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几乎所有的领导都经历过副职这个岗位。副职领导既是一个重要角色,又是一个特殊角色。因为副职领导在领导群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副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岗位?手中的权力有多大?工作的标准是什么,位置在哪里?怎样当好副职?如何支持一把手做好工作?这些都是副职领导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几乎所有的领导都经历过副职这个岗位.副职领导既是一个重要角色,又是一个特殊角色.因为副职领导在领导群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副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岗位?手中的权力有多大?工作的标准是什么,位置在哪里?怎样当好副职?如何支持一把手做好工作?这些都是副职领导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领导活动中,副职这一角色是有其特定内涵的,也就是说,副职的角色职能和行为规范是不以承担此角色的个体的意识倾向和行为需要而转移的,无论谁来承担这一特定的角色,其职能、权力、责任、行为规范及基本行为模式都是既定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同一副职角色由不同的个体承担,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甚至会产生角色错位。这主要是由身居副职的领导的主客观原因造成的。一、副职角色错位及行为不当的原因(一)副职标准模糊,角色难演。长期以来,正职的形象、标准很多,如焦裕禄、孔繁森等,而理论界对如何当好正职也作了大量的探讨。但对副职…  相似文献   

4.
分权的初衷是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副职的积极性。但是,一把手作为一个单位的最高领导,应该具有和职位相适应的权力和责任,其中人、财、物的合理管辖、分配、调度和使用是最重要的权责标志,而在分权之后,一些权力由副职来掌握,如果一把手过多地干涉会  相似文献   

5.
由于某种原因,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领导班子在正职调离后,未能及时配备正职,这时,上级党组织通常会指定一名副职临时主持本单位、本地区的全面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主持工作的副职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就要做到“四不”。不观望。上级党组织没有及时配备正职,有多种原因,有的会明确告诉副职,有的不会明确告诉副职。由于这种情况的特殊性,主持工作的副职必然会成为上级党组织以及本单位、本地区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同时干部群众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议论。此时,主持全面工作的副职不能被这些猜测和议论干扰,而要尽快转换角色。对副职来…  相似文献   

6.
刚走上副职岗位的时候,每逢向别人介绍自己,我总免不了要揶揄一句:我是一个抓落实、搞配合的。言外之意,自己没多大权力,做不了什么主,办不成什么事。与正职相处久了,我便感到,正职作为一个单位集体的代表和象征,是部属关注的焦点,权力相对集中,矛盾也相对集中,其工作的辛苦和责任的重大不言而喻。相比之下,副职岗位倒也能显出某些“优势”。归纳起来,大概有四个方面。一是压力的“优势”。正职与副职职责明确。正职对单位建设全面负责,掌管一定的人事分工和物资经费支配权,也承担着与之对应的责任。副职协助正职工作,对分管工作负责,责任和…  相似文献   

7.
<正>一把手是人们对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的惯称。由于一把手工作职务特殊,对很多事情具有"杀伐决断"的权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情的成败,因此,一把手必须有"几手"。对下属负责之事,不过多"插手"。一把手要善于根据副职的职  相似文献   

8.
一把手作为决策者,在单位工作中位置特殊,肩负重任,是一个单位的“领头雁”。实际工作中,一把手在决策上要拍板,在考察任用干部时要举手,下属工作有困难时要适时插手,在廉洁自律方面要管好自己的手,等等。一把手用“手”处最多,能否用好“手”已成为评价领导者水平高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一把手要把好“手”,发挥好领导作用,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艺术,否则,就会导致领导活动的失败,给单位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反对派"副职会产生分裂领导集体、阻滞决策执行、恶化单位风气等危害。对此,一把手一方面可通过制定权力清单、制度清单、责任清单和构建监督网络体系的"控术"来规范副职行为,另一方面可通过主动避让、充分信任、保障利益、坦诚沟通的"放术"积极引导副职转变思维,实现对"反对派"副职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10.
古语说,仁者在位而仁人来,义者在朝而义士至。用干部是单位一把手的主要职责和权力,如何识别、对待和使用下属,直接决定一个单位的活力,体现领导水平和素质。一把手要履行好用干部的职责,关键要牢记“三个一”,做到“三公”。一把尺量准,做到公心识人识人是用人的前提,一把手公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烂班子、散班子、懒班子、软班子,无论单位副职怎么调整,其结果往往是“春风依旧”,但如果换上一个优秀的一把手,必定“今非昔比”。这种现象我们习惯称之为“龙头效应”:一把手是龙头,龙头舞起来了,整个班子必定生龙活虎,具有“腾云驾雾、呼风唤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由于一把手在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中处于“带班人”的核心地位,担负着“富一方经济、保一方平安、带一支队伍”的责任,因此,加强一把手自身建设,提高一把手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笔者认为,一把手要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关键是要念好“三真经”。真懂。真,是事物的本质,求真是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一把手只有“真”字当头,求真务实,对所在部门、单位的工作有足够的了解,对涉及的业务有充…  相似文献   

