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省际能源利用效率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污染物排放、生物质能等环境因素纳入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测度模型,采用DEA-Bootstrap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开展收敛性研究。发现Bootstrap技术确实有效纠正了传统DEA模型对能源利用效率测度值的偏差,有利于更为全面、精确地分析其收敛特征和形成机制;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存在绝对收敛和相对收敛特征,地区间差异在逐渐缩小;但不同区域的能源利用效率收敛至不同的稳态,收敛速度也不尽相同。本文进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改进作用机制以进一步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文章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发展的基本状况,在研读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影响能源利用效率改进的三大因素,即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和能源消费结构,确立了反映这三大因素的五个具体指标,并收集了对应指标1989~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然后,使用路径分析模型对所选指标和数据进行建模实证分析,利用统计R语言编程求解路径分析模型并绘制出路径分析图,以直观形象展示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改进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用2001~2005年中国各省市(区)面板教据,综合考察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进程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十分显著,市场化指数每上升一个单位,能源利用效率将提高0.024万元/tce,同时也发现不同地区市场化差异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较高,而市场化程度低的西部地区则明显低于东部;其次还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分析了其对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楠等 《统计研究》2013,30(4):63-69
由于"回弹效应"的存在,对技术进步是否必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存在争议。本文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技术进步对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中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法将技术进步分解为前沿型技术进步与追随型技术进步两类,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Tobit回归模型对技术进步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过程中的影响机制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追随型技术进步对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施加了显著正向影响,而前沿型技术进步作用并不明显;影响中国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诸因素,其正向作用力度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效率DEA的中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在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框架下,综合考虑能源消费结构和非期望产出,构建一种新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超效率DEA能效评价模型。利用1998—2007年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大部分的省份能源效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节能方面,各省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地区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许多学者认为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民营经济发展差距密切相关。运用面板协整技术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无论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增长都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原因。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强化了业已存在地区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地区差距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目前,有关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结论。但是,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时间序列分析方法[1—4],较少进行截面的空间分析,涉及的主要是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传统变量,较少涉及空间分布格局的描述或统计分析,而对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利用效率的空间相似性或差异的研究更少。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传统上利用全国能源利用效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往往会掩盖这种十分显著的区域空间差异。因为存有空间差异,时间序列回归方法不再适合于解释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间的复杂关系,难以…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历史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能源消费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从现实来看,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导致资源短缺,为支撑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确实进行了大量的资源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文章得出启示:中国经济继续增长会刺激能源消费继续增加,从而对外直接投资还会增加.为配合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增加资源导向型的直接投资,中国政府应该加强能源外交,为中国企业境外资源开发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并为其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面板协整理论和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北京市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面板协整检验表明北京市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进一步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北京市短期存在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长期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因此北京市在进行节能减排的工作时,必须考虑到能源消费减少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尽可能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包括利用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节能技术的研发,在政府采购时要求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节能技术,更关键也是更重要的是积极探索能源价格机制改革,通过价格手段促进企业真正具备节能意识,主动节约能源,提高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国内大量关于经济增长与能源发展关系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或表面现象,没有挖掘深层次关系。