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拉伯贝杜因人的价值观体系是在长期的沙漠游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与他们社会生活的现实利益息息相关.恶劣的自然环境,锻炼出了他们的勇敢与坚忍,但也使他们常常消极认命;而落后的氏族部落所有制和激烈的生活竞争,则使他们在保护自我的强烈意识下,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个人主义的思想.当他们带着这些价值观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宗教、文学等文明时,他们的文明成果又成为他们的生活缩影,既完整体现了创造者们的智慧和价值观,又深刻揭示了他们的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
道德需要与道德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代青年道德需要不足是其影响道德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这种不足导致了青年道德选择的偏差、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分离和道德行为的动摇。激烈且无序的竞争和高诱惑的社会生活环境,道德付出与道德回报的悬殊,道德信仰和道德榜样的匮乏以及当代青年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认同不足等是他们道德需要不足的社会历史背景及主要原因。培育当代青年的道德需要,是改善他们道德行为的关键。而倡导道德信仰、树立道德榜样、改善社会道德环境和坚持社会主流道德价值引导是培育青年道德需要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3.
大学阶段正是青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初步确立但又没有完全形成的阶段,此时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同时又与每个人的个人学习、生活经历有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实现知行合一,也能促使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发展,最终使其成为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规则共识。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凤辉  吕楠  李根 《职业时空》2009,5(7):183-184
社会转型期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当前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各种矛盾凸显,带来了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大转变,也必然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并渗透在其生活、学习、就业和思想道德的方方面面。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让老年人拥有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精神充实、生活愉快、身体健康,是推进健康老龄化,促进社会和经济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也是老龄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在老龄工作实践中,笔者对提倡老年人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如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社会中,企业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与文明的进步程度。在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下,企业文化中也应当体现这一理念,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而这种观念对激励员工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宣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经济生产更贴近日常生活需求,贴近员工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宣告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崭新课题的标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诗意地栖居"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追寻的理想.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前所未有地将独特的生态的文化维度带到我们每个人面前.在我们面对生活,探索一切社会的、哲理的与美学的问题时都不可能绕开这一十分重要的文化维度.我们应该基于这样的文化维度来构建崭新的文化体系,建构全新的文化价值观,进而形成一种生态文明的社会范型.  相似文献   

8.
物质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认同与践行。青少年的价值观认同与践行,也深受物质生活的影响。面对"资本逻辑"的冲击、市场经济中利益原则的挑战和青少年自身的物质生活经历,既要避免忽视物质生活使青少年价值观教育陷入空洞的说教,又要避免青少年价值观出现物质化倾向。为此,一要正视物质生活的影响,夯实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物质基础;二要以正确的物质观念引领青少年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三要引领青少年在物质需要与精神追求的统一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9.
经济压力使保洁员的生活面临着窘境,工作压力和社会歧视使他们在心理上又平添了一番酸涩。可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天晴下雨,环卫工人依旧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  相似文献   

10.
青年农民工闲暇生活“非城非乡”悬空状态带来的系列问题,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闲暇教育的意义。闲暇教育可以帮助青年农民工形成正确的闲暇态度、闲暇价值观及恰当的闲暇行为习惯.使他们能有效充分地利用闲暇时间和提高闲暇生活的质量。因此,以传播媒介为载体,以休闲资源搭建为手段,以社区建设为依托来开展青年农民工闲暇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青年生活于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时代精神更为崇尚世俗与自由。就每一个青年大学生来说,价值观首先来自社会,任何一个社会都会给其成员提供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鼓励和引导他们去完成社会所期待的事业。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以各种方式进行着。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载体,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又一次理性升华。本文试图从个体价值认同视角出发,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与个体价值认同间的关系,从社会个体层面探究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知与评价、深入价值认同,最终实现个体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自觉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13.
文明是什么?文明在哪里? 无论在社会学还是在人类学中,关于文明都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如果从简单点的层面来理解,不妨说,文明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逻辑。这种逻辑包括理解生活的基本方式、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运作社会生活的基本模式。如果上述这些基本的要素能够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整体,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种文明。  相似文献   

14.
费明磊 《职业》2012,(23):65-66
职业教育不仅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更是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的一种方式,它不仅要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也要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公民。因此,我们在继续进行全面生活领域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应侧重工作领域价值观——工作价值观教育。面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物质生活逐渐富裕和体验式学习机会的减少,年轻一代常常处于多重选择标准的矛盾之中,他们的工作价值观需要通过教育来树立和完善。新的社会转型期,存在着强烈的文化冲突,而中国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可以为工作价值观教育指明方向,尤其对于正在接受职业教育的中职生来说,发挥语  相似文献   

15.
彭光玲 《职业》2020,(10):24-25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与普通中学略有不同.中职教学有明显的职业特点.强化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可以帮助中职学生提高独立思维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而使他们在日后的生活、学习和就业中取得优势和先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交往关系的拓展,青少年价值追求呈分化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发展的活力和青少年主体性的增强,同时也对社会治理水平和青少年的道德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应在发展道德共识以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统合青少年价值观.既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既基于现实更着眼未来;在实践中则要充分利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张钦亚 《现代妇女》2014,(10):13-1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精神的高度凝练,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之间是紧密相联、内在贯通的。从比较分析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贯通具体体现在共同理想与精神信仰、共识凝聚与社会认同、文明复兴与形象塑造、话语权与软实力、个体与整体统一、人民幸福与生活意义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李亚涛 《现代交际》2011,(11):26+25-26,25
残疾人作为社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生活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社会质量的好坏,一个国家的残疾人福利制度水平也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和文明程度。同时,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人群,他们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残疾人权利既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具有特殊性。因此要维护残疾人的权利,使他们尽可能地与普通人群享有平等的权力,应该赋予特殊人群超过普通人群的权利。残疾人福利制度是实现维护残疾人权利的一个必然途径,完善和良好的残疾人福利制度,能够帮助残疾人摆脱生活困境,促进社会参与,维护他们的尊严,促进残疾人多种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孔茹  张亚能 《公关世界》2022,(4):134-135
基于中国文化哲学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形成的人类生活的理想图景,当代中国梦必然具有对这一传统的继承的一面,如此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而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来的现代化奋斗的经验和教训所展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文明与正义的现代化要求,又使中国梦必然具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精神和理想有创新和超越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社会性和价值多样正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诉求的结果,同时,两者的现实关联强烈地影响着政治国家的存在类型本质。价值视域内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内在命题,这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生存世界的道德体悟和实践统一的种种疑惑与美好理想。本文从社会公共价值的生成是一种公共生活与制度生产的理想逻辑研究进路方面,探讨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重建生活世界与内心世界文化价值观的必有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