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这句成语出自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次孔子出行,闻哭声甚悲。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个贤人!"一看原来是皋鱼,身披粗褐,手执镰刀,在路边哭泣。孔  相似文献   

2.
孔子"以德为先"的人才思想是孔子整个德治伦理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特别强调道德之于人才、之于社会的重要性,虽然孔子这些思想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同时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孔子"以德为先"人才思  相似文献   

3.
一天,孔子的一个弟子向他请教:什么是智慧?孔子深有感触地答道:"知人."就是说,要善于鉴别人啊! 重视"知人",是中国的传统.在孔子以前的典籍<尚书>中,就有"知人则哲"之说,比孔子晚200多年的荀子也说:"知者知人."  相似文献   

4.
不遇     
乘兴而来,却没能见到想见之人,应该是一种遗憾。不遇,其实也是一种美,第一次发现这种美,还是在小学时,学贾岛那首《寻隐者不遇》。隐者自怡悦,或白云生处,或水穷尽处,不遇是正常,而因此不遇,却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点染后人的心境,所以说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5.
我第一次见到国吉敏彦是今年8月在国家外国专家局里.那时就有人告知,我应该去采访他.因整个活动只有个把钟头的时间,要采访他自然谈不上.今年国庆期间,国吉先生作为在华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在北京参加了授奖大会,我又一次见到了他,而且时间3天,因而也有了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在那一年夏令营答谢晚宴上,他深情地致辞,一度哽咽,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克拉玛依就是我的第二故乡……"第一堂课上被他感染了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本内特的情景,那是2002年3月,我去旁听他的英语口语课。教室门开了,一个胖胖的老头出现在眼前,花白的大胡子,和善甚至带有一点点害羞的微笑,如果戴一顶红色的帽子,背上大袋子,他一定是我见过的最可爱的圣诞  相似文献   

7.
陈玉兰 《人才开发》2004,(10):32-32,38
在第四届中国精神--全国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上,我第一次见到胡冕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是个头不高、墩实憨厚、谦恭随和,全然没有时下看到的那种长发飘逸的"艺术家"风度。只要您看到他的绘画和书法作品,一个画家的形象就会在您赞不绝口声中油然而生。 胡冕名胡曰贵,祖籍广东紫金,现为广东深圳人。从小爱好文艺,十  相似文献   

8.
Keller的出现,让我忘记了直面外国人的紧张。每次发言我都知道她那如妈妈一般的目光会在那里守候,给我勇气。我尚记得,六岁时的我,在山城第一次见到"老外"时,那种又兴奋又紧张的心情。一个大眼睛、高鼻梁,一头银灰色头发的男人,亲切地对着我们说了声"Hello!"我和一群小伙伴尖叫着跑了,事后还为"那个‘老外’究竟是向谁问好"争个不休。那时,我甚至不知道还能给自己起一个英文名。中学时代的我,和大家一样,坐在课桌前跟着老师大声重复着英语生词,在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9.
伍玉成 《人才瞭望》2009,(2):109-109
春秋时期,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外出。那天本来天气很好。可是.突然刮起一阵风后,乌云就布满了天空,紧接着,下雨了。一位弟子担心孔子被雨淋坏,就对孔子说:“先生,我记得子夏的住处离这几不远.咱们到他那里借把伞再走吧!”说完,就急急忙忙地想去找子夏。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这项教学技能可谓历史绵长,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十分喜好运用提问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论语》中,孔子的弟子颜回描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中学英语教学中,提问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有效进行语言输出练习和夯实学生英语基础。围绕这一目的,如何有效地实施提问这种教学手段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精神之一是"和而不同"。孔子在继承发展史伯和晏婴"和同之辩"的基础上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对其内涵进行解读后,着重分析了和而不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贯彻和而不同思想,树立和而不同的和谐思维,认识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直面矛盾,化解危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的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上海徐汇区田林街道组织居民学习《论语》,用孔子的思想来引导居民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人们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一种适时、适需、适情的做法,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在其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强调指出:这是一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册。入选该书的炎黄子孙共有6人,其中孔子名列第5。他对孔子的评语是:“孔子学说只强调个人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权利。用这种哲学观点来保持国内和平繁荣而论,中国是世界上被治理的最佳地区”。这说明孔子思想在西方学者眼中有了极高的地位。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仁…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人才交流》2014,(8):53-53
正7月2日,外国友人"发现长春之旅"摄影采风活动走进长春市双阳区,来自美国、爱尔兰、南非等国家的13位外国友人用相机记录下他们眼中的长春,体会长春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在双阳区鹿乡镇吉林省优质梅花鹿良种繁育场,工作人员为到访的外国友人详细讲解了梅花鹿的繁育历史和养殖现状。这次参加"发现长春之旅"的很多外国友人是第一次见到梅花鹿,这些憨态可掬的梅花鹿一出场,就引得参观者们竞相拍照留念。随后,"发现长春之旅"摄影采风团一行还参观了圆通寺、双阳湖等景点。对于这次摄影采风的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幽默     
孔子一生都是在失败中度过的,但他一直保持着幽默精神。他屡遭政敌的迫害,有一次甚至被迫害到了要躲藏到一个小旅馆中避难,而且还没钱买饭的地步,跟随他的学生都怨声载道,可孔子却在大雨中唱起歌来。他的学生子路便大吐苦水地说:“老师,您老是说君子是多么美好的人物,您就是个大大的君子,难道君子就像我们这样穷困潦倒吗?  相似文献   