通过江苏省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实证研究,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了江苏省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关系模型,找出特定地区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真实”关系,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1978-2014年中国能源效率序列长期趋势和周期性波动的基础上,设计中国能源效率、经济发展速度及能源消费总量的时间序列模型,利用计量模型分析2015-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需求总量的倾向性,结果表明: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效率将提高到1.775 3万元/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需求总量将超过60亿吨标准煤;同时,进一步利用改进设计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能源消费需求主要构成的比重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能源消费结构统计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移动平均、HP滤波、VAR模型等方法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循环及趋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化石能源消费对新能源消费影响通过GDP波动而发生作用,强化能源利用效率,维持GDP的稳定增长有助于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克服循环因素波动的影响。从强化提升新能源消费水平的角度看,煤炭/石油消费量的上升会拉动新能源/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而新能源消费量上升会抑制煤炭/石油消费量的上升。因此,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上,新能源与煤炭/石油之间存在一种制衡机制,这也印证了中国产业政策取向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政策的合理性。基于此,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要素禀赋结构的政府支持度对能源效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政府支持度通过要素禀赋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对提高中国能源效率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规模报酬不变的投入导向型超效率DEA方法测算2007—2016年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绿色视角下以要素禀赋结构作为中间途径的政府支持度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以要素禀赋结构为转换变量,政府支持度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始终为正,但正效应递减。当要素禀赋结构值低于门槛值9.9324时,转换函数g(KLit;γ,c)→0,说明地区发展过程中资本、技术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此时发挥政府对要素禀赋结构的调节作用,对能源效率有正影响,且弹性系数趋于0.0747。当要素禀赋结构值高于门槛值9.9324时,转换函数g(KLit;γ,c)→1,说明地区发展过程中资本、技术发挥主要作用时,政府支持度与能源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弹性系数趋于0.0523。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在要素禀赋结构的作用下,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始终为正,但正效应递减。因此,为充分发挥政府支持度对能源效率的积极作用,对要素禀赋结构存在差异的地区应当差别对待,调整政府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省际节能减排效率变动及收敛性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分析DEA-Malmquist指数能合理地测度省域节能减排效率。将中国各省份作为开展节能减排效率评价的基本单位,搜集各省份相关指标数据组成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各省的节能减排效率进行测度,并分解成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再从全国、区域、省域层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节能减排效率正在提升,得益于技术进步;东中西区域节能减排效率存在差异,东部的效率要高于中西部的水平;绝大多数省份节能减排效率在进步,同时省际节能减排效率存在收敛现象。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能源需求结构将不断变化。依据历史数据和能源发展规划数据,分别对能源需求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需求所占能源需求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4.92%和26.3%。同中国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压力相比,26.3%的可再生能源需求比重仍然偏低,应该进一步提高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能源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李世祥  成金华 《统计研究》2008,25(10):18-25
 内容提要:文章基于生产理论框架的非参数法,应用几个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从省际、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角度评价了中国的能源效率,并利用“两步法”估计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即使以国内先进水平做参照,中国的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然很低,而且省际、区际之间差异较大,表明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从主要的能源用户来看,工业部门以及6个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源效率都不高,这是由能源密集型的工业结构以及生产技术结构所决定的,反映出中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工业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性。我们也发现,技术进步与地区之间的技术扩散,能源价格的适当提高与价格机制的完善,对于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表现得较为明显和严重,投资行为的有效性已成为制约公司质量提升和长期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中国上市公司2007年与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将其投资行为分为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检验国有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的负债结构差异,考察所有权结构和负债结构对投资行为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内部现金流的增加,国有控股公司的过度投资现象比非国有控股公司更为严重,同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也会刺激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基于能源边际产出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和生产函数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的关系,并从能源边际产出的角度研究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结论表明,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具有能源消耗少,节能见效快的特点;第三产业能源边际产出值最高,三次产业能源边际产出将趋于一致.基于此提出当前应尽快按照能源边际产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以遏制能源边际产出低的产业的快速发展,使能源消费向边际产出高的产业流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能源需求的经济计量分析   总被引:104,自引:1,他引:10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伯强 《统计研究》2001,18(10):34-37
一、引言世纪之交 ,中国已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从新世纪开始 ,中国将努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2 0 10年的GDP比 2 0 0 0年翻一番。但实践表明 :能源短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基于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政府对诸如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始终予以高度重视。在学术研究方面 ,文献 [1]总结了经济学家给出的 2 0 0 0年中国能源需求预测的 7种结果 :最小的是13 9亿吨标准煤 ,最大的是 2 4亿吨标准煤。这些研究主要使用两类方法 :密度分析和回归分析。但几种使用密度法的预测结果都高估了 80年代初期的能源需求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