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清王朝的建立者为女真人。明初,女真人分为建州、海西、东海(野人)三部。正统年间建州女真统一三部。明朝末年,建立东北割据政权的后金统治者将女真改名满洲,从此,满族这个名称就出现在我国史籍上,成为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满族自明初就已经向奴隶制转化,阶级分化愈演愈烈,并四出掳掠附近各族人民做奴隶。到努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了明初女真族在朝鲜半岛北部的分布情况以及围绕女真居地所属问题明朝与李朝的种种交涉,揭示了在洪武至永乐初年中朝在友好关系的框架内所发生的矛盾和斗争,为我们提供了在中朝古代关系史中某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明前期建州女真与朝鲜、明朝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前期,东北边疆民族建州女真部在其发展过程中,两属于明朝与朝鲜朝,其中对朝鲜既主动顺事,又对朝鲜边境进行寇掠.朝鲜对建州女真人采取的是拉打并举的两手策略,既以授予官职、经济利诱等方式拉拢,又参与明朝对建州女真的军事打击;明朝则对于建州女真与朝鲜发展关系既采取限制政策,又站在朝鲜一边,纵容、联合朝鲜打击建州女真部.对建州女真、朝鲜、明朝的三边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揭示彼时东北亚地区的民族关系及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4.
元末明初,沙州地区处于元朝察合台系后裔的统辖之下。洪武、永乐之间,蒙古在沙州地区的统治可能发生过明显断裂,新崛起的困即来家族归附明朝,成为沙州卫。然沙州卫实际存在的时间只有40余年。沙州卫内外矛盾的发展撕裂了统治集团,促使其被迫迁居内地,沙州卫实际废置。沙州卫降人先后经过甘肃河西走廊南山、山东东昌、南直隶,其记载最终消失于两广地区,是明代各类内迁案例中,迁徙次数最多、迁徙路线最远的一个。这一多次迁徙行为与明朝日趋保守的对内迁民族态度和政策改易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不可避免导致原沙州卫降人群体屡次离散,逐渐融入内地社会之中。在明代内迁民族研究中,涉及中国南方不多,但借助沙州卫降人内迁线索可以勾连穿索其他南方内迁民族信息,充实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封贡关系"是古代封建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形态,是中国与周边邻国之间的传统政治关系。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女真各部虽然在政治上受到明朝的封赐,但由于地缘关系使其很难在各方面得到明朝的有力支持。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女真各部不得不依赖于朝鲜的帮助。朝鲜与女真的交涉虽然遭到明朝的干涉和遏制,但由于朝鲜拓展疆土的需要和女真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朝鲜与女真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完备的"封贡关系"。女真向朝鲜纳贡是谋求自身强大发展的一种手段,也是和谐毗邻关系,争取发展空间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作为清王朝的奠基者、开创者,努尔哈赤、皇太极在统一女真诸部、建立巩固后金和清政权的过程中,推行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政策.其中大力实施的"虚边实内"政策,为满族的兴起和强盛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灭亡明朝、统一全国作了必要的准备.但"虚边实内"也造成东北边疆人口、防务等的空虚,为俄国后来的入侵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和宁王阿鲁台是永乐——宣德时期东蒙古最重要的领袖。鲜为人知的是他的亲属中有不少人先后归降了明朝。本文考证了南宁伯毛氏家族与阿鲁台的亲缘关系,钩稽了阿鲁台败亡后其子嗣亲属的降明事迹以及明朝的招抚努力、安置结果。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明朝招抚措施的实效,揭示了明朝对内附民族的政策演变线索,强调了内附少数民族贵族经过了身份转化,适应和融入明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明朝初年,中国琉球之间建立宗藩关系的原因既是"华夷秩序"传统观念的影响,又是保障明初海疆安宁的措施。明朝实行的海禁政策与琉球积极主动的态度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琉球间的宗藩关系秉承着自愿原则,对明朝琉球双方及东亚国际秩序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臻 《延边大学学报》2003,36(3):106-109
朝鲜与明朝境内边疆民族建州女真的关系,是当时中朝两国政治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鲜太宗王在位时期,为了拓展疆土,极力与明王朝争夺居于中朝边境地区的女真人的管辖权。这主要体现在:设法阻挠委身于朝鲜境内的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归附明朝;武力打击明朝所设建州卫分支毛怜卫的指挥使把儿逊。  相似文献   

10.
明初统治者在"顺性而抚"、"以诚相待"观念指导下,在西域地区实行了"薄来厚往,怀柔远人"的朝贡贸易政策。在明朝中央政府主导之下,明初西域朝贡贸易规模庞大。为了保证朝贡贸易有效进行,明朝中央政府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有明一代,西域朝贡贸易加强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但是也造成了许多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1.
一、内迁民和降服民明洪武四年(元宣光二年,137工年),明朝为了隔绝漠南蒙古与漠北蒙古之间的往来,将大批塞外居民迁入内地。是年三月,徙山后民3万5千户于内地,徙沙漠民3万2千户于北平(今北京)。是时,故元溃散军民于宜州、兴州、锦州、川州(今辽宁北票市境)等地屯住。洪武六年为明军征服,安置内地。《明实录》洪武六年条载。“三月丁巳,燕山卫指挥朱杲奏:近领兵以山后宜、兴、锦、川等处搜获故元溃散军民九百余户,请以少壮者隶各卫为军,俾之屯守,老弱隶北平为民。从之。”  相似文献   

