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商鞅本是卫国的公子,在得到秦国商之封地前叫公孙鞅,也被称为"卫鞅"。他"少好刑名之学",志在功利强盛。但卫国作为一个弱国,要在战国时代争雄看来没有什么希望。所以他到了魏国,依附于魏相公叔座。恰逢公叔座重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担心他有不测。公叔座于是向他举荐年轻的商鞅。但他看出魏惠王不想用,就说您若不用一定要把他杀了,不能让他到别国去。魏惠王离去后,公叔座将这些话全盘告诉商鞅,说我得先公后私,现  相似文献   

2.
商鞅是占国时代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原是卫国的一个没落贵族,人们称他公孙鞅或卫鞅。后因有功于秦国,封于商地,史书上称他商鞅。他公孙轶或卫轶。后因有功于秦国,封于商地,史书上称他商轶。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决心发奋图强,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他发布命令,广揽改革贤才,卫轶就在这时来到了秦国。他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发展生产,奖励将士,赏罚分明。百姓有吃有穿,军队兵强马壮,为国尽忠的人得到鼓励奖赏,真能做到这些,国家就一定会富强起来。”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藏有一个秘密,那就是对俄国十二月党人深深的敬意。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矗立着一群人,那就是虽死犹生的俄国十二月党人。在我的内心深处还对这样一群女性顶礼膜拜,那就是俄国十二月党人坚贞不屈的妻子和恋人。今天的年青一代显然已经不知道什么人是十二月党人。法国  相似文献   

4.
正昔日,诸侯"鄙"秦,欲裂土分秦,孝公思变,向列国发布《求贤令》。这吸引来了许多名士,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一个叫公孙鞅的卫国人,也就是被后世所熟知的商鞅。这篇《求贤令》也被商鞅称作"五百年之雄文也"。就其影响而言,从后来的"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到影响中华文明历史的走向上看,商鞅的称赞只有不及而无  相似文献   

5.
商鞅面试     
佚名 《领导文萃》2007,(1):96-98
话说商鞅在魏惠王的相国公孙挫手下做小官时.就表现出他的才能,深得公孙挫的重视。但是在公孙挫死了以后.魏国的魏惠王并没有重用商鞅.商鞅因此无事可做。后来商鞅了解到秦国正在招纳贤士。商鞅通过秦孝公的宠臣一景监的引荐,拜谒了孝公,进行了面试。  相似文献   

6.
春秋争霸中,晋国执政卿赵鞅之所以能成为叱咤半个多世纪的一代雄主,是因为他慧眼寻觅人才,抓好识人关;以爱士策略建立君臣情感,抓好情感管理关;激发个体竭尽所能,抓好激励关。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事业的长远发展考虑,做到求贤若渴、爱护人才,激励人才各尽其能,努力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7.
马云 《领导文萃》2011,(15):101-105
为了40岁这个时代,我从20岁开始寻找完善的机会 最早是在2008年的一次会议上,后来是连续不断地听见社会对80后、90后的担忧、抱怨、埋怨,觉得他们是没有希望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但是,引起我思考的是:阿里巴巴的人、淘宝的人、支付宝的人、腾讯的人、百度的人都是80后,他们自己在建设公司。  相似文献   

8.
近140年过去了,美国人一代一代地讲述着这个真实的故事,历史的教训就是这样镌刻下来:兄弟不再相残,国家不再内战。  相似文献   

9.
正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明明已经百里挑一,还觉得基数太小;明明已经出类拔萃,还觉得炮灰太少。每天像缺钱一样勤奋,像欠债一样努力。每每遇上这样的人,我都会忍不住问一句:为什么?曾经听过一个资深投资人的讲座,他说了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因在《最愚蠢的一代》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这些普通人实在没有必要在意别人的评判议论,因为根本没  相似文献   

11.
在讨论文化差异中,常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但是中国人的合作意识差?为什么西方是一种个体主义文化,但是西方人的合作精神却比我们强?"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我们是一种过程的集体主义,而不是一种结果的集体主义。也就是说,我  相似文献   

12.
我是机关的一名老科员。多年来,我对“看法”一词有着很深的了解,也有一种切肤之痛。如果上司对你有了看法。这意味着你在上司的眼中有了十分不好的印象。这样的印象一旦产生,往往不易改变。而你的上司会决定你的命运。一个看法会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这并非危言耸听。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失败者。  相似文献   

13.
编首语     
“灾难几乎总是突如其来,猝不及防,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一想到灾难的幸存者所遭受的损失时,就有一种痛苦的感觉(灾难过后许久也无法淡忘)。”这是发表灾难研究专著的美国作家杰伊·罗伯特·纳什说的话。  相似文献   

14.
对待名和利,我推崇这样一种境界:在有意无意之间。人活着要有追求,有目标,有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进取心谓之有意。 不刻意追求,淡泊“官”念,淡泊名利,不为沉浮升迁耿耿于怀称为无意。 在有意之间是说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在有意与无意之  相似文献   

15.
谈教育     
教育的定义是这样的: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或者是指用道理说服人使之照着做。一个人从娘胎里落地时,人是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的。中国古代有本著名的《三字经》,一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  相似文献   

16.
李弘 《领导文萃》2011,(23):101-105
我常常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一种心境,我觉得在工作中千万不要过于挑战自己。如果你有十分的能力,你尽量争取做九分事,你就会做得非常漂亮。如果你有十分能力,非要做十一分的事,那你会觉得非常累。可能我这样说跟有些人说的“应该挑战自己的极限,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这种论调有些不一样。但实际上我一直按照这样的方式做事,  相似文献   

17.
面对冷言冷语,要学会为甚加温,这不仅可调整自己的思想情绪,甚至会影响到自己整个人的改变,这也是一种激励,我就有这样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正职场总有这样的人,无论是上班工作,还是下班聚餐,只要和同事们在一起,他就在不停地抱怨,抱怨老板,抱怨上级,抱怨同事,抱怨下属,甚至抱怨自己。我把这样的职场人称为职场"怨妇"。这里的"怨妇",并不仅指女士,也包括男士。职场"怨妇"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抱怨别人;第二种,既抱怨别人,又抱怨自己。不停抱怨别人的人,相信我们在职场上都碰到过。在这种人的眼里,上下左右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5日是前苏联领导人、一代伟人斯大林逝世50周年忌日。关于斯大林的死因都流传着这样一种近乎标准的说法——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突发脑溢血在其莫斯科郊外的别墅溘然长逝。 一名俄罗斯历史学家和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位学者在经过对前苏联秘密档案的潜心研究之后,发现上述说法存在着诸多可疑之处,从而认为斯大林极有可能死于被人投毒暗杀。 近日,《纽约时报》对此进行了独家披露。  相似文献   

20.
服务是换位思考广义的服务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市场经济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之一,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我在为你服务,你也在为我服务;你在为上司服务,同时上司也为每一个下属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