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高等工程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高工专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立统一关系出发,探讨了高工专教育应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高工专教育应从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建立、教学环节安排、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营造工程环境,在真切的工程氛围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高等工程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面向21世纪,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基础理论必须贯彻“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教学思想,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改革原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校96级模具设计与制造试点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就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 自国家教委九一年颁布了高等学校工程专科制图教学基本要求以来,对各校的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本课程教学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对传统内容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系列课程内容及体系改革中的基本要求 ,对怎样达到课程及学科指导委员会要求发表了看法、见解 ,这对把该课程建设成高质量的重点课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就力学与机械设计系列课程内在情况而言,有些内容重复,有些内容已不能适应现代工程专科毕业生工作所需,有些内容在体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迫切需要对教学内容与体系进行改革。“高工专力学与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以建立高工专机械设计基础新教学体系为研究目标,将教学体系划分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应用能力培养、实验教学改革和质量检验五个方面,以突出理论应用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效率、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为研究特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5.
我校管理工程系管理专业1995年被国家教委确立为全国高工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进行试点建设的这几年里,我们“两课”教育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两课”课程设置经历了一次较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6.
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995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教改试点专业.近几年我们根据国家教委关于高工专专业教学改革的精神和专业教改试点方案要求,围绕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分层提高、循环强化的教改思路,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方法、实验考核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一、实验教改方案的设计1.实验体系的设计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中我们提出了“以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按照“双体系有机结合服务能力,分阶段重点培养,循环强化,教科产三结合相互促进”的改革思路.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对新实验体系进行改革,从实验教学进程上构建“三期四阶段”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高等工程专科学校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如何抓教学改革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明确改革方向,认清数学在高工专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教委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了高工专是以“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其毕业生要达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用知识,一定的相关工程技术、技术经济及管理知识;并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使用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工艺操作技能,有分析解决本专业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总之,工程专科教育应具有应用性、实践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诸特点。  相似文献   

8.
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国家教委批准的高工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自1995年9月开始实施教改试点方案。为了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目标,我们对《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的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塑料成型理论基础、塑料成型工艺及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塑料模具设计能力。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确定改革思路:一是充实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思想、教学改革、专业优势与特色、办学成效,指出在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举办本科教育以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专业办学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内工程环境,开出了土木工程实训等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并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专业评估。  相似文献   

10.
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于1995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第三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国家教委专业教学改革精神的指导下,我校结合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改计划中高工专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改革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认真研究模具专业的自身特点和社会、企业对模具专业应用技术人才的要求,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先进技术的应用,强化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在改革中不断优化和改善改革方案,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高工专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人才的立足点,把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为使高工专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专科不能办成本科的压缩型,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因此,高工专专业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出大批合格的适应工业、工程  相似文献   

12.
作为河南省教委“面向21世纪高工专《语文》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探讨了高工专学生语文素养的现状,提出了构建高工专语文课程体系的内容(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应用写作能力、口语表达和文学鉴赏四个方面)和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3.
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就业市场的客观要求。吉林师范大学借鉴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理念并参照职业院校学技能训练的模式,结合课程内容和就业市场,构建了具有我校人才培养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原国家教委教高[1995]13号《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工作的通知》文件的印发,标志着高工专示范建设工程的正式启动。几年来,我校做为二十九所全国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之一,按照学校示范建设规划,扎实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示范建设的进程。本文结合我校实践,就示范性高工专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准确定位是前提 示范性高工专是在全国高工专教育中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学校,是高工专教育的排头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出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对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改革;必须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开展扎扎实实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应包括:(1)优化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2)加强实践环节,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3)建立一支具有较强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4)专业要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基础性工作较多,本文仅扼要谈三个方面.一、优化教学计划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是通过教学计划来实现的,教学计划制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应  相似文献   

16.
工程制图课程数字化是指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工程制图课程的数字化改革,使之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工程制图课程的新要求.阐述了工程制图课程数字化的目的,工程制图课程数字化环境建设的设想,指出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工程制图课程数字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当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与新世纪对高素质化工人才的要求 ,指出为适应这些变化和要求 ,对该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进行相应的改革是必要的 ,在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时 ,应注意加强实践教学 ,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 ,同时要注意处理好“通才”与“专才”培养、专业建设与学校自身特色、课程内容取舍与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为一体的技术特点 ,为教学改革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在总结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的基础上 ,论述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并给出了投影基本知识、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基本知识三大模块组成的较完整的课程内容教学改革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提高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特色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交通工程专业9年来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以往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的经验,并基于本专业毕业生的招生就业与课程建设的关系,提出了交通工程特色专业今后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校从1990年开始在工民建专业下设立建筑装饰工程专业方向.经过三年的探索并经省教委批准,1993年起正式设立建筑装饰工程专业,虽然,这个专业在国家教委颁发的高工专专业目录中列为“土建类”专业,但就其专业性质而言既不是完全的工程类,也不是单纯的艺术类,而是一个工程与艺术相结合的文理交叉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