南宋时期,大部分地区晚稻的收割还是在十月左右,加以主户的反对和稻麦复种的收益不大,所以并没有形成稻麦复种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