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松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9):106-110
传统公司法从董事与公司之间信托或委任关系出发,认为董事仅对公司负有信义义务,并承担违反信义义务的法律责任。董事对公司债权人不承担任何信义义务,因此,董事对于职务行为中对公司债权人造成的损害不承担任何责任,而仅由公司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法律责任。但是,董事对公司债权人不承担法律责任对公司债权人极为不利,会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因此,现代公司法通过创设了包括公司企业管理主义理论、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等一系列新理论,提出公司董事也对公司债权人负有信义义务,董事对公司债权人也应承担违反信义义务的法律责任。同时,现代公司法还进一步提出,董事对公司债权人还负有一般侵权法上的注意义务,董事在职务行为中违反注意义务,损害债权人利益的,也应同公司一起对债权人承担侵权法律责任。本文借鉴西方国家相关法律理论和制度,就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法律性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的上述法律制度,建立起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3.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立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英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6):91-95
当今世界各国关于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立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间接、消极参与模式,特点是通过加强董事会地位的独立性和中立性、要求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间接赋予债权人影响公司治理的权利,银行等机构资金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微小;另一种是以德国和日本为典型的直接、积极参与模式,其特征为银行等机构资金债权人以大债权人和大股东的双重身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的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立法应兼采两种立法模式之所长,并根据我国转轨经济的特殊条件和实际情况,对两种立法模式进行修正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公司负债现状和相关学说的探析,结合相关法律和制度对债权人利益保障的规定,文章认为我国已具备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条件。文章还对债权人如何参与公司治理提出一些建议,主张由银行等债权人派遣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入公司监事会,参与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5.
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法律原因是各国一直非常关注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公司债权人的利益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整个社会市场交易秩序和市场信用与安全的问题。从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产生的原因、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及存在的缺陷和新公司法对其的完善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杨鑫 《今日湖北(理论)》2007,(7)
我国新公司法规定公司负责人对于公司负有诚信义务,但是,没有规定其对公司债权人是否也负有诚信义务。文章主要通过对现有的规定引出问题所在,接着从债的层面分析公司负责人对公司债权人的诚信义务;再来从突破传统公司法观念的利益平衡层面来分析公司负责人对公司债权人的诚信义务;最后,从经济发展需要对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进行平衡,法律需要具体规定公司负责人对公司债权人也需负诚信义务。 相似文献
7.
李桂娥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3):69-71
本文从独立董事制度与股东知情权保护的关系入手,对独立董事在监督公司管理层、参与公司决策中如何保护股东知情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钦润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58-64
以公司法规范为标准,对公司享有的债权,其实现的保障手段可分为公司法外、公司法内、公司治理内三个层次。合同、担保等公司法外方式,未能突破外部性瓶颈,保护效果有限;公司法内提供了法人格否认等具体制度,但大都是在权力配置外给予保护,存在着被动性和对债务公司的依赖性。两者都不能解决公司资产非正常减少危害债权的问题。同时,债权人与公司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债权人也是公司资产的供给者,却承担了不相称的经营风险,并随时为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买单。债权保护的有效手段,必须在公司治理范围内寻求,应赋予债权人对公司资产保有和维持的一定话语权。债权人保护现状和我国的实践探索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高凛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248-251
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核心内容,它在公司投资者和公司债权人之间设下法律屏障,实现了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但是,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现象,使得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失衡,故必须有一种制度来对股东的行为加以规范,这就是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又称揭开公司面纱理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一项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措施,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杜卫红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2):44-46
目前,国外公司法大多规定董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章程而给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我国公司法也应明确作出该种规定.该种责任应是一种法定特别责任,具有法定连带和法定加重的特点.其责任构成要件应包含董事执行职务时主观上的故意或重大过失以及与债权人损害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朱红梅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5):71-73
在保险法领域,知情权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投保人、被保险人的知情权和保险人的知情权。目前,保险法上的知情权还没有受到必要的重视。实际上,它有着深刻的法理基础。这可以从法律的实质公平、意思真实和诚实信用的关系以及利益衡平、合同对价等价值层面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2.
易在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50-53
人工生育中的隐私权,即指人工生育技术中公民的个人事实与私人活动受法律保护、不得被公开或非法侵犯。人工生育中的知情权是指人工生育技术中各公民获取与自己有关的官方或非官方信息的权利。因为本质属性与内容的不同,人工生育中的隐私权与知情权就非常容易出现冲突。对人工生育技术中出现的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工生育中各自然人对他方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尊重并对自己的隐私权与知情权合理合法的行使。 相似文献
13.
权利与权利的冲突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而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情权的立法已刻不容缓.解决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要协调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首先应区分不同领域内的隐私权与知情权的矛盾,并区别对待.然后根据社会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和平衡于利益、宽容协调的原则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14.
知情权由一项权利思想发展成为一项基本人权,体现了现代社会法治理念与现状的不断进步。在我国现阶段,知情权应该是指主体在不侵害相对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为主张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了解相对方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信息的权利和自由,具体体现为信息的主张权和信息的接受权。目前我国对于知情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因而导致许多知情权受侵犯的情况无法得到及时救济。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权益,需要完善知情权保障的法律系统,创设知情权保障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权利冲突与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冲突的解决方式目前主要有权利位阶论与权利边界论两种学说。德国学者卡尔.拉伦茨认为在划定权利的界限时,特别需要作法益衡量。消费者知情权也是有法律边界的,应以能使消费者充分、准确了解商品或服务和与之有关的情况为限。但这个边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法官可以根据权利冲突、利益衡量原则来合情合理地把握消费者知情权的边界。 相似文献
16.
赵琳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61-65
被追诉者的知情权是指被追诉者对公安司法机关的诉讼活动,依法享有的了解案件有关情况及法律依据的权利。被追诉者的知情权是其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基础,体现了被追诉者的诉讼主体地位。充分保障被追诉者的知情权,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和诉讼民主。 相似文献
17.
论宪法学视野下的知情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琼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0(5):699-704
学者们对知情权的认识不尽一致,知情权既具有公权的性质又有私权的性质。目前知情权已经演变为一项重要的基本人权,是民主的要求与监督的手段,政府信息公开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前提,我国有关知情权法律缺失的现状必须改变。 相似文献
18.
论婚检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海防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6)
2003年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赋予民众婚检自由权,这引发了基于婚检而产生的知情权与隐私权间的矛盾与冲突.从婚检中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关系等一般问题的分析入手,探讨婚检中知情权和隐私权冲突产生的原因,最终研究如何协调婚检中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黎亚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109-111
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关于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的规定及存在问题,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的规定,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立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ZHOU Hu-yong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首次明确对知情权作出了规定,《就业促进法》等法律中也有知情权的规定,知情权对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更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必须对其性质、特征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要认识到劳动法上的知情权是劳动权的重要内容,也是构筑其他劳动权利的的基础和前提,具有基本权利固有的特征,因而,要采取有效的实现机制和救济机制保障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