13.
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是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和改进领导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单位的一把手却不注意充分发挥副职在决策中的作用。比如,有的一把手民主作风差,喜欢个人说了算,把决策会开成情况通报会;有的对副职的意见,合意的就采纳,不合意的就敷衍了事;也有的脾  相似文献   

14.
适应"强将"     
这里所说的“强将”,是指那些能谋善断、才能出众、具有一言九鼎的权威和极高威信的一把手。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无论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个单位或部门,都希望有一位“强将”掌“印”。因为有了“强将”的领导,一个地方或单位的工作就会红红火火,精神面貌也会焕然一新,团队中所有成员也会被别人刮目相看。但就与“强将”搭班的副职领导而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努力适应“强将”的性格特点和工作方式“。强将”的性格特点和工作方式各不相同。比如,从性格上分,有的“强将”直爽豪放,有的则稳重冷静;有的举重若轻…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正职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部门的一把手,对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全面负责,具有绝对决策权.但其决策的制定与执行,却需要副职的参谋和帮助.副职是正职的助手,是协助正职考虑全盘工作而又负责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具体工作的领导者,既被动又主动,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正职如果善于发挥好副职的作用,就如虎添翼,事业等于成功了一半;反之,则可能忙忙碌碌,一事无成.所以,正职在工作中要善于充分发挥副职的助手、参谋和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副职是现代领导体系中的重要角色,既是全局工作的配角,又是分管工作的主角,是沟通正职与下属、连接全局与局部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如何定位副职角色,履行好副职职能,关键是把握好副职的要与不要艺术。一、班子决策上要参与不要干预决策贯穿整个领导工作的始终,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能,领导过程就是一个不断  相似文献   

17.
乡镇长虽然是政府一把手,但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因此,在实际领导工作中,党委书记才是真正的一把手,乡镇长在领导班子中只能是二把手。面对如此情况,乡镇长若不妥善处理好一些关系,找准自己的位置,将会被“架空”。也就是说,大事人们请示党委书记,由书记拍板定夺;小事人们去找分管的副职,乡镇长就被晾在了一边。那么,乡镇长如何防止被“架空”呢?别瞻前顾后,该拍板时就拍板。乡镇长要让书记看得起,让副职敬重,关键是在工作中不能瞻前顾后,左右摇摆,而应审时度势,该拍板时就拍板。特别是在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应大胆建议,积极出…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单位的领导集体中,应该说,“一把手”是领导的核心,是“统帅”,是整个单位建设和发展的“主角”。但班子其他成员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配角”。都在本单位各个岗位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每一个“一把手”必须重视的话题:实践证明,一个班子的团结与否。  相似文献   

19.
正按照现行体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设置惯例,基层行政部门或单位大多有一个"党组织副书记+行政副职"职位。这个"双副"不同于一般的副职,从具体领导干部排序上来看,"双副"介于一把手和其他所有副职之间。有的部门或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设,"双副"上面除了行政主要领导即一把手外,还有一个党组织书记,但"双副"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实际权限和影响力远在其他所有副职之上,而单设的党组织书记其实也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单位,如果副职过于软弱,驾驭不了下级,下级就会调皮捣蛋,其领导权威就会受到挑战。为此,单位一把手必须巧妙帮助软弱副职克服心理自卑关、性格懦弱关,帮助软弱副职立威、立位、立业、立信、立心,增强其安全感、成就感、获得感、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