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细梳理河图、洛书在古文献及考古材料中的出处,发现先秦文献中只有河图名称;河图内容、洛书名称和内容均出于西汉初期。辨析八卦与河图、洛书的关系,证明河图、洛书并不存在不同版本,二者与八卦间也没有演化关系,河图、洛书的内容是确定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周秦及秦汉间的文化传承,得到河图、洛书的两条传承途径:一条是经由周、秦至西汉朝廷的官方传承,另一条是经由卢生、谶纬学说至陈抟的民间传承。  相似文献   

2.
3.
在以前神话传说中昆仑位于西北部,而在纬书中昆仑则位于天下之中,因此纬书常以昆仑为参照物来记载四方异域。先秦时期天下模式主要有中国中心说和邹衍大九州说两种。纬书在继承的基础上对此二说作了一些发展。纬书记载海外各州时往往以中国为参照物,记载四方异域时往往以中国八极为参照物,体现出强烈的中国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以前神话传说中昆仑位于西北部,而在纬书中昆仑则位于天下之中,因此纬书常以昆仑为参照物来记载四方异域。先秦时期天下模式主要有中国中心说和邹衍大九州说两种。纬书在继承的基础上对此二说作了一些发展。纬书记载海外各州时往往以中国为参照物,记载四方异域时往往以中国八极为参照物,体现出强烈的中国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5.
陈颖飞 《南都学坛》2009,29(2):25-29
《河图稽耀钩》妖星系统是中国古代妖星占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以五星、五彗、各妖星层层"流"、"散"的关系为纽带,以五星为经、五色之彗为纬,建构而成的妖星体系。究其实质,乃是观念体系和星象体系结合下虚构而成的某一具体数术。作为一个案例,其所体现的象与数的关系,虚与实的结合,揭示了星占术的特征乃至中国古代数术得以成立的根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考古出土距令约六七千年所制陶器上刻画的<河图>与八卦卦、爻符号等文物资料为依据,从辩证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出发,运用自然科学中试验与归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虑人类思维进程,仅使用<河图>与四象象符进行画卦模拟试验研究.试验包括置入、画卦、错卦与筛选四个步骤.给出32张八卦方位试验图.从中筛选出2张"好"的八卦方位图,它们是先天(伏羲)八卦方位图与古太极(八卦)图(<参同契>太极图).证验了争论达千年之久以伏羲为代表的先哲们根据<河图>创画八卦的史实.为无文字时期的<河图>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提供了科学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黄钟、律本、度母及十二平均律的释解,诠释了朱载堉新法密率与《河图》、《洛书》的内在关系。《河图》内函方而圆其外之图解,详细标出了十二律之数据长度,并对《洛书》九数与十二律相配之法作了通俗的释解,文中引《周礼·大司乐》及《明实录》为证,将《洛书》九数、十二律吕、十二支辰、六代乐舞相配及祭祀应用作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依据历史唯物论观点,把握我国远古无文字时期主要以图形与形象化数描述事物的基本特点,用图示形式分别论证《洛书》、《河图》与伏羲八卦的关系,揭示中华文化起源问题上的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民间收藏的广汉地区出土的古蜀国时期的玉器上发现了《河图》与《伏羲八卦》的组合。这一发现将颠覆“河出图,洛出书”的传统观点,证明《河图》的原产地是在四川广汉古蜀国。这一发现再次使人们重新考量中华文明的源头问题。  相似文献   

10.
龟卜文化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龟兆的起源.探讨原始先民对龟卜与龟甲自然花纹的崇拜以及龟兆与龟的自然花纹的关系,可以从中梳理原始龟兆的起源历程.  相似文献   

