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官府公文传输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树森  默书民 《河北学刊》2004,24(2):176-179
本文考察了元代急递铺设置的目的、过程,揭示了它与宋、金旧制的关系;指出,设铺道路的选择以便于文书传递为依据,它与驿 路并不统一,在不通驿的州县也设有传输公文的急递铺;并依据西方旅行者的记述,认为元代急递铺在传输信息时可能使用了马匹。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界定周海春近年来,学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概念不统一和思维方式陈旧就是其中之一。笔者认为,现今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还没有改变近代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从近代这个时代出发,把中国古代文化称为传统文...  相似文献   

3.
论明代之邸报周桂林(河南经济广播电台)明代是中国手写新闻传播时期的一个重要朝代,多种报纸散见其间,诸如朝报、京报、塘报、牌报、邸钞(亦写为邸抄)、急选报、日报传抄等。我国新闻史学家把古代的报纸概称之为邸报,多数学者认为它存在的时间跨度应是起唐讫清,亦...  相似文献   

4.
吴晓秋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5(11):162-165
中国是世界上邮驿起源最早、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古代邮驿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与王权政治的四处扩张和建立互为条件.王权在何处建立,邮驿就延伸何处,反之,邮驿所到之处,也意味着王权的进一步巩固.邮驿的发展以道路交通为第一物质基础和条件,因而经常成为历代王朝开辟道路、发展交通的主要动力.先秦到两汉时期统治者出于对西南地区的政治与军事目的,曾派官员试图打通夜郎道.汉元光六年夜郎地区置邮,该地区正式纳入汉朝统一的行政建置,标志着王权的进一步确立.  相似文献   

5.
驿有供往来使臣递卒食宿之房舍 ,故称驿馆。驿与驿相距 6 0里左右 ,与递铺构成邮传网络 ,是这一网络的联结点。驿有驿子、驿吏和递卒充役 ,有接待使臣、提供食宿、驿马、传送递角、担擎车驮运输物品等功能 ,东京和沿边驿馆内还可进行商品交易。驿对稳固边防、发展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梁方仲先生是我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奠基者之一,他在以一条鞭法为中心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蜚声国内外。梁方仲先生走上史学研究道路,是出于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关切。他本来学的是经济学,1952年转到中山大学历史系以前,他也一直在经济学研究与教学的机构。但他选择了明代财政经济史作为研究园地,是由于他很早就认识到,要了解中国经济和社会,必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入手,而田赋制度是中国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一个关键,近代田赋制度是从明代一条鞭法开始的,所以他希望能从明代一条鞭法切入,形成对中国近代经济诸问题…  相似文献   

