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一个三妻四妾、盘根错节、明争暗斗的大家庭里,有斡旋的本领、应对的艺术,秉持齐家之道,平儿以她的修炼和作为,为我们示范了一个副职的成功之路。平儿不但严守副职的规矩,更把副职的艺术,修炼到炉火纯青,已臻化境。副职要处理的关系,无非是对上、对下、对同僚。平儿待下有恩,那是不消说的了,有专章就叫"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在凤姐这么一个以威治下的上司跟前,但凡能护着的、能给下边的人情,平儿都给了。她会劝凤姐一句"得放手时须放手",不少人都曾受惠于她。贾琏的小厮兴儿,  相似文献   

2.
速递     
《东西南北》2008,(4):2-3
我是个红楼迷,偶然看到贵刊上期的卷首《向平儿学习副职艺术》,它把红楼中人物关系分析和当下的职场生存技巧都联系起来,既可读又让人深思还实用。后来找到前几期的卷首一看,还真都是这个专题,正对我的胃口,读完之后还意犹未尽,我要订阅贵刊!浙江读者李宏发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书中那些被作者安置在中心位置的人物,例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已成为世界文艺画廊中的不朽典型。贾母、王夫人、平儿、袭人,睛雯等数以十计者亦不失为典型形象。然全书所写人物四百六十有余,除了这些中心人物,还...  相似文献   

4.
老腔虽是民间大众艺术,但在人物形象特征和人物塑造、结构特征、情节构成等方面皆有史传因素,体现出尚实重简,爱奇重情的艺术特质,在对于“实”“简”“奇”“情”的演绎、表演和欣赏中,体现了文质彬彬和乐而不淫的儒家美学理想,对提升大众文化品位,对弘扬中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花鸟意象蔚为大观,为作品增添了更诗意的色彩.然时贤论"花"意象多,评"鸟"意象少,尤其忽略了宝钗的地位.杜鹃意象以"悲情"、"忠贞"和"泣血"为意蕴内核,以"化作杜鹃带血归"为泪尽夭亡命运之参照,在紫鹃和黛玉这一对人物关系和性格命运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黄鹂意象以"巧舌"、"巧思"、"巧手"和"闺怨"为意蕴内核,以"隔叶黄鹂空好音"为命运之参照,在莺儿和宝钗这一对人物关系和性格命运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二者具有重要的隐喻功能和诗谶意味,共同呈现了曹雪芹的生命情怀与艺术匠心.  相似文献   

6.
张永伟 《学术交流》2001,(6):125-127
在法兰克福学派中,阿多诺的审美理论具有先锋性特质和前瞻性的审美文化价值.他立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解放,认为艺术建构在方法论上使主体避免了艺术自我扩张为一种绝对的迷信.  相似文献   

7.
贺中  于风亮 《青岛画报》2014,(11):36-39
在青岛浪漫的海岸线上,南海路6号青岛当代艺术中心为岛城的金秋增添了一抹艺术的靓色,9月22日至11月22日,青岛国际艺术双年展花落海滨,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余位艺术家展出了涵盖绘画、雕塑、装置、版画、海报、影像、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形式和艺术领域的精品力作。"青岛的城市之美和艺术之美的结合,真是令人陶醉。"来青参展的韩国美术协会国际交流部部长柳逸善如此感慨。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文学批评理论有着艺术的特质。它富有形象性,充满了风趣和幽默,并且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他的文学理论是和形象思维的规律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9.
从差序格局入手,讨论并澄清“中心个人”的概念与内涵;以河南省路村的田野调查资料为例,阐释了成功“中心个人”所需具备的文化特质:会做人、公平公正、为集体利益考虑。这三个特质形成递进结构,一起建构了“中心个人”的文化生产。在后集体时代的当下,文化生产的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公平公正与为集体利益考虑日益为个人利益合理化所替代,“中心个人”呈现出痞子型人物的趋势;借助克里斯玛权威概念,分析了“中心个人”具有的草根权威特征,进而深化对乡土社会地方政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吴兰修是嘉、道时期岭南词坛的代表人物.其所著《桐花阁词》备受赞誉.就内容而言,这部词集是其羁旅人生的心灵记录,具体表现为对浮生如梦的哀婉之叹,对爱情、友情的渴望珍重,对归隐故园的热烈向往.就艺术而言,吴兰修的词具有情感真挚、表意婉曲、语言清丽的特色.同时,吴兰修词不拘一格,转益多师,出唐入宋,体现出重情的特质和清真婉丽的风格.吴兰修可以说是嘉、道以后岭南词坛的报春花和拓荒牛.  相似文献   