11.
论河图洛书的哲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图洛书的原始传说以及历代学者关于河图洛书的文字解说和图像分析,表现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维。其一是时空论:河图洛书的图形表示方位和次序,是空间和时间概念的简明图解。其二是形质论:在《易》学研究史上曾有象数和义理两派,河图洛书的图形既展示象数,又深含义理,是关于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问题的形象表述。其三是知行论:传说伏羲据河图而创八卦、大禹据洛书而创《九畴》,这体现了《易经》的通变精神和中国古代哲学关于知行统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河图洛书是两张具有阴阳五行结构及变化的、时空象数图,以奇妙的数字排列著称,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演绎自然界万物运动规律的工具。《黄帝内经》作者大量运用河洛理数:来阐述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九宫八风、五脏象数;脏腑阴阳、左肝右肺、心肾关系。脾主中央等理论;河洛理数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河图洛书在我国流传最广,但先秦典籍中只有文字记载而无图案,加上文学的想象,把它作为神秘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致使历代学者争论不休.本文摒弃了它的神秘色彩,以辩证的历史观和自然观,从古代哲学、数学、天文历法等去审视解读,河图洛书是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观察探索宇宙规律,将天文历法、数学和阴阳五行等汇集起来的综合系统,是我国最早的纵横图和宇宙结构模型,简明朴素而内蕴博大.  相似文献   

14.
河图洛书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神秘图纹,长期以来在中国其他地方鲜见其碑刻类实物。与云南、贵州相邻的四川叙永县是历史上彝族的世居之地,在当年彝族先民屯兵之地的黄岩坝出土了石虎,天台山上发现了刻有河图洛书的石刻,虽经多年风化但图纹仍清晰可辨。本文认为天台山河图洛书石刻的存在与当地的世居民族有关。  相似文献   

15.
河图洛书在我国流传最广,但先秦典籍中只有文字记载而无图案,加上文学的想象,把它作为神秘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致使历代学者争论不休。本文摒弃了它的神秘色彩,以辩证的历史观和自然观,从古代哲学、数学、天文历法等去审视解读,河图洛书是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观察探索宇宙规律,将天文历法、数学和阴阳五行等汇集起来的综合系统,是我国最早的纵横图和宇宙结构模型,简明朴素而内蕴博大。  相似文献   

16.
以多重证据法发掘神话背后的历史信息,探考西王母神话中两大要素与华夏史前文化大传统的渊源关系,即女神崇拜和美玉崇拜(拜物教),还原欧亚大陆史前女神文明大背景,解析夏商周三代以来地域文化兴衰更替的线索,说明玉山与玉胜形象发生的考古实物原型,揭示后起的儒家河图洛书新神话系统如何继承和改造美玉崇拜、排斥和遮蔽女神崇拜,使西王母形象被道教接纳和再造,削弱其独立女神的地位,匹配男性神祇东王公或玉皇大帝。  相似文献   

17.
"皇图"即"河图"和"洛书",是<易>的数理表达式,是古人制作历法的两种工具.古河图洛书刻录在璧玉、龟甲之上,原称"录图",只有天子才能拥有,故又通称"皇图",古之天子禅位时要举行一个"河出图,洛出书"的交接仪式,尧舜禹禅位的河、洛非指今黄河、洛水,而是指古刘河和渌水,是古都长沙南北的两条湘江支流,湖南南岳一带为上古政治及天文历法中心,今攸县有皇图岭、禹门洞,浏阳有首禅山等即其遗迹.  相似文献   

18.
汉代纬书中的河图洛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纬书中的河图洛书文化很丰富。纬书中的古河图有八卦河图、治水河图、祥瑞河图等,纬书中的政治神话河图有受命河图和禅让河图等。纬书中的河图形态各异,有纹理图、甲状图、舒卷图、匣中图等类型。纬书中的河图洛书神话大多是文明时代的政治神话,它们是汉代人精心编造的结果,有着强烈的政治功利性,是人们宣扬天命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乐录图》是一种佚书。了解古代佚书的通常方式为:依赖于文献学家的辑佚工作,或者通过其他典籍,主要是目录学著作对该书的记载获得更多的信息。但是对于《乐录图》这类历代书目罕有提及的古籍而言,对书名进行语义符码和文化背景层面的分析,在具体的学术史情境中还原该书的性质,却成为更加有效的手段。在此基础上可知,《乐录图》系两汉盛行的纬学的产物,是乐纬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黄道周是明末著名易学家,在所著《三易洞玑》中提出了独特的藏象学理论。他以河洛象数为依据,提出了五脏五系、四腑四房的分类法,特别强调了心、胆、胃的作用。该理论具有独特的象数易学思想根源,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独具创新性,其研究方法和创新精神可为当代中医学界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