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卫威 《经理人》2010,(1):98-98
“太宇的并购基本可以说是成功的。”金融危机后,沈阳太宇机电有限公司连续收购了上海、吉林两家企业,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军在接受《经理人》的采访时说,他认为花1亿元收购产生10个亿的增值效应才是成功的并购。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1月份,国内披露的大型并购就有三一重工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广西柳工斥资3.35亿元人民币并购波兰HSW公司的工程机械事业部,山东重工3.74亿欧元收购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的控股权,国家电网公司以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电力21.35%股份。当全球跨国并购交易尚未恢复到2007年历史最高水平的时候,中国企业却风生水起。现在企业并购如此频繁,但是其中的财务风险却必须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单宝 《经营与管理》2005,(11):10-11
近年来出现了一股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热。据商务部统计,截止2003年底,我国已累计将330亿美元投资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470家公司,其中大部分发生在1997年之后;从1988年到1996年,跨国并购年均仅有2.61亿美元,而从1997年开始逐渐增加,2003年高达16.47亿美元。尤其是2003年以来,我国企业大规模跨国并购事件频频发生,如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联想集团并购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部门,还有闹得沸沸扬扬但并购未果的中海油收购优先科公司、海尔集团收购美泰公司等等。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热说明我国企业的实力增强了,有了“走出去”的本钱。但…  相似文献   

4.
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兼并与收购发生法律效力后,从法律上讲该项并购活动已经结束了。但对并购企业来说,兼并与收购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在1992年深入调查了英国最大的100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涉及50项并购交易超过130亿英磅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有54%的并购被认为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后期整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在收购兼并之前,只有不到20%的公司考虑到并购后如何将公司整合到一起;而并购后所能够产生的成本节约、销售增长则被大大地夸大了。”企业并购重组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实…  相似文献   

5.
中国铝业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并购力拓集团(以下简称力拓)案已随着时间而逝去,但并购过程中的风险仍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具有重要警示作用,尤其对加强我国企业防范风险意识、提高管控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中铝并购力拓案回顾2008年1月31日,世界第二大氧化铝生产企业及中国最大有色金属企业——中国铝业公司,在伦敦股市收市前5小时内,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联合美国铝业以场外收购方式,出价140.5亿美元,闪电般收购力拓英  相似文献   

6.
研究运用财务指标法进行并购行为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分别对总体公司、收购公司、目标公司的并购前、并购当期、并购后的绩效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表明并购行为对公司总体、收购公司以及目标公司的绩效影响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贾丽娜 《经营管理者》2011,(3X):233-233
<正>在全球化背景下,向国际进军以并购的手段进行海外扩张正成为中国民营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海尔、中海油、京东方、TCL等许多企业走出国门,开始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联想集团斥资17.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一举跻身世界三大PC厂商,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中国明基集团收购了西门子手机  相似文献   

8.
跨国并购在我国早已初见端倪.世界著名胶片生产商美国柯达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时,为了对付当时已有48%市场份额的富士,就是通过并购中国胶片企业而迅速发展壮大,历经4年最终实现了全行业跨国并购;法国达能公司也是通过收购中国最大的桶装水生产商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的股份和另外两家饮用水厂商娃哈哈、乐百氏而一跃成为中国饮用水市场的巨头.上海产权交易所2000年登记的外资并购金额已达19.66亿元,比1996年增长了29倍多.跨国并购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民企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由于这种原因,很多海外并购都以失败而告终。而吉利成功的收购沃尔沃成为民企跨国并购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从并购融资角度分析了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一重大事件。通过分析吉利的融资方式、融资渠道等来探讨其成功所在。  相似文献   

