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仰与健康的联系在人身上达成,人对生命的信仰与对健康的信仰是有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信仰,是因为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也是因为其实践性和发展性,更是因为其对生命及其健康的哲学关照和人性关怀。因此,我们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科学的健康人本观,保障全人群健康;树立科学的健康历史观,保障全周期健康;树立科学的健康核心观,保障全要素健康;树立科学的健康发展观,保障全方位健康;树立科学的健康价值观,保障全量度健康。  相似文献   

2.
信仰作为个体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对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形态的信仰对个体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科学崇高的信仰对人具有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非科学的信仰则阻碍人主体性的发挥、局限人的思路、毒害人的思想。本文主要阐述了信仰与人的发展关系,以及人们如何树立科学崇高的信仰。  相似文献   

3.
考察当代中国人的信仰源流,需要回溯到20世纪初的五四时期。信仰问题在这一时期凸显出来,展现了中国人在信仰上的危机、求索、冲突和选择。传统信仰的崩塌,孔教是否宗教和能否确定为国家宗教的争论,宗教信仰特别是外来宗教能否拯救中国人心灵的争论,科学主义派对新的科学信仰的朦胧感知,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从争论中脱颖而出,这是那个时期的先进中国人求索信仰的基本图景。  相似文献   

4.
当代人的信仰误区及走出误区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制转换时期,人们的信仰心态也在发生急剧变化,少数人步入了信仰的三大误区:一是共产主义人生信仰有所淡漠,为自己确立了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标准;二是当西方人走出中世纪的人格神崇拜,而只将宗教作为一种象征性信仰时,当下国人对人格神的信仰却愈来愈烈,一些地区的封建迷信已到了近乎狂热的程度;三是职业道德的弱化、利益与正义关系的扭曲、金钱与权利的交易导致了拜金主义的泛滥。要走出这些误区,就必须坚持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重视科学与教育的发展、强化道德信仰,并加强对青少年信仰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5.
哲学教育是一种使人智慧但往往落后于生活的反思性教育,科学教育是一种使人充实但往往沉迷于世界的事实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种"信仰教育",是一种基于哲学又超出哲学、源于科学又超越科学的指向理想的意义体验教育;作为"信仰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政治选择、圣化道德素养、塑造高尚人格;作为"信仰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任务,就是着力培育大学生的信仰感情、信仰态度、信仰行为,从而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试论信仰多元化进程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在信仰多元化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确立和选择科学的正确的信仰,是完成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第一个任务。通过党建工作,培养大批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进而建立系统化的、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大学生选择与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信仰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刍论大学生信仰庸俗化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健康科学的,但不可否认仍存在信仰的多元化、非科学化、非理性化和世俗化等诸多信仰庸俗化趋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既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又有高校德育机制等因素。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合格人才的培养,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在今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8.
理想信念教育之所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塑造人的灵魂,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系统工程,而理想信念是人们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科学的理想信念,能使人们自觉地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首先,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基础。历史证明,信仰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缺的,但信仰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非理性到…  相似文献   

9.
看待科学与信仰的方式可以有五种。第一,作为问题的科学与信仰。科学与信仰原本是为着解决同题的,如今它们本身却成了问题,它们的问题不在它们本身,而在于人本身。第二,作为生活之条件与基础的科学与信仰。我们特殊的存在状态与性质决定了科学与信仰的必然性;人类的精神性力量又使科学与信仰成为可能。第三,作为社会存在的科学与信仰。是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运动使信仰没有了存在的地盘;科学本身的宿命又推进了这一进程。科学与信仰原本属于不同的领域,一当把它们置于同一个语境下的时候,便发生了悖论。第四,作为中国问题的科学与信仰。就信仰的类型看,有宗教信仰和杜会信仰;就具体文化传统说,汉语文化没有宗教信仰,但并非没有意义支撑。第五,走向生活世界的人文生态学也许是救治信仰危机的可能道路。  相似文献   

10.
论信仰的类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信仰对象的不同 ,信仰可分为三种类型。科学信仰主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目的是求真 ;宗教信仰是对外在于人、高于人的上帝 (神 )的敬畏或者对”天国”的美好境界的向往 ,其目的是求善 ;政治信仰主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建立一个尽可能让人人满意、人人满足的公正、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 ,其目的是求实。在日常生活中 ,各种信仰往往相互交错 ,却不能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11.
西方科学家视野中科学与宗教是和谐一致的关系.西方科学家都具有强烈的宗教信仰趋向,这种趋向决定了他们视野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但是,这些科学家信仰的上帝与一般人所信仰的上帝是有区别的一般人信仰的上帝是拟人化的上帝,而西方科学家信仰的上帝是安排自然秩序的上帝;西方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中从不怀疑自己的追求与宗教信仰的一致性;科学与宗教相互依存并不存在冲突,科学属理性知识而宗教属人类信仰,二者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科学解决的是实然问题而宗教解决的是应然问题.  相似文献   

