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中的"法律基础"部分应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时分配上有所变化.在教学方法上则应由重视实用性部门法教学向法学基础理论教学,由重视理论教学环节向实践教学环节,由重视知识考核向素质考核转变.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与法基》)课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本文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四年制本科必修课程之一。经过2006年和2007年两个授课周期的教学实践摸索,初步概括和梳理出如下四方面的思考:在保证教材体系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分专题进行课堂教学;"讲授式"与"探究式"相结合,努力提升教学质量;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保证教学目的顺利实现;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课程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中,提出了互动式、实践性、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实现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演讲法、辩论法、心理咨询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有机相融,优势互补,同时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武装课程。在注重教师讲授、启发的同时,又带动学生参与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参与课内外活动,加强实践性教学。在突出特色的同时,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塑造大学生人格、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公共基础课。知事、达理、动情有机统一的教学理念是灵魂,基础理论、典型案例、思想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是主体,电化教学、交流讨论、课外实践互补的教学方式是途径,开卷考试为主、多种考核形式为辅的考核方法是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梳理,归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及其成因;阐述了课程模块化的含义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模块化的基本思路;指出了这门课程在进行模块化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存在教学方式单调而枯燥、理论抽象不易把握、教师知识结构欠缺、考试方式单一等问题。其教学方法的改革可根据课堂内容融合案例教学、专题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等方法,灵活选择或一起使用,实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独特作用。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为人服务”的课程定位,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凸显课程的真实性和针对性,构建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课外实践体系,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新生入校以后所接触的第一门政治理论课.它对学生高校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这门课程,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文章从师生互动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师生互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道德修养的内涵及意义的分析,进一步探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方法的改善。主要研究如何能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真正的发挥作用,最终受益于学生。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素质高低,还关系到社会正常秩序能否被维持,更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方面加强教育,应该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融合包括课程内在的融合、社会知识的融合、职业岗位实际规范的融合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坚持整体性、开放性、创新性、贴近性原则,抓住社会主义成才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方略教育三条主线,通过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文化传承环境、坚持运用多变的教学方式等途径来实现该课程的教学融合.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基础课实践教学建设要紧紧围绕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树立实践教学新目标、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变革实践教学方式以及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健全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几个方面来进行,切实提高本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以学生现实生活需要为中心,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完善教学平台建设,建构生活化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承担着大学生在校期间法律课堂教育的重要职责。但是囿于教学时间所限,如何实现高校法制教育的目的,需要对“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积极探索,我们认为该课程应以法律知识为基本,培养大学生先进的法学理念,进而培养大学生尊重法律、敬仰法律的崇法意识,这是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基于高职学生重技能教育轻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对《思修》课的重视程度,如何在课堂上吸引住学生的兴趣从而上好每一节课。成了高职院校“两课”教师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了学生在思想上对这门课的认识,同时将案例讨论、虚拟场景、模拟法庭等形式引进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指出开放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传统文化进课堂、大学精神进课堂、优秀校友进课堂、名师教授进课堂"以及"走出课堂进实验室、走出课堂进社区、走出课堂进乡镇、走出课堂进企业"的"四进四出"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概念,这种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实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经典体验项目“七巧板”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执行一系列复杂的任务,完成团队协作、资源共享、角色定位、领导决策、利益关系、价值观念等主体体验。根据“七巧板”的这些特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设计“七巧板”式体验教学,并以某班级教学的具体操作为例展示了实施步骤,并从项目选择与设计、高峰体验、适时引导、理论提升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旨在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引入体验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体验中培养道德情感,提升思想道德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学方法是<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大班教学情况下,创新<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考试方法、加强法律实践教育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最先尝试教学改革的课程,分析"基础"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不仅有利于提高"基础"课程本身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实效性,实现育人功能,对整个教改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