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美学维度来审视,杨朱的思想体系中包涵着厚重的美学意蕴,这一意蕴主要体现在其全生全身的理论核心上,它指向的是对生命美学、人生美学的追求。杨朱的养生美学以保全生命、延长生命时间、提升生命层次和价值为指向,通过养生实现了无痛苦人生历程,进而完美生命境界,实现审美化的人生理想,进入到精神自由的追求中去。这一美学思想体现在养身、养心和养性三个层阶上。  相似文献   

2.
“生态性优存”的前提应该在人与自然建立的和谐生存关系中生成人的“能动性”存在。优存结构应该呈现“适者生存一美者优存一生态者优存”的逻辑链条。我们从生态优存的视阈中认识人的存在的意义,能够深层次地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能够合理且有效地设计人类生存发展的路向,打通人类走向未来的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3.
“优师计划”是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实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增量提质的定向培养制度。“优师计划”直击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具有精准治理欠发达地区师资不足,整合资源协同育人和建立师资长效保障机制等制度优势。通过聚焦“四化两制”培养模式,以“小班化”“精准化”“现代化”“本土化”铺就优师生职前、职后专业化发展路径,以“导师制”“书院制”助推优师生职业化进程,探究构建“优生”“优育”“优师”的“三优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4.
明代中后期,人性觉醒,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冯梦龙、凌氵蒙初在"三言""二拍"中对家庭男性的一些变化进行了描述,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那个时代男性不同寻俗的人生天地。本文从家庭男性的求存观上进行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5.
作为心仪的榜样,相隔百年的爱伦.坡的创作,为年轻的施蛰存树立了艺术追求的标尺,也给他提供了可供效仿并着意酿造的幽深意境和怪诞的风格。文章试图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具体从时空的设置、女性形象的构造和死亡的书写这三个方面展现、剖析两位作家小说的恐惧和恐怖的不同主题。从而可以认识到施蛰存比爱伦.坡的小说更具有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时至今日,香格里拉己成为世外桃园的代名词。而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优秀服务及完美憩静的环境,也与这个弥漫着神秘色彩的名字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7.
很多评论者都基于现实的功利角度去认定张爱玲的创作动机,这样的认识未免狭隘。通观张爱玲的一生,从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来看,无论是小说、电影剧本还是散文,张爱玲始终都是秉持自己之然,有为之无为的思想,以理性和智慧的精神来进行创作的。  相似文献   

8.
肖保根 《社区》2004,(11):38-38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们都会长舒一口气。然而,“高考后遗症”却不请自来,在不少考生身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危害性,应当引起社会、家长、考生的关注。 考试结束“等待结果焦虑症” 病症: 考试结束后,有些考生不是开开心心地放松一下,而是沉浸在答错了一道题、作文没写好等往事之中不能自拔,吃不好睡不香,焦虑不安,将自己锁在房间里胡思乱想,徨徨不可终日。前几年,武汉的一个考生因高考自我感觉发挥不理想、担心考不上理想的大学而自杀,谁知在她自杀的第二天,家里却收到了她填报的第一志愿大学的录取…  相似文献   

9.
老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源头,他的出现是人类哲学思想上的一个突破,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自然"、"无为"等内容都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不能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0.
施蛰存在创作上以爱伦·坡为标尺,着意展示幽深意境和怪诞风格。爱伦·坡讲述的只是某一恐怖的事件,读者带着猎奇的心态阅读,本来就期待不寻常的故事。施蛰存摹仿并超越了这种怪异小说,以日常生活与普通人为原点,去展开心灵上的恐惧体验。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和萧红的抒情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独立新帜,又有各自的特点。作为抒情小说,他们的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淡化冲突和情节,并且放慢了叙事节奏。但在沈从文的笔下,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人性美好的一面,而萧红笔下的世界则让人触目惊心,这点也表现在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沈从文的显得平和、从容、含蓄,而萧红作品中的情感则激烈、外露一些,他们对笔下世界的不同情感关照同时也表现在景物的描写上。虽然有这许多不同,但两人的作品都贯穿着现代乡村的“常”与“变”。   相似文献   

12.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导向,构建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涵育师范生坚定扎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情怀。根据《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拓展育人空间,整合空间资源,善用“大思政课”推动不同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同频共振成为高校创新营造“三全育人”局面的着力点。以承担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任务的某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团队为调查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运用软件Nvivo 12对教育叙事、田野观察、教师访谈等多角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分析,遵循“诠释理念遵循-统筹布局结构-制定实施策略”的逻辑理路,生成“德”性支力、“文”化引力和“践”行张力有机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叠合框架,依托教师队伍“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课程建设“主战场”三驾马车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资源的弹性应用与培根铸魂功能,坚定师范生扎根基层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3.
又是一年中秋节,古往今来,每到中秋,文人墨客常把月亮作为咏联的好题材,读来妙趣横生,让人拍案叫绝。有一位江苏才子,叫缪文才,在中秋之夜,设宴请好友顾松年赏月吟对。顾松年抬头望月,口出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六个"月"字巧妙组合,缪文才始终未能对出。直到这年除夕,缪文才受时令启迪,终于觅得佳句:"今日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以年对月,甚为工整。  相似文献   

14.
武汉作家池莉以擅长描写武汉的市民生活而闻名,但如果仔细考察池莉的大量小说就会发现,池莉不仅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武汉的"市民阶层"及其生活,而且还塑造了一些超越世俗的形态各异的"江湖人物"及其生活。"市民社会"与"江湖码头"互相参照,构成了一部丰富多彩的"武汉故事"。  相似文献   

15.
孟祥才 《南都学坛》2010,30(2):9-12
先秦秦汉时期中原王朝的统治者的国家观念和边界意识十分模糊,比较发达的是"夏"夷"观念。其核心是中国即天下,视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为"夷狄"。这种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政策,既有促进民族融合和中国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也有不能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的弊端,尤其妨碍了对先进文化的吸纳和近代外交理念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雅"和"俗",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审美特质却在东晋诗人陶渊明身上得到了最和谐的统一。他儒道调和的价值取向,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吟诗、品酒、弹琴、读书的生活艺术,以及关注田园,追求冲和自然的诗文创作风格,无不在质朴中透显高雅,在超远中浸润平俗,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雅","俗"并容的审美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07,(3):1-1
大地上不乏平坦的大道,人生中却没有一辈子顺风顺水的阳光坦途。人生的路,时而在荆棘丛中穿行,时而在悬崖峭壁上延伸。艰难,成就了强者之路的雄奇壮丽;险阻,铸就了强者之路的伟岸辉煌。  相似文献   

18.
动词是对客观世界的各种自然事物及现象的各个片段及侧面的动性描述,所以把动词的语法意义和自然的物理性意义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全面地体现动词的实质意义。本文把日语动词的外部形态和表达形式与自然规律相结合,与汉语动词相比较,在物理意义的"功"、"能"关系方面作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葆健 《百姓生活》2010,(1):49-49
中医养生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其生命活动就要与春夏秋冬的“生”、“长”、“收”、“藏”保持一致。根据四季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作息,顺应自然,能够改善睡眠质量,起到很好的养生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邓伟志 《社区》2002,(12):8-9
第一次分配是合理的;第二次分配是合情的。实施第二次分配并不是什么施舍,而是弱势群体应当享有的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