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庄子的哲学思想既有符合科学精神的一面,又有反科学精神的一面.这种二重性主要表现在其哲学的核心范畴、基本原则、认识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是中国古代最卓越的思想家之一。他一生过着贫困的“隐士”生活。他品格高洁,逸世独立,不愿涉身仕途。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他的哲学思想,内容深邃,形式奇特,极其丰富多采。他富于形象思维,以寓言写哲理,“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我国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评价说:“他的哲学用诗意盎然的散文写出,充满赏心悦目的寓言,颂扬一种崇高的人生理想,与任何西方哲学不相上下。其异想天开烘托出豪放,一语道破却不是武断,生机勃勃而又顺理成章,使人读起来既要用感情,又要用理智。可是,在惯用几何模式从事哲学思考的人看来,即便在庄子哲学里,也是既有理智的寒光,而又缺少连贯。这位思想家虽然不能不使用演绎和推理,却无意于把观念编织成严密的模式。”这位会通中外的哲学家非常深刻而又正确地评价了庄子哲学及其特色。本文从某些不同的视界对庄子哲学作了一些思考和诠释,请专家学友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怎样理解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什么是民族精神以及如何弘扬民族精神的时候,有一个重要问题必须首先解决,这就是怎样理解民族精神?这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基本前提和出发点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界限——我们同历史的界限。如果不跨越这个界限,我们就还没有理解民族精神,也就谈不上弘扬民族精神。我以为,只有立足于当代,从历史意识、主体意识、开放意识和批判意识出发,积极对待传统,理解传统,才能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也才能使民族精神之花结出现代化的丰硕之果。  相似文献   

4.
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克思把关于“世界何以可能”和“自由何以可能”的理性思辨,革命性地变革为关于“解放何以可能”的实践哲学,形成了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和变革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跳出现行的学科分类的思考方式,才能深切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理解马克思的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在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什么?它应该属于哪个哲学派别?目前哲学界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的同志认为基本上是朴素唯物主义,有的同志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有的同志则认为是以虚无为本体的客观唯心主义,众说纷纭。为什么同样的一部《庄子》,大家的看法会有如此的分歧呢?除了方法论和对原著的理解不同以外,我认为《庄子》本身在这个问题上的自相矛盾和交代不清也是一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6.
王船山(夫之)是明清之际最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伦理学说、历史观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光辉的理论命题,做出了巨大的卓越贡献。他不仅是一个思想深邃的哲学家,更是一个具有高尚志操的爱国志士,表现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尤其值得后人钦佩敬仰。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的生死哲学是其气本论思想的延伸。他认为,人的生死是气的形式的转换。死后的世界并非空无,而是肉体之气与心灵之神各归其类,死而不亡。就生命来说,气有屈伸,生的同时有死,死的同时又有生。气的聚散有循环往复,人的生死亦可以互换。就宇宙而言,是总量平衡、无所谓生死的;就个体生命而言,乃是有生有死与无生无死的辩证统一。宇宙通过气化,赋予人以道德自觉性。人能实践道德,便是实现天之所命,从而天人一体,超越生死,达到既勇于进取而又对生死、得丧、顺逆旷然无累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8.
一王夫之(1619-1692) 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他的著作很多,其中历史评论著作有早年写的《尚书引义》、《春秋家说》、《春秋世论》、《续春秋左氏传博议》、《诗广传》等书,和晚年写的《读通鉴论》、《宋论》两部巨著。早年写的书虽名  相似文献   

9.
陈金美 《江汉论坛》2005,4(8):61-64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创理论,恩格斯哲学、列宁哲学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它们既具有“个性”特征,又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相一致。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是批判创新精神、实践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和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要改革理论体系、关注时代性问题、加强“文本”研究、与当代西方哲学“对话”,但必须坚持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有了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理路,我们就能实现“返本”与“开新”的统一,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欧洲中世纪虽是一个信仰的时代,但不能把它简单地说成是否定理性的时代。中世纪哲学秉承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传统,以一种独特的形态延续着西方哲学发展的轨迹,其基本精神仍是理性的科学精神与信仰的宗教精神的交融。在当代科技和理性高度扩张,信仰危机和价值迷失日益严重的境遇下,重新对中世纪哲学的基本精神进行审视和评价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五十年代,我国曾大规模地批判过实用主义哲学。三十多年过去了,反思这一段历程,应该肯定这一批判对于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的界限,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政治批判代替理论分析,简单化和一概排斥,又构成了这一批判的严重的内在缺陷。并且,以此为始,把现代西方哲学统统说成“政治上反动,内容上荒谬”,进行了全盘否定,致使我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对现代西方哲学缺乏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外哲学史上,死亡问题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庄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开创者。以往认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其实,庄子以“道”本体论解读死亡;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还提出了“心死”、“生亡”的死亡观。在庄子的思想中,唯有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死亡。反之,真正认清死亡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对死亡问题作哲学的理性思考,人生境界才能超越生命的自然意义。庄子沉思死亡哲学,是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才能主宰生命,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一、序言为了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 ,了解东方人怎样看待和应付这个世界的工作非常重要。东方人看待世界的格式与应付方式跟西方的方式既相同又不同 ,即“相同与不同的并存”。当然东方人、西方人在其“人”的范畴上相同。但东、西地方的差异形成不同。其不同性从古代到现代继续连接下来、其未来也是一样。那么东方人怎样看待这个世界呢 ?其答案也是从多种多样的个体上可以得到。笔者觉得其中《周易》的方法比较清楚地阐明了其答案。因为在东方的古典《周易》里明确地反映古代东方人看待世界的格式与应付方式。从周易时代以后东方空间的人们都…  相似文献   

