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里·斯奈德是美国生态保护运动的桂冠诗人和精神领袖。他的诗歌关注人类与环境、生态的关系,蕴含极为丰富的生态思想。他书写荒野,并号召人类回归荒野,保护荒野;他强调"地方感"和归属感,以此实现人与自然之和谐与平衡;他尊重和敬畏生命,以实现所有生命潜能。论文从荒野意识、地方感、生命观等方面分析和阐释了斯奈德诗歌中的生态思想,并强调其审美视野的当下重要性,以期在诸多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文化方案是现代性获得启迪和拓展的精神气质,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性是一个文化演进的过程。现代性文化方案最本质、最核心的任务就在于将现代性价值理想以价值观的形式生成为人的内在性格和行为坐标。但是,现代性文化方案在现代境域中却呈颓废之势,作为其核心的价值观呈现低迷与困厄之势。从价值观及其教育之维,对现代性文化方案重新勾勒与赋值并期待获得救赎性意义是本文研究之初衷。  相似文献   

3.
与古埃及美术作为神权政治与宗教相结合的产物,以严格规范化、程式化的手法创造出来的神性象征物不同;与古代希腊美术那种由形式化的形象和具象之间的巧妙平衡而获得的单纯和谐的类,与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理想追求及其精湛的写实技巧也都大相径庭;与我国古代华夏民族美术狰狞之态更是相去甚远,苗族服饰艺术纹样既不像古代埃及美术那样,让人战战兢兢地匍匐子至高无上的神的脚下,也不象希腊美术那样重视表现个別对象的独特轮廊、拘泥于得之直接观察的对象的形体特征,更不像古代华夏民族美术那样追求个别对象如蟠龙、饕餮的威严可怖。苗  相似文献   

4.
当今国足之衰,犹如一个久病的老男人,在黎明最黑暗的时刻,绝望而无力。就在众多媒体对赌球事件的关注回归平淡、无奇可猎时,国家体育总局以近乎廉政公署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殷其靁,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这首诗的主题,《诗小序》说是“劝以义也。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郑《笺》孔《正义》无异说。设若本诗主人公确为召南大夫之妻,三呼“归哉归哉!”,“拖后腿”意味甚浓,何可言劝之以义?《序》之囿曲难通,本不言自明。朱熹但谓“南国被文王之化,妇人以其君子从役在外而思念之,  相似文献   

6.
“古今以智相积,而我生其后,考古所以决今,然不可泥古也。”“生今之世,承诸圣之表章,经群英之辨难,我得以坐集千古之智,折中其间,岂不幸乎!” 方以智《通雅》卷首之一,《考古通说》 一、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 “文化”,既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又是一个近代引入的外来词汇。 早在先秦,“文”、“文化”等字样已屡见于各种典籍。《论语·学而》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文”指道艺,即诗书礼乐之类;《论语·雍也》又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谓,自然形态胜于人为形态的谓之“野”,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背景下,人民享有更多的利益表达权是必然趋势,公共政策制定中健全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不仅是现实利益分配的需要,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表达机制中,主体、客体、渠道、方式“四位一体”的协调贯通是主题;目前尚存在主体不平衡、客体不作为、渠道不畅通、方式较激进等问题;妥善解决弱势群体的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四大措施健全和完善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表达治理机制是破题之道。  相似文献   

8.
米尔建.R.达马斯卡教授在《漂移的证据法》一书中认为,英美普通法的证据法日渐过时,而大陆法却在大量借鉴英美普通法中那些过时的证据规则,因此,证据法总的发展方向是:“徘徊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亡,另一个无力诞生。”其实,这是一种悲观的误解,至少在刑事证据法领域内是如此。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这两大刑事诉讼价值在不断冲突中又日趋平衡,与之相应,证据法的发展方向具有日渐融合刑事诉讼两大价值的趋势,体现出犯罪控制价值和人权保障价值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技术问题是海德格尔后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技术的本质在于座架,有着形而上学的根源。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同他毕生以思的主题———追问存在的意义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管理哲学·实践精神·实践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1.“允执其中”是孔子的管理哲学;2.“虚以控实”、“静以制动”是其管理的实践精神;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孔子管理实践的程序。  相似文献   

11.
韩愈一生以复兴儒学为己任,成为历史上的卫道巨擘。《原道》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也是他儒学思想的纲领。在《原道》中他提出了“明先王之道”的教育宗旨;在《原性》中提出了他的“性三品说”,作为学习仁义道德和“明先王之道”的理论依据;在《师说》中强调了儒家学者传道的意识与精神,以重振儒学之尊;在《进学解》中具体论述了学习儒家之道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他的教育思想蕴含着对教育活动的精微阐释,研读以上教育名篇,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必有启发。  相似文献   

