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一、真理是属于什么范畴真理属于什么范畴的问题同社会科学真理有无阶级性有着直接的联系,故在回答社会科学真理有无阶级性之前,应该先解决这个问题.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真理属于什么范畴的问题,确实有不同的回答,存在着重大的分岐.有的哲学家认为真理是属于本体论范畴,如柏拉图把所谓“理念世界”当作真理,基督教把“上帝”当作真理,就是如此.但有更多的哲学家则认为真理属于认识论范畴,特别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一向把真理当作认识论范畴.在他们看来,真理是思想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我们可以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关于  相似文献   

2.
真理与党性     
保加利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巴甫洛夫(T.Павлов)给“真理”下的定义是:客观现实经过实践检验的、在人的主观上的自觉反映之最高形式。这一定义主要说明社会真理的性质。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况:欲弄清社会科学中的真理概  相似文献   

3.
真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行的哲学教科书把真理的本质规定为: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或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笔者认为,真理只是客观的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 (一) 哲学发展史表明,人们对真理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认为真理是感觉和事物及现象的符合到认为真理是理性与规律的统一的过程。哲学一词按词义来说,就是“爱智”,也就是探求真理的意思,因此古往今来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4.
主 持 人 语     
作为一种哲学理论的评价论,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末才在中国正式兴起的。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前奏。该文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话:“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里的“思维”显然不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单纯反思,而是与实践能否达到预想目的的“目的”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形态的“目的”总表现为价值判断。因此,由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对实践检验机制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评价论研究。真理标准讨论的展开,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由此开始了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5.
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为真理赞歌不已,献身不惜。在科学发展史上,攀登科学高峰的科学家们,对真理追求不息;在哲学发展史上,遨游智慧海洋的哲学家们,对真理探索不息,在革命发展史上,以解放人类为己任的革命家们,对真理奋斗不息。翻开人类哲学思想史册,各派哲学家都高歌真理,都说自己发现了真理,更有甚者说自己发现了“永恒真理”、“终极真理”,……各派说法不一。其实对同一事物,在同一条件范围内,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们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著名的西欧哲学史学者,并对认识论、社会哲学和文化哲学很有造诣的奥伊泽尔曼在俄罗斯《哲学问题》杂志1999年第6期上发表的《是否存在抽象真理?》一文指出,黑格尔断言:真理总是具体的,抽象的东西不是真理。奥氏认为,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黑格尔看来,什么是具体?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明确:具体是各种规定、原则的统一。这样,具体真理就不是认识的直接结果;它是被认识的客体的各个方面有机结合的过程。换言之,真理是具体的;具体在某个客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主要有三种回答:第一种,认为“事物的客观本性”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种,认为“实践各要素的总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三种,认为“实践结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基本同意第三种回答。下面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认为,“真理”、“真理标准”、“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三者是有所区别的。什么是真理?这是要回答那一种认识是真理。在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的乃至相反的认识中,那一种认识是真理呢?我们说,正确反映了客体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是真理。  相似文献   

8.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这是我国理论界所公认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但是,社会实践是由一个一个的人所共同进行的,千百万个人的个体实践的综合组成社会实践。那么,每一个人的个体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是怎样的呢?它是否也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呢?人们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就发生了分歧。有的同志认为,“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实践,不应是个别人、部分人或个别阶级、个别集团的实践,而应是千百万人的实践的总和”。(《江汉论坛》1981年第2期《什么样的实践效果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种只有“千百万人的实践的总和”才应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论点,排除了个体实践作为真理标准的作用,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个体实践同社会实践的关系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谈些不同的想法,向大家求教。  相似文献   

