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8,(4):126-140
西周时期,闾、里、邑、族是基本的居民编组单位的控制管理单元,其中闾用以编排"国人",里用以编排"野人",而郊中的甸人则大抵以"邑"为编排单位。闾、里、邑在本质上都是居住单元:闾是较大聚落(国、都)内部有规划地分划而成的居住区,里则用以指称四周有垣墙围绕、附带有田地的聚落,邑系围垣聚落的通称。族的本义是聚合起来的人群,一族或包括若干闾、里;若干邑也可能联合起来,形成五邑、十邑之类的地域联合体。国、野二元体制与以聚落或居住区为基础编排城乡居民,乃是《周礼》乡里制的核心,也是西周时期乡里控制制度的根本;而以聚落或居住区分划为基础的里、邑、闾,以及包括若干聚落的地域性联合,乃是西周时期社会控制的真实形态。中国古代早期社会组织的基本形态,是以聚落或居住单位为基础的。地缘关系乃是古代早期中国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的基础,而血缘关系则更主要地表现为一种政治原则和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2.
季姬方尊中的"田",其性质当为"牧田"或"牛田".其中所见之邑落并非普通的农耕小邑,而是一处以畜牧为主业的聚落.铭文证实了商周贵族"以奴放牧"的历史.此尊所见的聚落有其特殊的一面,它是由当时高级贵族控制下的畜牧成员所组成,若据以讨论一般的西周聚落或者宗族经济是不甚恰当的.  相似文献   

3.
远古聚落的分化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出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新 《文史哲》2008,3(3):88-94
自仰韶时代中晚期起,中国远古聚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无论是聚落的规模还是聚落的数量都有明显的扩展。与之同时,聚落之间以及聚落内部家族间的分化也急剧扩大,中心性聚落崛起,聚落内部的平等式格局也被打破,到距今4500年左右,也就是龙山时代到来之后,远古聚落逐渐被新兴的城邑和其周边郊野的村落所取代,新兴城乡二元结构登上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金文邑字上部一律作圜形,卜辞邑字上部或作圜形,或作□形,□形显然为圜形省刻,本像天体圜圆,是上天之表示,下部为跽状之人,整字取意于面稽天若、奉答天命、告命于上天.上古时期凡事决于神,故必告请之,所谓"自邑告命"、"廷告于天",人群聚落即围绕告(请)命之神坛祭所而建.邑为人所聚会盖缘于此.这样来说邑字,比一般认为其上部为封域、城邑,下部示其中有人,不仅形意上讲较在理,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也更能一致.  相似文献   

5.
马新 《文史哲》2004,(2):49-54
中国远古时代较为清晰的血缘关系发生于新石器时代,至文明前夜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家族体系。家族成为原始聚落中基本的社会单元与经济单位。社会分工与生产分工的家族性以及贫富分化的家族性是中国原始家族的突出特点,也是中国早期文明萌发的重要基因源,由此而形成的家族间的差异以及一个家族对另一个家族的统治与拥有则构成了最早的社会政治关系,这直接影响了中国早期文明形成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秦汉文献中的"聚"或"聚落"等概念不能等同于现代考古学意义上的"聚落"。汉代城邑是在三代特别是战国时代城邑基础上修缮和发展起来的,其中约二分之一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国古代聚落形态自商周以来就是城邑与"聚落"的共生并存,在秦汉强化乡里体制过程中,散在性的聚落以自然状态纳入国家行政系统。秦汉帝国对城乡社会的控制并不是通过有形的城郭实现的,在"大一统"专制体制下,国家不仅借助乡里组织和法律的严防牢笼社会成员,而且通过道德"城郭"控制人们的心理。宫崎市定用古代邑国与汉代乡聚亭地望上的重合论证汉代的乡聚亭都筑有城郭,进而得出中国上古经历过"都市国家"发展阶段的结论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7.
乡遂之制与西周春秋之乡村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春秋时代的城邑与乡村并非完全如《周礼》所言,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以乡遂、国野之制解释之。在文献记载的基础上引入考古发掘与调查资料,不难发现,城乡关系与国野乡遂制度是两个交叉的概念。国野乡遂主要是政治属性概念,而城乡只是聚居点的分类与分级概念。国一般可以等同于城市,野则是由城邑和乡村共同组成;国之四周的郊、乡区域,一般也是大小不等的乡村村落。至于分封到各处的卿大夫往往是以采邑为中心,统辖若干村落,形成一个城乡共同体。乡村之中有着与城邑同样的宗法血缘关系,乡村组织是血缘与地缘的合一,而且在这一组织中,尽管家庭已是基本的生活与财产分配单位,但家族仍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与社会组织单位。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中的邑和族两个字,在字形上是无任何瓜葛的,但在研究商代的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上,却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字。有不少研究者已指出,族是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邑则是族的聚居地,所谓“聚族而居“,“合族而葬”。同一血缘家族“生相近,死相迫”。故有的研究者将邑与族结合起来,称为“族落”,意谓“聚族而居的村落”,就成为一个行政单位了。  相似文献   

9.
山东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王蕊博士之新著<齐鲁家族聚落与文化变迁>由齐鲁书社于2008年8月出版.历史上,有影响的齐鲁家族众多,<齐鲁家族聚落与文化变迁>所研究的主要十大家族以是否有家族聚落遗存作为选择标准,即作者对齐鲁家族的考察不止于精神层面,且注重物质层面.  相似文献   