12.
在特定的口语交际课程理念支配之下,就要确定与口语交际课程理念相应的课程目标;要结合专业方向优化课程设置,合理布局课程结构;要平衡好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效处理课程内容之间的同一性与示差性。课程理念、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口语交际课程体系建构的三个重要根基,因此对之进行探讨将有助于课程体系建构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有效化。  相似文献   

13.
想象·纪实·批评--解读V·S·奈保尔的"写作之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写作之旅”中,奈保尔以后殖民社会为主要写作对象,以想象与纪实为写作手段,以尖锐的批评为写作目的。他作为“有机知识分子”的写作实践,呈现为虚构作品日渐衰落与非虚构写作日益加强的过程。虽然其右翼立场决定了他的写作难免失之偏颇,但是他的作品也确实展示了后殖民社会的部分真相,使之成为在当今西方知识界有重要影响的作家。  相似文献   

14.
处理好人事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应当坚持公正、效益、和谐的原则。应当戒绝长官意志、裙带关系、暗箱操作;做到权益到位、权益平衡、权益增长;坚持以人为本、知人善任、首在立人。为此,人事工作者必须加强职业责任感,以杜绝其责任的被虚悬、扭曲和置换。从而使人事工作取得尽可能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叶适之学,以事功为主导。就内在哲学趋向而言,事功之学包含两个基本之点,即关注现实的世界和现实的社会生活,强调实际的践行并注重践行的实际结果。在叶适那里,以上两个方面通过物、道、势与人的关系以及成己与成物之辨,得到了具体而多层面的展开。物作为对象,其存在不依赖于人,然而,物所具有的价值意义,却是通过人的活动(极其劳)而呈现,并在人的活动过程中获得现实的形态。在人与势的关系上,一方面,势表现为一种不知其然而然的必然趋向,另一方面,人又可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通过自身的实践以实现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在顺势而为的过程中,以物用而不以己用与势在己不在物呈现了某种统一性。就人与己的关系而言,个体的果行而育德与社会历史领域的循道而行、顺势而为的振民过程也合而无间。对以上问题的阐述,既包含了多重的理论意蕴,又展示了儒学演进中不同于心性之学的历史趋向。  相似文献   

16.
江崇文 《老友》2011,(6):57-57
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读书与养生有密切的关系。西汉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所谓"医愚",不仅医治愚笨,增长知识,而且使人在理性指导下,获得精彩的人生,使英年不至早衰,有延年益寿之效。老年人读书更是益寿之方。  相似文献   

17.
倪瓒身处元末,散尽家财,隐迹山水,交游甚广,以写诗、作画以自娱。倪瓒之画,不求形似,简笔率略而成,自得天真逸趣,形成简远空疏之境。倪瓒之诗,不事雕琢,遇事感兴,得乎性情之正,有冲淡萧散之风。作为画家兼诗人,倪瓒打破了画与诗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其诗画艺术风格的互通。  相似文献   

18.
余秋雨是“学者型作家” ,其散文为“文化散文” ,这已成评论界的共识。也就是说 ,他在倾吐一种深沉的文化感受的同时 ,赋予其散文以浓烈的学术品格。当然 ,这两者如水乳交融 ,妙合无痕地化成于行云流水般的文笔之间。若将其纳入一种理论的框架中作整体观照 ,我认为用桐城派大家姚鼐所论“考据·义理·辞章”之观点比较合适。这不免有流于寻扯名词以硬性套入之嫌 ,但无庸置疑 ,二者确有暗合之处。且余秋雨国学根基深厚 ,“桐城派”又为中国古代散文的殿军 ,名噪一时。受其或潜或显的影响是很自然的事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张纯修先生在贵刊今年第3期发表的《(少年飘泊)问世之始末》一文中,以蒋光慈同学的身份,回忆了有关蒋光慈的生平和创作史实,应当说,这是研究蒋光慈的第一手资料。但是很遗憾,该文在述及蒋氏的生平和创作中,出现了不少漏洞(甚至可以说是不实)。该文发表后,我委婉地以“补正”的形式,将其中几处重大讹错予以澄清,以引起读者注意。贵刊对此亦比较重视,特地将拙稿转张纯修先生,张先生为  相似文献   

20.
我的《诗书成词(成语)考释》(注)约略依仿社会发展史的规模分类排比,相关者相应照顾,使之更能说明问题。这篇小子、冲人、大人辩是属于人群称谓这一类的。在这类中,以上下左右等虚词为纲领,把“元首”、“股肱”等联系在一起很能表达在《诗》《书》时代,上下主从的关系,伦理道德的关系,也看得出对事物之区分类别的标准,譬如以“元首”表君王天子,首而曰元,其尊可知,而以股肱、文人、老成人、表大臣重臣,以腹心表“私臣”,以左右表侍从之臣,以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