12.
明初,凤阳人口的组合是永成中国移民史的一次移民运动。它的起因、经过、完成及最后瓦解,都与统治阶级的政策有密切关系。探讨明朝初年凤阳人口的组合与流动,对进一步了解凤阳,了解明代中国古代移民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普遍注意到了自然灾害与明朝灭亡的关系,然对与女真族兴起的关系却关注不够.事实上,明末东北地区自然灾害频仍,促使女真族内部相互攻掠,建州女真乘机兴起.灾荒也成为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因素之一;政策失误与自然灾害交互作用,亦使进入辽东的后金陷入困境.皇太极统治时期灾害不断,他除了调整政策、发挥八旗的作用、逼迫朝鲜提供经济支持,便是大规模掠夺明朝,既削弱了对方,也有助于渐渡危困.但无论明朝灭亡抑或女真族兴起,自然灾害的作用皆视乎王朝政治与人类社会基本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14.
唐前期,幽州地区有一些羁縻州的胡人和汉人参与良乡县云居寺的刻经活动。慎州的袜辐酋长家族参与刻经活动,还有家族成员出家。安置内蕃袜辆的燕州胡汉混居,胡人、汉人、道士都参与佛教刻经。安置内蕃突厥的顺州也是胡汉之民皆有,存在佛教徒。这些羁縻州的文化面貌呈现多元化特征。宗教信仰的转变是内蕃胡人及羁縻州汉化的重要标志。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唐朝前期河北北部地域的文化特征和内蕃胡人的精神世界时值得重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明代女真与明朝、朝鲜的贸易往来对其经济的影响。一、贸易为明代女真提供了生产、生活资料;二、贸易促进了明代女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女真族军事实力的增强,概括了其贸易与掠夺相伴随的特点。三、贸易对明代女真经济形态的转变和文化的形成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由此得出贸易与女真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把女真的采猎经济与汉区、朝鲜的农耕经济连接起来的桥梁。对女真族的发展壮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昌国卫的创置是明朝初年洪武帝经营浙东海疆的重要措施,对明王朝加强浙东地区的统治有着重要的作用.倭患的兴起和舟山不利的交通状况引起了明王朝海防布局的调整,最终导致了昌国卫的内迁.昌国卫的创置和内移反映出明王朝在浙东海疆的海防政策变化,并对舟山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金世宗统治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尽力维护女真族的传统,以女真为本。金世宗推行“女真为本”政策基于如下前提:一、女真民族入主中原并不断走向汉化;二、女真人汉化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三、对海陵王汉化政策的矫枉过正;四、民族情感是推行“以女真为本”政策的主观动因。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其历史前提,为恰当地评价金世宗的“以女真为本”政策提供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本文准备从几个方面,来介绍日本对清入关前史的研究情况。一、关于明代女真的研究日本在明代女真史研究上的重要成果,较早的是内藤虎次郎在一九○○年发表的《明代东北疆域辨误》一文。这是第一次比较准确地论证明代前期的东北疆域“到黑龙江口”以及库页岛原来属于中国的事实。系统研究的著述,当推和田清在一九三四年完成的长文章《明初的满洲经  相似文献   

19.
明初西北七卫的建署与哈密的地位元朝灭亡后,西域分裂,吐鲁番、库车迤西迤南为察合台汗国后裔所据;天山迤北迤东为蒙古瓦剌部领地;罗布淖尔(罗布泊)地区为撒里畏吾儿人所据;哈密则处于元威武王纳忽里统治之下。洪武五年,明朝平定河西,在肃州(酒泉)设镇驻守,明朝声威远播西域。在这种形势下,西域地区各民族便渐渐向明朝靠拢,与明朝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洪武七年,撒里畏吾儿安定王卜烟帖木儿来贡,明廷将其部属依地域分为阿端、阿真、苦先、帖里四部,各颁铜印,准其分别入贡。次年设安定、阿端二卫统其四部。安定卫大约  相似文献   

20.
明朝中后期,东北地区女真族已逐渐形成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海西女真在南迁后,逐渐形成四部,史称扈伦四部(也称为海西四部)。扈伦四部中最先崛起的是哈达部,其强盛时所辖范围延褒几千里,女真各部“皆尽服之”,成为女真各部盟主。但强盛一时的哈达部在16世纪后期却迅速衰落下去,并成为扈伦四部中第一个被努尔哈赤灭掉的部落,其衰亡原因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