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旅游地目的地因发展不均衡、利益分配不均匀普遍存在相对剥夺现象,尤其是受旅游发展影响最为严重的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体验更为强烈,甚至导致多元利益主体间的旅游冲突事件,但学界却缺乏对其相对剥夺感生成的应有重视。围绕旅游地居民为何生成相对剥夺感以及如何生成相对剥夺感两个主要问题,以磁器口古镇四个社区为例,对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生成进行探讨,结果发现相对剥夺感生成的诱发情境源于公平理念、社区契约意识及价值预期三个方面。相对剥夺感的生成建立在人们对自身相对处境认知状态改变之上,源于人们“实得水平”与“应得水平”的比较差异。相对剥夺感生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三元世界”获得正当性及损失非法性的失控感和失效感,是人们对自身相对处境危机应激状态下的心理价值补偿。  相似文献   

2.
国内旅游业环境影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的旅游业环境影响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快速发展三个阶段,探讨了旅游业对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大气、水体、土壤、动植物等)和社会环境(旅游地居民的心理与行为、社会生活与文化等)的影响,并呈现出单因子研究、定性描述研究多等特点.文章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强旅游业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跨学科综合研究和高度重视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尤其是三峡库区的旅游业环境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旅游地发展的过程中,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方式、程度及在地位问题,是"社区参与"问题所关注的核心。旅游地居民因其所处地理位置、政府政策以及外来资本介入等因素的影响,参与旅游的方式及经济社会地位差异扩大,对旅游地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泛旅游时代的到来使得本地居民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对本地居民作为旅游地营销主体的认同,本文进一步阐述了新环境下本地居民在旅游地中的作用以及对旅游地营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探讨了如何发挥旅游地居民营销作用这一问题,认为提高居民地方依恋、争取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支持以及将居民作为旅游地营销的对象是发挥居民旅游营销作用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关于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旅游学者研究的重点。以龙山村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就当地居民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经济影响感知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根据人口统计学特征利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分析发现,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居民与旅游业的密切程度是影响居民个体旅游感知态度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民族旅游地的发展中,居民态度及主客之间的关系是旅游产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文化适应理论,通过开发Berry文化适应二维模型,对贵州黔东南黎平肇兴侗寨241位社区居民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旅游情境中,居民在主客跨文化互动中具有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四种文化适应类型,并以整合型居多;整合与同化意味着文化适应程度高,分离和边缘意味着文化适应程度低;女性的文化适应程度比男性高;文化适应程度越高的居民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度越高,具体而言,文化适应能力较强的居民对旅游者更加热情,也更愿意为目的地进行推荐宣传. 因此,旅游规划和管理部门应重视并着力提升民族旅游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文化适应能力,使其既能自信地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又能与旅游者进行热情、友好的互动,从而在文化、经济等层面推动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开发的进一步深化和旅游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给接待地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日益明显。一方面使旅游地传统文化复兴,推进旅游地现代文明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旅游发展引起旅游地传统文化丧失、社会伦理失范等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以文化变迁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接待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在分析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的基础上,从旅游开发的文化均衡和接待地居民文化心态的调整两个方面来对旅游接待地进行文化调适。  相似文献   

8.
民族旅游中存在旅游者和旅游地原住民的“双向审美”,即旅游者在对目的地文化进行审美的同时,目的地居民也在对旅游者及其文化进行积极地、主动地、无功利地审美,目的地文化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种审美驱动的结果。保持“双向审美”是开展民族旅游应具有持续吸引力的根本条件,也是目的地居民积极参与旅游,营造良好旅游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的城市可以对旅游者形成巨大吸引力,是资源型旅游地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受益者。城市旅游文化是对城市文化和旅游文化的进一步限定,在其传递过程中会由于城市文化差距的存在对旅游者产生文化排斥性和文化吸引,从而形成一个各方力量互相冲突的系统结构。基于此,在面对城市旅游交往的文化传递与冲突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修正旅游者或当地居民心中原有的文化假设,唤起对文化的再认识,另一方面,还要积极调动旅游者或当地居民潜意识,发展出较高的契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及其策略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庸俗化,文化旅游地须倡导旅游地及其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文化旅游发展及其文化环境保护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也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但须遵循原真性保护、传统及民族文化弘扬和社会及社区参与等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实行文化后台保留策略,进行历史重构及品牌塑造。  相似文献   

11.
对泸沽湖地区发展旅游多年的落水村和未发展旅游的开基村的对比分析显示,旅游发展对摩梭老年人的休闲时间、休闲空间、休闲方式、休闲消费、休闲的意义与态度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丰富了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并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家庭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雾灵山森林公园国内旅游者的属性、时空分布规律、旅游心理和旅游行为等,并在此基础上对目标市场细分、旅游市场营销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内旅游者滨海旅游行为研究——以秦皇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旅游消费者研究对于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滨地区的旅游者不同于其它目的地的旅游者,他们的旅游行为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以秦皇岛旅游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旅游者体验大海的旅游动机、对于安全需要的重视程度等消费心理;对海滨资源的吸引力因素和旅游者对海滨类景点和旅游项目的选择情况以及购物偏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高职旅游心理学内容体系,已不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基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学生素质状况,以高职旅游心理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为研究视点,重构高职旅游心理学教材:以“旅游心理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重构教材体系;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模块结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三个紧密联系”;以高职培养目标为指引,努力体现教材“浅、实、特、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旅游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举措。石家庄是京南第一个省会城市,在旅游产业上存在着旅游资源分布不均,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停留在观光层面,缺乏精品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旅游产业缺乏跨行政区划整合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为了更好地发展石家庄旅游产业,就需要拓宽旅游产品开发视野,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旅游产品中融入文化元素,强化专题旅游产品开发,打造"京南旅游文化中心"品牌形象。在此基础上要着力打造鹿泉、正定、藁城和栾城等4个旅游城市组团,同时还要对石家庄的旅游资源进行中心区商务游、西北区红色游、西南区生态游和东南区观光游的分区域分主题划分,并在既有的交通网络基础上构建衔接不同区域的旅游专线。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是创意型产业,创意是旅游经济的“引信”。旅游创意本体的研究对创意旅游产品、文化创意旅游园区、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运用微笑曲线对旅游产业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旅游创意产生的附加值主要体现在研发、营销和生产三个环节。创造学、广告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理论和大量鲜活的旅游创意活动实践为揭示旅游创意的过程与规律奠定了基础。旅游创意是以主观动机为前提,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创造性思维为主要方法,以信息等外界刺激为触媒,经由准备、酝酿、豁朗三个阶段,以灵感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7.
论茶文化与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功能,这主要体现在文化、消费与市场、社会功能、旅游心理等诸多方面.目前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集中体现在人才与产品开发、旅游项目、荼类活动等三个方面.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中,茶文化旅游将是热点、亮点,原因一是荼为"国饮"已被更多的人接受,且日趋风靡全球;二是21世纪,中国将成为最大的茶文化旅游目的地国;三是荼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开发生态旅游必须对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加以考虑,充分利用好他们,使我们的生态旅游更加丰富多彩。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生态,而且也可以兼顾人文生态,这种旅游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旅游。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区域旅游合作的泛西安独立旅游目的地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因和机制就会发现,建立在不同层次和相互分工协作基础上的区域旅游合作是发挥比较优势、提高整体竞争实力、实现利益共享的重要途径。西安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发展特征明显,因此可以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建立泛西安独立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