9.
集古今中外封建专制主义、法西斯专制主义于一身的林彪、“四人帮”,奉“强权即真理”的唯心主义真理观,否认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疯狂践踏客观真理。从而严重地摧残了社会生产力,把我国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后,为了澄清理论、路线是非,解放思想,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繁荣科学,推动我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恢复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并进而明确提出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光辉口号。这些必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古希腊早期哲学家追求智慧的文化运动中 ,巴门尼德实际扮演的是寻觅“真知 (或真理 )”的指导者和纠偏者角色。他的《序诗》清晰地展示了他的思想指向 ,反映其主体思想内容的残篇既在“真理”和“意见”之间划定了界线 ,又为真理寻找指明了道路并定下了规则。他的思想是赫拉克利特关于真理问题思考的继续和转向 ,同时开启了形式逻辑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诗哲之争由来已久。诗在时间上先于哲学,但在哲学诞生后,它的合法性却要用真理来检验。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对真理的理解虽有不同,但是无论哲学是以诗无真理非诗,还是以诗含有真理为诗辩护,都反映出了哲学家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有着共同的政治情结。  相似文献   

12.
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是一个涉及如何把握真理这个哲学范畴的科学含义的重要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探索真理,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并用真理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什么是真理呢?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真理的这一规定,是符合马列主义真理观的。真理是认识论的范畴,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  相似文献   

13.
真理的时效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真理本身的时间效应;二是指运用真理的时间效应。真理有没有时间效应?有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这是哲学中一个古老的问题,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早在古希腊,许多哲学家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提出“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的辨证思想。因此,他认为,作为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正确反映的真理(他叫“逻各斯”),也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他断然否定有永恒不变的真理。  相似文献   

14.
迄今,各派科学哲学家为了理解科学的进步,已提出了关于科学进步的种种不同模式,如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进步模式”、库恩历史主义的“范式变革模式”、L.劳丹的“科学进步的解决问题模式”以及我国学者林定夷提出的“科学进步的三要素目标模式”等等,而本文则要着重介绍和评述波普尔的“逼近真理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和其它模式一样,受到了许多科学哲学家的尖锐批评,但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波普  相似文献   

15.
10年前,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从而在全国范围内触发了一场“真理标准”的讨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不应该只局限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应该深入到自然科学中去。对量子力学中的哥本哈根诠释的评价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人们提出事实真理、价值真理等新概念,对于加深真理问题的认识无疑是有益的。这些新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论究竟是什么关系,拟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浅见。什么是真理?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以及绝大多数同志的看法,把真理定义为“是客  相似文献   

17.
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家中具有突出贡献并且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位世界级哲学家。在康德的哲学思想中,伦理道德思想占了很大的比重,康德自然也是一位著名的伦理家。康德的实践哲学其主要内容是谈道德,尤其是他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道德意识、伦理观念都有明确地表达。康德之所以致力于使哲学真理更为普通人所理解,是因为他相信哲学的真理在普通人的意识里有其根源,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意志,因而他们都有能力按照道德的方法行动。道德上的义务感对于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着重大的影响。一、必然与自由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论述了自然与自由的关  相似文献   

18.
“知识”是重要的哲学概念,知识问题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知识问题”的含义在历史上是大不相同的,从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知识”(或“真理”)与“意见”作了区分后,在知识问题上强调的主要是规定性,所以要努力回答的问题是“知识是什么”,以回答“知识是什么”这一方式展开知识论或认识论研究,从占至今形成了不少独特的知识观。1、古代神秘主义的知识观古希腊哲学家象爱利亚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都认为,只有认识了真正的存在,而不是变动不居的事物才能得到真理——知识。所以,以感官为准绳,承认感觉所提供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观点肯定是错误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我国哲学理论界,相当多的同志对终极真理是持否弃态度的,不过也有一部分同志认为在真理论中应给终极真理以恰当的地位,《山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上刊载的李政同志的《绝对真理就是终极真理》一文(以下简称李文),就反映了这种意见。笔名拟对此作些粗浅的辨析。一李文认为:“终极真理是指对客观世界完全正确包罗无遗的认识,是‘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这个真理是客观存在的。”笔者以为,这一规定在形式逻辑中的地位是软弱的,立论的前提基础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二十年前,即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一发表,立即在我国思想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是一次破除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讨论,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刚刚开始拨乱反正的时候进行的。因为拨乱反正、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遇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为了冲破思想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这场讨论,对于否定"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