10.
符胜斌 《经理人》2012,(4):52-55
在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鲜有成功案例的今天,三一重工和中信基金联合出资3.6亿欧元(其中三一重工出资3.24亿欧元,折合26.5ML元人民币),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完成了此次“狮吞象”式并购。三一重工此次跨国并购贵不贵、是否能承受收购成本、能否顺利完成后续整合,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税收问题贯穿于公司并购过程的始终,并且影响并购的成败.本文通过分析税收问题对并购对象选择、并购出资方式和收购融资的影响,指出企业并购过程中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2003年被称为中国并购元年。TOM以每股2.535港元的价格发行约2100万TOM新股,收购华娱电视约64%股权,成为最大股东;三九集团收购日本东亚制药,将东亚原来的产品品牌和批号悉数收归三九旗下;香港永亨银行以约53亿港元出价,击败其余3名买家,成功从日本瑞穗集团手上取得浙江第一银行100%股权;TCL和汤姆逊合并双方彩电和DVD资产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28日,吉利以18亿美元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伴随着这-里程碑式的国际收购的进程,各种声音也层出不穷,吉利通过跨国并购能否获取核心技术?谁是此次并购的赢家?沃尔沃能顺利进军中国市场吗?对于一个民营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的猜测,也让我们想起各界对于联想通过收购IBM PC部门,成为世界性PC供应商得失的评价、华为试图并购3com遭美国国会阻止以及中石油并购尤尼科未果的案例.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漠视: 前进的"瓶颈"?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企业并购高潮的到来,在评价潜在的并购计划时,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之间潜在的文化冲突和相伴而生的文化漠视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漠视涵盖如下几方面:(1)忽视文化差异对决定最终交易价值所产生的重大作用;(2)不重视尽职调查中的文化调查;(3)没有意识到收购公司和被收购公司文化之间的重叠性和互补性;(4)没有意识到新的公司愿景对树立新的公司文化的激励作用;(5)单纯或过于从收购企业利益的角度去建立新的公司文化,没有在两种文化的基础上去构建新的文化规范;(6)并购过程中没能形成两个不同组织体之间有效沟通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高辉  李莉 《决策探索》2007,(8):24-25
一、企业并购的动机 企业兼并与收购是企业资本营运的重要形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美国,企业的兼并收购活动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从最早的平行兼并浪潮至今,它共经历了5次企业并购的浪潮,且有一浪高过一浪的势头.在我国,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活动也日益普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以及经济一体化等因素的推动下,企业并购的规模和数量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00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达到3.4万亿美元.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三大并购市场,并购价值达GDP的15%.企业并购为什么能受到众多公司的青睐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5点.  相似文献   

16.
<正>面对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众多公司将收购、兼并等作为企业战略性资源获取和扩大企业规模的重要方式,从而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企业并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以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为例。重点分析苏宁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并购前企业的特点,并购的动机,以及并购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并购过程中要加强对财  相似文献   

17.
数据快递     
67%的海外并购不成功 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领域成交额2008年前三季大幅增加了101.9%.达到1310亿美元.创近年新高。其中.资源领域并购最为活跃.金额达到了389亿美元。但是有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海外收购的损失肯定越过2000亿元.有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  相似文献   

18.
施能自 《经理人》2002,(8):46-47
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领域,并购始终是企业成长有力的助推器,也日益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思科自1993年至今进行了70多项并购,其成功的收购战略一度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中国的海尔、青啤等大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上市公司股权并购与重组的含义与目的分析的电器000527收购小天鹅000418的收购案为参照案例,大致阐释了上市公司股权并购与重组的基本方案与实施方案所应该具备的条件,最后总结了股权并购与重组所能够给公司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20.
肖书锋 《经营管理者》2012,(3X):272-272
2010年8月2日,浙江吉利控股完成了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对外国汽车企业最大规模的收购项目,此次"蛇吞象"的壮举,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看,有着许多可供中国企业学习的成功之处。第一,收购最好与公司的总体战略与行动规划相符;第二,在收购中获取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第三,整顿好自己的企业,一个优秀的团队适时出手使并购更加容易;第四,充分认识自己,合理定位自己,对融资资金进行有机控制;第五,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企业的能力;第六,收购过程应有有足够的耐心,戒骄戒躁;此次成功给正在走向国际化发展之路的许多企业更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