10.
宗族与村治、村选举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宗族与村治、村选举关系的研究意义重大,但相关研究却很缺乏。学界对实际状况缺乏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是当前宗族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重建后宗族的结构和活动状况,讨论了宗族在族内和族际村际层面的实际影响和后果,提出了宗族的正面功能已出现不可逆转的衰退,并由于宗族是以实力为规则来处理族际关系,其后果更是负面且严重。最后,提出了宗族与村政互动的几种类型,并分析了宗族与村选举关系研究的若干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易学史上颇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先后天学说"为例,从儒道互动的角度,揭示这一学说在学术史上的影响.全文先论"先后天学说"源于儒家经典<周易>的<文言传>,以及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密切契合;次述"先后天学说"在发展过程中学术义蕴的衍扩,尤其注意揭示宋代"先后天方位"说所体现的儒道思想融通互动的学术特色;最后阐明"先后天学说"之"体"盖源于<文言传>,其"用"着重展露于宋人的"先后天方位"之说,并指出"先后天学说"的本质,是以超越时空的博大思维理念,考察宇宙、大自然、人类社会的化生之道,此间穿插着儒家以有为本而有无相生的互补精神,与道家以无为本而无所不为的超脱宗旨.综此三端,得出本文的结论:中国易学史上出现的"先后天学说",是儒道思想互动的至为典型之例.文中评述"道法自然"的哲理取向,揭明宋代学术界潜藏着"儒道互动"的人文精神,比照"先后天方位"互转禅代的哲学内涵等,皆属作者较为精到的学术创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不仅国家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而且各地区也加大发展科技的力度 ,科技城建设就是一种方式。本文以我国省级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二维聚类分析基础上 ,对我国省区科技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描述 ,并分别从全国和省区两个层次分析了科技的区域集聚现象 ;还对比了安徽省各地级市的科技分布状况 ,并分析了其成因 ;在概括区域科技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后 ,就合肥科技城的建设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会展教育与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展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但是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任重而道远.通过总结会展教学与实践工作,我们梳理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特征,指出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而努力为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的科学发展进言献计.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美的教育可以起到开发智力、道德感化、人生导向等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善于运用美的教育,创造美的环境、展现美的人格、追求美的方法,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流派、范式及中国的组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顶层设计。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各国家和地区在客观上形成的各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诸多学术流派,可梳理归纳为均衡和非均衡两种战略范式。从实际经历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始终奉行一种发展战略并以一贯之并非明智之举,也鲜有成功的;相反,依照国家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合该阶段的战略往往成效显著。就中国而言,过早放弃非均衡发展战略范式并不明智,尽管这一战略实实在在引发了诸多弊端,在国际均衡发展范式压力下显得与世界发展格局格格不入,另一方面还在侵蚀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行带来的成果。这意味着,中国不能简单地放弃一种发展战略范式又简单地选择另一种发展战略范式,而是应该选择一组发展战略范式集合,利用这种发展战略范式的组合实现最佳发展战略成效。  相似文献   

16.
自远古时代起,海南岛就一直受到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远古文化的影响,尤其壮侗语和南岛语等在海南岛的相遇,奠定了黎族形成的基础。由此决定了黎族历史文化形成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决定了黎族历史文化既体现百越族文化传承的特点,又体现在海南岛这个地理环境条件和历史发展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特点。  相似文献   

17.
自然与必然是贯穿戴震哲学体系全部内容的两个范畴。戴氏以自然而然和自由自在规定自然,以"至当不易之则"规定必然,以"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规定自然与必然的关系,进而将物的生长及人的成己均视为一个自然→"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的循环发展历程,倡导了一种理与欲、德与福、价值与事实相统一的、活泼充实的、直面生活的伦理。从而恢复了在宋明理学那里遗失的先秦儒学的原初精神。  相似文献   

18.
郭景华 《兰州学刊》2007,(10):181-184
通过对陶渊明家庭人伦关系的考察,充分揭示以往陶渊明研究中那些习焉不察的情感世界:陶渊明的孤独同其缺乏异性的精神支持有相当关系.陶渊明诗中对古代列女的钦慕显示了他对女性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走过了快速发展的历程,取得了“三个前所未有”和“四个基本确定”的成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和教师强力推动、学科基础建设和学科支撑的互动、教学改革的合力是成功经验,但还有很多要做:面对课程教学本身、媒体舆论环境影响、社会现实挑战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学科课程建设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国家严格的督察下,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创新,增强和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实现该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和"技术"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据诸多学者考证和众多辞书记载,英语和法语中的science(科学)源于拉丁语scientia一词,而science是在14世纪进入英语词汇的,其词义几经进化才达到近代的科学的含义.关于science一词的源流,麦克莫里斯的研究十分详尽,他既介绍了各家的探讨,也阐明了自己的见解.他表明,scientia虽然与等价词episteme(认识)有关,但它具有普适知识的含义,而哲学则把普适知识看做是它的本分.在17世纪科学革命前,科学被视为scientia,即它只是以世界为中心的哲学关注的一部分.在科学革命后,它变成主动的活动,变成科学.哲学的、方法论的和语义学的论据支持早期科学的这种特征,这从亚里士多德延伸到13世纪,此时在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的著作中首次出现关于科学的独立的观点.在这里,已经可以瞥见scientia意义的变化,直到17世纪这种变化才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