11.
滕春红 《唐都学刊》2007,23(2):116-119
“诗穷而后工”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但对这种观念为何大兴于北宋的成因,涉猎者较少。历代文学家及学者对这一命题的阐释多着眼于物质及精神生活层面的困苦磨难对作家创作的重要影响。但晁补之指出,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与文学乃非功利活动的本质相关,他更为强调文学的内在独立精神对作家的巨大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清霞 《唐都学刊》2002,18(4):86-90
贾平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主要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 ,是作为文化符号出现的 ,是众多社会矛盾的焦点。作家试图通过对变态的男性社会中男人性的压抑、退化及其性与爱的背离来表现城市文明对生命个体的压抑以及作家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批判。文章认为贾平凹笔下性描写引起读者误读的原因在于文本中通过符号建立起来的意义体系并不完善  相似文献   

13.
伏漫戈 《唐都学刊》2006,22(2):69-72
人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重要流派,《红楼梦》代表了人情小说的最高成就,因此脂评的骂世、醒世主要围绕人情世态借题发挥。脂评发扬了前人借评点小说伤时骂世的批判精神,从多方面对人性的弱点、丑恶的社会现象,给予嘲讽和鞭挞;同时,作者又怀着救世的良苦用心,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诫世人应该弃恶从善。  相似文献   

14.
邹强 《唐都学刊》2005,21(4):97-99
"穷而后工"是我国传统文论中的重要命题.从主体视域角度看,这一文学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从文学本体看,"穷"后之作往往情深意切,恰好暗合了文学审美价值的体现需要作品具有真情实感的要求;从作家主体看,"穷"之潦倒虽磨砺了文人身心,但却成就了文人的文心,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此外,中国传统文论强调"知人论世"与"真善美"统一的解读方式,这为"穷而后工"现象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阅读语境.  相似文献   

15.
杜靖 《创新》2007,1(4):72-78
通过大量资料展现了二郎神与古蜀地四川的关系,揭示了四川是二郎神出生地的可能性。二郎神以历史人物为蓝本,以水神为原型,以四川灌县为诞生地,以古蜀文化为成长的环境,经过历代官方话语的认同而拥有神格身份,同时逐渐被民间加工并成型。  相似文献   

16.
从南宋到元代,福州二徐真人信仰的信众为了获取朝廷赐额和进入祀典,先是赋予神灵以姓名,后又将其指定为历史上的南唐二徐兄弟。二徐被塑造为唐朝忠臣,并以“唐遗民”翁承赞作为陪衬。永乐十四年(1416)明成祖的病情恶化,官员周讷、方宾向成祖推荐灵济宫道医曾陈孙,二徐信仰由此与皇室建立了紧密联系。明廷营建北京时在靠近皇城的位置兴建了灵济宫。北京灵济宫被赋予了保佑北京军民、庇护顺利迁都的功用,并成为明代皇家道场。同时,皇室将亲信道士安置在灵济宫,也从灵济宫道士中选拔道官。这些因素使得灵济宫获得国家长期支持,保持香火旺盛二百余年。  相似文献   

17.
李鲁歌 《学术交流》2001,(2):119-123
曹雪芹最早的祖先是轩辕黄帝,曹芸、曹彬、曹玮、曹孝庆、曹善翁、曹子义、曹端广、曹俊都是曹雪芹的祖先;曹端广应是曹俊之父,他于明永乐二年从江西南昌武阳北上至丰润(今属河北),住了三年左右,然后入辽,"著籍襄平",后又南下七十里定居于辽阳,在此生下曹俊;后来曹俊及其后代曹智、曹锡远、曹振彦、曹玺等多人"世居沈阳".说曹雪芹的祖籍是灵寿、武阳、丰润、襄平、辽阳、沈阳,都不算错.  相似文献   

18.
北宋末年,粱氏家族迁入平遥梁官村。金末,四世粱瑛降蒙,被封为五路万户,子孙承继,成为平遥当时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后由武转文,明清时期成为科举世家。梁家从元到清,曾进行过修建家佛堂、建家庙、修族谱、修祖坟等宗族建构活动,乾隆年间更是达到了宗族组织化建设的最高峰。本文试图从长时段的角度,对梁氏家族的历史变迁进行梳理,探讨宗族发展与时代背景、地域特性等问题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何强 《学术交流》2002,2(4):13-16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现在和将来,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试论《太平广记》中的山洞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海文 《唐都学刊》2004,20(6):109-112
《太平广记》中的女仙,都跟山洞有关。原因是,有唐一代,尊崇道教,老子被奉为大圣高上大道金阙元元皇帝,而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崇阴尚柔,"山洞"意象的出现,就是此种思想的印证。因为"山洞"是"子宫"的象征,是女性崇拜的遗存,是整个社会回归母体的情结表现。就连父权意味颇浓的"封禅",其实最早也应是祭祀女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