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安乐死社会伦理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乐死是一种优化的死亡状态,其本质是保证死亡的质量,而不是决定人的生与死。实行安乐死符合现代人道主义,是对患者的尊重,并不影响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是对社会责任的否认,具有现代社会价值。在讨论安乐死时应该注意理性与情感关系问题。选择安乐死不是一种义务,提倡安乐死不是轻视生命。安乐死合法化是一件十分复杂而慎重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是党和国家在治国理念和思维上一次重大的转变,是治国方略总体思想的新提升。理念上的变迁就必然要求新的路径建构。文章通过对"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一字之差的内涵解析,指出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最后,对我国未来社会治理的路径发展进行了思考:加强现代化公民社会建设,为社会治理创造坚实的社会基础;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加强社会治理机制建设,以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水平;推动社会治理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完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安乐死已经越出个人的范围,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安乐死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性,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正是在分析安乐死社会意义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对安乐死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们探索安乐死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临终关怀和安乐死都是医学道德在生命终末期的具体体 现。两者目标是一致的,两 者不同的是偏重活与死的尊严。临终关怀既延长生命的量,亦提高生命的质,安乐死是终止 生 命。安乐死应属于临终关怀范畴之内,且为临终关怀的一小部分。两者不应对立,而应该和 谐的统一起来。   相似文献   

5.
政治失衡是社会失衡的结果,政治均衡却是社会均衡的前提,解决发展趋于失衡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经济发展,而在于政治均衡,这既是对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的历史反思,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的现实诉求.政治均衡,作为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以寻求并逐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均衡为价值目标,以利益均衡与制度均衡为逻辑起点,以公共资源的汲取和公共物品的供给为实现机制,并最终以政府公共性秉持和有效性发挥为重要考量维度.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代政治生活的主题.阶层的和谐是社会和谐总范畴的当然主旨内容,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党的执政理念已经从"在阶级对抗中找同盟"转变到"在阶层和谐中求共赢".实现阶层的和谐,是对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与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和谐理念的认识不断深化,并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和谐理念.  相似文献   

8.
安乐死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涉及到哲学对当代医学的反思与哲学对传统自然观、生命观的批判。对医学的哲学观点不同,对自然、生命的哲学理解不同,对不同死亡方式的态度就不会相同,即便都是安乐死,但对主动安乐死与被动安乐死的态度也不会相同。就当代人而言,死亡本身不可避免,但死亡方式应当是可以选择的。只要有利于捍卫人的快乐与尊严,有利于追求人生命的意义,不管选择怎样的死亡方式,其死亡都比泰山还重。  相似文献   

9.
实现社会公正,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生活理想,也是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设定的发展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公正的缺失,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本文从社会公正缺失入手,结合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列举相应的措施,论述如何坚持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是社会实践最基本的“人和”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形成“和谐文化”并指导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根本前提;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以“和谐文化”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和谐社会,与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个意义的概念.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们来说,这种和谐社会还是一种理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与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基本平衡、社会矛盾基本缓和、社会差别基本合理、社会秩序基本稳定、社会文化基本认同、社会保障基本健全、社会控制基本有效、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协调、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并和睦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开山之宗祖,其思想体系透露出和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道统维度看,周敦颐追求人与"天"的"合一";从社会层面看,周敦颐主张人与人的"和谐";从自身角度看,周敦颐探索人与己的"内在统一"。周敦颐思想体系中的和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和谐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社会和谐,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美好理想。在中西哲学和伦理思想中,追求社会和谐是思想的主流。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谐哲学。和谐社会是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又能正视并妥善化解矛盾和冲突的社会。理想的和谐社会是“各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思想史上,早就有和谐思想的萌芽。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的思想。"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是古代先贤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传统和谐社会的特点是平均主义,是一种普遍贫穷的社会,而今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多元、有序、正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是人类两种基本价值目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即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境遇,是前提;社会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后盾,是保障。但两者又是相辅相反,其冲突的具体表现:社会与个人的冲突,公正与效率的冲突,人自身的两面性。但不能因此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应尽量使两者协调起来,在发展中营造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和谐理念教育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面对大学生和谐理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一支合格的实施和谐理念教育的队伍;并且通过建立健全和谐理念教育的引导机制,优化和谐理念教育的人文环境,努力使校园整体环境实现使用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和谐理念教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作为新时期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展现了上层建筑内外兼修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以日常生活用语描绘的中国梦又深深扎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社会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用语的内在契合,焕发了中国梦无穷无尽的魅力与力量。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和谐,制度具有了“和谐性”特质才能科学、公正地规范、调控各种社会关系。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制度间的失衡与悖论对社会关系的有序与和谐形成了制度性障碍。基于理性价值与现代技术双重支点的制度创设与制度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本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9.
心理和谐是个体的心理以及直接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一致、相对稳定的关系。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它是社会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有力保证,是人民群众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社会财富的心理条件,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和谐社会是心理和谐的社会条件,它营造和谐心理的自然环境、和谐心理的文化氛围和和谐心理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社会物质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推动社会改造理想实现。思想与物质技术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平等的社会合作思想既是人类社会改造理想,也是伴随着物质技术水平发展的一种思想实践。在思想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平等社会合作观既要高于社会现实,起到引导社会进步的精神作用;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物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实践,又为理想精神的现实转化,为社会改造理想的真正实现,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