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元代宗教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悟湖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元代宗教派系繁多 ,呈现宗教信仰客体的多元性、宗教融合大潮下的斗争性、信仰主体的复杂性、宗教气氛的浓郁性和宗教团体的等级性等特点。客观地概括元代宗教文化的特点 ,对于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以及研究元代民族、宗教、文化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樊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2):10-13
当代文学上承元杂剧余绪,创作了一些颇为优秀的作品,这既可见出当代文学与元代文学的历史联系,又为研究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 相似文献
3.
王硕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1):50-56
多元的民族文化对元代文学创作有重要意义。草原文化有自身的文化特性,如坚毅勇武,豪爽真率,注重经济等,这些草原文化的民族习俗深深影响到了元朝的治理。蒙汉治国存在着文化差异,大元王朝始终以蒙古贵族利益为上。在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中,少数民族文人取得较高的文学成就,元曲和诗歌都深受草原文化的熏陶,这种文化使元曲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诗歌的风格更为雄浑壮丽。多元的文化格局促使元代文人更为关注自我,重视自我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4.
元代文学的接受情况并不乐观,元代诗文不被重视,元曲虽为代表,也因俗白特点而处于褒贬之间。而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被附属于其他朝代和地域进行研究,元曲的研究远盛于诗词文,元代文学思想研究总是围绕着王朝和民族差别,其内在都跟元代这一历史概念限定被过分突出有关。元代文学接受和研究中的这些问题都不离两个主题,新朝和异族,这构成了元代这一历史特色,并成为研究中的历史限定。而打破陈规,打破元代文学研究中模式化固化的先验性历史限定,从文学接受回溯至其生成,进行跨时性的研究,同时基于文本核心而非历史外围来解读元代文学本身,则是可以尝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现代性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肖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70-73
20世纪西方文学对于以往文化和文学的压缩以及对于未来文化和文学的开拓 ,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作出了现代性文学与文化模式的参照。 2 0世纪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对于中国人性品质与社会文化结构的冲击和改造 ,另一方面是对于中国古典审美观念的改造。延伸至 2 0世纪后期 ,西方对于文学的文化性困惑和思考 ,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富于整体性的和反思性的启示。文学单一的历史倾向和文学单一的文化品质在现代文化语境中遭到破坏 ,它将使人们从文化的整体角度来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 ,以思考 2 0世纪中国历史提供给我们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6.
吴俊忠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6):14-21
俄罗斯文学是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古典文学、苏联文学、以及当代俄罗斯文学的总称。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文化的深层影响,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主要表现为文学思潮影响、文学接受影响、文艺政策影响和文学精神影响。影响的长期存在,既有一定历史阶段的国情相似和意识形态相似的因素,也有国别文学彼此影响、交流的内在规律。影响的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设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和中国读者的接受心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几代人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唐人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18世纪中法文学相互影响的研究长期以来已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大多数论者本着发扬中华文明的善衷 ,试图通过比较来证明或揭示中国文学对于法国文学乃至文化的影响 ,以此确立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这种“影响”是值得怀疑的 ,因为对于处于启蒙时期的法国 ,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只是作为启蒙的“他性”工具来利用的。 相似文献
8.
唐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2):163-166
18世纪中法文学相互影响的研究长期以来已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大多数论者本着发扬中华文明的善衷,试图通过比较来证明或揭示中国文学对于法国文学乃至文化的影响,以此确立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这种"影响"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对于处于启蒙时期的法国,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只是作为启蒙的"他性"工具来利用的. 相似文献
9.
田桂民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从学术史角度简要评述了20世纪元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概况和基本成就。元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明清以来数百年间人们对它的评价一直偏低,学术研究也相对薄弱。进入20世纪,这种局面终于有了明显的改变:“西学东渐”给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治学方法,元代文学尤其是属于通俗文学的元曲开始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研究活动也相应地活跃起来;50~60年代中期虽有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干扰,元代文学研究仍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70 年代末以来,元代文学研究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学术思想的创新,学术视野的开阔,研究领域的拓展,理论水平的提高,都为下个世纪该学科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谢永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2):92-94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字、思想和文学三个方面。在越南文学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中,这些影响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佛教、道教等而形成的思想体系的影响,则贯穿了整含越南文学的创作进程。对此进行比较研究,客观地探寻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联,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