14.
<正> 在系统地阐发自己的人性论前,王夫之对影响人性概念确立的种种观念进行清算,对人性论的基本范畴进行辨析,从而形成自己的别具特色的人性论。1、性才之分王夫之通过对历代人性论争的细密考察,发现相当一部分思想家在论及人性问题时,误将人的材质形体等同于人性。例如,董仲舒、苟悦,韩愈等人的人性品位说以及程朱的气质之性说,就是这样。王夫之指出:“古今  相似文献   

15.
"逍遥游"的实质是庄子对主体修养境界高度地提升与合理性论证,体现了"无无"境界的思想性质和从"有待"到"无待"的境界思维成果。王夫之研究"逍遥游"的理论成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批判庄子反对"有待"和以"无待"论证"逍遥游"境界的虚无思想性质和理论思维取向,揭示"无无"境界思想本质;(二)改造和吸收庄子提升境界高度并论证其合理性的理论思维成果。王夫之研究"逍遥游"的思想价值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他与庄子思想的同异及其思想根源;(二)他遵循的从"无无"到"有"境界线索并论证"有"境界的思想本质。  相似文献   

16.
国内学术界认为,王夫之的辩证法思想,无论是在动静观、矛盾观,还是在常变观上,都有超越前人的理论贡献,但他却夸大矛盾同一性的意义和作用,把矛盾的同一性绝对化,这是王夫之辩证法思想的根本局限。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王夫之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处在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其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即事情内部存在的两种对立的势力。“阴阳之消长隐见不可测,而天地人物屈伸往来之故尽于此”,“天地之化,人物之生,皆具阴阳二气”,“一气之中,二端既肇,摩之荡之,而变化无穷”①,“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②…  相似文献   

17.
18.
<正> 庄子哲学给予后世艺术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诗、书、画三个艺术领域。在此,先论述一下庄子哲学与艺术精神的共通之处。首先,艺术是追求自由的象征,所指的大概有三方面。一、通过艺术创作或鉴赏得到精神上的超越,摆脱人类存在的种种束缚与苦痛。二、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金字塔的顶峰,它凝聚了人类真、善、美理想的盼求,永远追求着理想的人格、幸福的生活和大同的世界。三、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得到运用物质材料和驰骋思想  相似文献   

19.
通往庄子哲学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哲学上承老子哲学,但不是对老子哲学的直接继承,而是在孔子通过学校教育所开创的新的文化局面的基础上向老子哲学基点的重新回归.孔子创立了自己的思想学说,同时也创立了能够传承自己思想学说的教育传统;随着知识分子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进入社会的上层,形成了当时的一个精英知识分子阶层.他们为了得到政治统治者的青睐和重用,竞相以自己的思想主张标榜自己,排斥别人.他们传承了孔子的思想传统,但也分裂了孔子的思想传统,酿成了众声喧哗的文化局面.庄子在当时是一个非精英知识分子,他生活在一个近于政治权力真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没有介入上层政治权力关系和精英知识分子文化纷争的积极性,但这也使他超越了并在超越的基础上包容了各种不同精英知识分子的思想学说.从这样一个非精英知识分子的角度感受和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正确阐释庄子哲学的唯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庄子哲学重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庄子哲学历来多被认为出世哲学,或生命哲学,或自然哲学。这实是对庄旨的误读,抑可称为得庄子微旨。本文认为,庄子哲学乃大道哲学,其义理可从溯本求源、大道流行、新政治观这三个渐次递进的哲学思维逻辑层面加以把握。基于这一重新阐释,对庄子哲学,就其立说之本旨,应释之为积极进取、人时济世的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