7.
清代中国政治管治的板块化特征,使其邮驿制度因地而异?河南位处要冲,连接南北,其典型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清廷基于控御全国物流与信息流的需要,以大梁驿为中心,按照各驿站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建立了连接南北?层级完备的地方性邮驿体系?这一体系涵盖驿?铺?塘?所等多种形式,包括人?畜?车?船等驿递手段,共按极冲?次冲?稍冲?偏冲四个等级区分职能轻重?随着国内政局稳定,军务减少,清廷调整行政区划,加之灾荒频发造成驿路变化,河南邮驿体系积弊丛生?清廷随即加强了对地方邮驿权限的收束与整肃?河南邮驿制度的变迁,反映了清代前期中原经济地理的面貌和发展轨迹,也展现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田赋制度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主体,它的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选取中国古代田赋制度发生重要变化的明代进行分析,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分别对明代田赋负担变化、田赋负担的区域差异变化以及田赋负担对明代社会主要生产要素人口和土地变化的影响进行考察,以期达到对明代田赋变化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定量化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中国古代哲学不仅对日本古代文化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作者通过分析几位日本近代文化精英,如西周、中江兆民、西田几多郎、涩泽荣一、夏目漱石、汤川秀树等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吸收与改造,认为经过他们的创造性转化,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某些思想对日本近人的哲学、经济、文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了日本近代化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作者指出,探讨这一历史现象,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是什么类型的思维,其思维运行机制如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是一种情感思维,它既不同于以概念为中介的逻辑抽象思维,也不同于以表象为中介的形象思维.情感思维是以主体心理情感为反思对象的内向性思维,它是对主体心理和情感倾向的自我体验,是一种价值认识.我们考察中国古代哲学史,可以看出,情感不只是心理因素,而且也是思维中介物.主体情感体验是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并列的一种哲学思维形式.情感思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形式之一,它对中国传统思维乃至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剑桥中国明代史》进行了全面的评述,认为它是西方学术界全面阐述中国明代政治史的开创性著作,其特点为:它是一部泛明代的历史,体现了西方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是西方学者多年来研究明史成果的总结。贯穿全书的基本线索,一个是把明代政治史的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延续性结合在一起;一个是着力于明朝权力结构、功能及其运转机制的探求,特别是对皇权、内阁和宦官的考察。明朝与国内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国外的交往,也是该书阐述的重点。 本文强调,该书把明史作为世界历史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及着意揭示历史人物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等等,都给人以启迪。但也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化是多元一体或一体多元文化,这在学术界已成共识。但是,中国古代文化是由什么样的文化“元”构成的,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与此相联系,对中国古代文化整合的历史过程,联结各文化元的纽带、以及整合的特点等,也还缺乏具体分析。本文拟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的文化元中国古代文化作为多元结构的综合体,把握其形成和演变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文化元。所谓文化元,也就是文化单元,即文化的构件。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元,不同学者,因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结构的着眼点不同,看法也各异。着眼于“板块”结构的论者,…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我国西南位于亚洲大陆与中南半岛的衔接处,大陆文化向南传播,滨海文化北上渗透,都必须经过这一咽喉地带。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决定我国西南地区民族研究的重要地位的首要因素。作者对比了泰国的和我国的一些古代遗址考古发现的资料,认为加强对西南民族的研究,不仅关系到解决西南各民族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中国民族古代文化的来源问题,以及整个亚洲太平洋区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古代经济伦理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梧 《天府新论》2000,(4):57-59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揉百家学说的中国古代经济伦理对我国的政治文化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从“均平的伦理原则是中国古代经济改革与农民起义的指导思想”,“爱民富民、重本抑末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封建帝王的经济决策原则”,“经济伦理转化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秩序原则”三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时代之一 ,明代的商业与以前朝代相比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明代的商业文化随着明代商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和成熟 ,并对明代的商业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墨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墨学和儒学在战国时代并称为显学,墨学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孟、庄、荀、韩都批判墨家,但是儒、道、法诸家也都重视墨家思想,莫不受到墨家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影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忽视了墨家思想是不可想像的。我们通常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是儒、道、释,而不认为墨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什么作用,这是一种误解。无论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真相,还是在对传统的反思中从事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墨学都能够提供思想的资源和动力。墨家虽在汉、魏时期为统治阶级所不喜好,为儒…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早期的农商关系问题吴松在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流变中,农商关系问题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和最引人注目的基本问题。它与“本末”观念和“轻重”思想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主流,制约和规定着其他经济观念或范畴的衍生和演化。因此,探讨中国古代农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明代,是中国古代渔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渔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势所必然,明代渔业生产技术包括养鱼与捕鱼两大技术内容,养捕地域范围则从池塘、江湖到海洋,其所具有的技术特色,对中国古代渔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张然  曾庆贺 《理论界》2007,3(10):172-173
被称为20世纪第五大发现的徽州文书,其内容是以徽州籍平民家庭为主体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商业经营、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原始记录。具有原始性、唯一性、民间性、真实性等特点,对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运用“二重证据法”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徽州文书的考察,具体分析明代商品经济观念及析产分居观念等方面的变化,我们认为明代的徽商用“迭相为用”的功名观代替了“唯有读书高”的传统功名观。在析产分居理论上,则用民间的“常理”代替传统儒学的“天理”。阄书和产业批受是明代徽州地区处理家庭财产的两种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20.
明前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朝贡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朝贡贸易是古代中国长期沿用的一种寓政治和经济为一体的特殊对外政策。在促进古代中国与海外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代立国后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又有新的发展。作者从朝贡贸易的实行措施、鼎盛表现和历史意义等三个方面对明代前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朝贡贸易进行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