15.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春晓送流年。这是陆游的书屋联。陆游的书屋名"书巢",尽为书占,足见其藏书之丰。他从书中所得乐趣非常人可比。他道:"读书有味身忘  相似文献   

16.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初步阐述了儒学的基本思想和重要概念,但没有能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后来的孟子承担并完成了儒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建枸。孔子理论的不完整主要是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人性。孔子对此没有充分的论述,直接导致其思想观点的矛盾。孟子注意到了,所以首先对人性做了充分而细致的论证,进而创造了先秦乃至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的伦理思想体系。对孟子人性论的深入分析,有利于发现理论体系内部的优劣之处,更能理解其在我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水静 《人才瞭望》2010,(1):73-73
第一次见到薄一波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当我(原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夫人水静)走进会客室时,只见薄一波手扶着洗手间的门框.两眼盯着地下,不知在看什么。顺着他的视线寻去,更使我大惑不解:他穿着一双青布帮、千层底崭新的圆口布鞋,在泼了一层浅水的水磨地面上反复地踏着蹭着。随着他双脚踩动的节奏,不断发出鞋水离合时的叽呱叽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空中交通管制是维护空中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空中交通的发展,空中交通管制员因为错,忘,漏所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本文分析了错,忘,漏的原因,初步提出了减少错,忘,漏及其后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日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放了日本阪神大震灾的纪实报道。一位中国留学生说:在阪神大震灾中,幸存者第一眼见到的是抢拍镜头的“闪光灯”;若在中国发生这样的大灾难,幸存者第一眼见到的肯定是亲人解放军。两个“第一眼”,折射出两种制度的差异,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危难之中可见高大与渺小”。在电影《周恩来》中,人们见到过邢台大地震,其不少情景令人难以忘怀:震灾发生后,敬爱的周总理捷足先登灾区,与灾民同吃“米汤+馍馍”,顶着凛冽的寒风,抱着疲惫的病体,把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灾民心坎上;人民子弟兵临危不惧,舍身忘死,抢救出一个个“血肉模糊”的灾民,显示出“绿军装”璀璨的光芒。在华东大水灾中,我们的总书记、总理卷着裤脚、踏着风尘,现场指挥抗灾,走访灾民;我们的解放军指战员情系灾区,挺身救灾,把生的希望留给灾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东北大水灾中,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身先士卒,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用血肉之驱向人民交了一份优秀答卷。在中国,一次大灾,就是一次党心大凝炼、民心大凝聚;一次大难,就是一次真心大吐露、一次爱心大汇合。连外国友人也不得不异口同声地承认:“只有中国才能做到,集中一切人力、财物,用最高的效率去治  相似文献   

20.
重温孔子     
孔子是2557年前在我国出现的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一位历史伟人。至今不仅影响炎黄子孙,而且引起国际上的重视。我们当代人要以历史的眼光、国际的眼光、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孔子,来认识他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孔子所处的时代不能没有历史的局限性,但他的思想、学说的主要方面是正面的、是超越时代的,是有利于社会的,是有利于人类的。不能不提到孔子之后,历代皇朝、反动统治者及其帮佣,总是利用孔子的局限性,宣扬封建反动倒退的说教,而把孔子仁义道德、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加以阉割、变伪,使它失去真理、正义的光辉。我们应该对孔子加以科学的总结,把后人对孔子的种种扭曲加以鉴别,以葆其真。要按我们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方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来弘扬孔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伟大思想。这不仅对中华民族复兴十分重要,而且在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症结问题,建设未来美好的世界,也会起到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