12.
西方科学家视野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科学家视野中科学与宗教是和谐一致的关系。西方科学家都具有强烈的宗教信仰趋向 ,这种趋向决定了他们视野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但是 ,这些科学家信仰的上帝与一般人所信仰的上帝是有区别的 :一般人信仰的上帝是拟人化的上帝 ,而西方科学家信仰的上帝是安排自然秩序的上帝 ;西方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中从不怀疑自己的追求与宗教信仰的一致性 ;科学与宗教相互依存并不存在冲突 ,科学属理性知识而宗教属人类信仰 ,二者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科学解决的是实然问题而宗教解决的是应然问题。  相似文献   

13.
灾难激活生命信仰 在2008年四川震灾以前,谈及信仰,经常会有人慨叹“中国人信仰缺失”。原因多种多样,有政治形态,有文化特质,当然也有历史和宗教。但在四川震灾之后,相信没有人会否认这种声音会成“中国信仰从多元的、多层次的转向空前一致,核心信仰共同指向生命信仰。”  相似文献   

14.
科学领域里所讨论的对象是手段,而目的的境界则超越科学,这叫做智慧。只要在文化结构里,在人们的意识里,科学与智慧并没有调和一致,科学的实际应用并没有严格服从正确的道德意志和人生的真正目的,我们就不可能确信明日世界里的和平、自由与尊严。资本主义的文化使个人开始能获得对物质自然的巨大征服。然而,这时代的人既没有“本体现”的思想,也没有“热情”。目前危机中最骇人的征候是,我们对于自己保卫的价值所依据的原则失去信仰和信心。在“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的严重幻灭和反人道主义的罪恶经验之后,这世界需要的是一种新的人道主义,“神为中心的”或完整的人道主义。我们文明的一般异教化的结果使人把希望只寄托在武力和仇恨上,可是从完整的人道主义看来,只有被爱所鼓舞的政治理想才能指导社会起死回生的工作。人都具有人之为人的尊严,这尊严是社会利益的前提,是社会为其自身起见必须尊重的;每个人都享有一定基本权利和承担一定基本义务;而阶级偏见和种族歧视却成为对人性、对人的尊严的侮辱,也成为对和平的根深蒂固的威胁。正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处在生死关头,我们就被逼得要重新发见一个为之而生并为之而死的信仰。我们祖先寻求一个一生奉行的信仰是对人的信仰,可是[现在〕我们失去了对人的信仰。如果对人的信仰是建立在超人的信仰上,它就会再生,对人的信仰是被对上帝的信仰救下来的。  相似文献   

15.
望之 《中华魂》2012,(15):38-41
亲爱的邹毅信同志:来信及所附的《追忆朱厚泽》(以下简称《追忆》)一文均已认真读过.现将我的看法写在下面,供你参考?信仰与科学是不能统一的吗?《追忆》一文把信仰与科学对立起来,这是不能自固其说的,总体说来,信仰与科学的关系有两种情形:一种如《追忆》所说,信仰与科学相对立,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迷信,这是绝对要不得的。另一种是信仰与科学相统一,那是科学的信仰,是绝对少不得的。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即科学的理想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解决重大问题的迫切需要.每个共产党员要胸怀崇高理想,立足本职工作,牢固树立事业的成就感,以平凡而伟大的业绩为实现崇高理想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把"科学"与否作为评价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信仰领域也不例外.实际上,科学与信仰不完全属于同一个领域,科学的视角只能让我们推演出"世俗信仰",而不能真正的推演也不能真正的否定"超验信仰",科学的评价功能是有局限的.  相似文献   

18.
论人生信仰的确立、保持与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的确立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也是个体对其所遇到的各种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比较、认识和选择的过程。信仰的确立有多种途径, 恩格斯提出的三种途径有很丰富的理论内容。要保持住自己的人生信仰, 需要做许多工作并借助许多社会条件; 需要与其他社会成员取得信仰上的一致, 并形成一个稳定的信仰团体; 需要有强大的国家意识形态作背景力量。信仰危机可以由一个人特殊的生活境遇和人生道路引起, 也可以由整个社会或时代的大气候所引起。人生会在新的信仰需要下确立起新的信仰, 这种新的信仰既可能是一种全新的东西, 也可能只是原来信仰的重铸  相似文献   

19.
信仰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正确树立青少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抵制邪教组织侵袭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相结合来加强当代青少年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内容上强调回归生活,在方法上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历史上,有过数次大规模的信仰变迁,整个整个的民族、国家,皈依某种信仰,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信仰的格局和状况,也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在20世纪前叶的几十年间,在广泛的欧亚大陆上又发生了一次震撼历史的信仰大变迁,不过这一次与以往不同,它不是某种新宗教的出现或旧宗教的复活,而是一种非宗教的、全新的信仰的胜利大进军——共产主义信仰的迅速传播。在革命的号角声中,一系列的民族和国家站到了共产主义的旗帜下,尤其是世界东方的五分之一人类——中国人,也走上了共产主义信仰的皈依之路。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历来独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