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新闻界近几年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现象,人们在忧虑、困惑的同时,大多从新闻道德规范化、制度化方面提出了种种方案和对策.其实,媒介道德建设只靠道德规范的完善与落实是不够的,还要靠记者个体德性的养成及在道德实践中的自觉,只有逐步实现规范和德性的双重到位,才能摆脱媒介伦理的困境.而中国传统的记者德性伦理所提倡的公平正直、责任意识、维护真实刚毅不屈、坚持真理始终不渝、独立不倚、诚实、勤勉、廉洁、纯洁等种种品德,有助于我们认识记者的德性培养在新闻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既可以促进当今新闻道德规范的充实与改进,还可以为当代记者的德性修养提供一定的参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期之后,西方伦理学由注重规范,到自觉地思考和重新回归德性的历程,使我们认识到德性在人类文明前行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当代中国的许多道德问题,不可否认地在很大程度上与德性的状况和建设存在一定的关系。德性伦理的复兴给予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有益的启示。从理论上看,德性与规范关系密切,道德建设要以规范为基础,以德性为目标;从实践上看,道德建设不仅要加强规范意义上的制度伦理和伦理制度建设,还应该注重社会信念伦理体系的德性建设,把握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媒介融合给信息传播带来一系列变化,它的发展也给新闻伦理带来种种挑战。媒介融合发展在我国经历了三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给新闻生产、记者角色认定、信息生产方式带来了挑战,直接导致了信息过剩、信息污染、个人隐私的无保障、新闻传播者角色定位等问题。面对媒介融合给新闻伦理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必须从更新传播理念、强化新闻理想教育、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加强新闻传播法治建设等方面入手,重建新闻伦理。  相似文献   

4.
探讨当代中国道德生活中的德性和规范,应当从社会转型期出发,着眼于旧道德的消亡与新道德的产生,探讨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文化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的内涵、思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确立经济伦理道德,政治伦理道德,文化伦理道德,社会伦理道德,生态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取向,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把“五个文明”建设搞好,中国人的道德生活水准提高了,才能用新道德取代旧道德,才能用新道德规范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的道德和文明水准才能得以真正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的道德形态和伦理形态以同质异构的方式显示。道德形态指向个人的主观世界,伦理形态面向外在的客观世界,二者契合于实现德性生活。因此,《金瓶梅》的"伦理-道德"形态建构,不仅面向个体德性的塑造,也寄希望于群体伦理纲常的完备,并以主客结合的模式建构趋向真善美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6.
提高高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仅仅依靠德育课教学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重制度伦理建设。目前社会制度、高校制度和德育制度伦理缺失是导致高校德育课教学低效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德育课的道德理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等没有形成制度的伦理规范;另一方面,社会制度、高校制度、德育制度伦理精神的缺失无法塑造个体和群体的德性。因此,建设蕴涵道德理念、道德原则,渗透时代伦理精神的社会制度体系、学校制度、德育制度对于提高高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的媒介融合进程中,记者使用微博发布新闻信息,一度成为一种媒介现象。微博上出现的记者可分为使用媒体官方微博的记者和开通个人微博的记者两类。后者在记者的职业身份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并引发了关于新闻伦理的困惑与争议。记者使用微博发布新闻信息存在三个新闻伦理争议。媒体要制定较为细化的工作手册,帮助记者在面对媒介伦理困境中的具体问题时采取适当的行为,并加强记者对所属媒体机构的归属感,避免记者在其他传播平台上传播新闻信息时遭遇职业伦理困惑。  相似文献   

8.
伦理学界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的争论也使得道德教育界对于应该如何进行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途径出现了各执一端的局面。从康德道德理论的重新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康德将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进行统一的努力方向,而这种理路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思路,即:道德人格的培养应该可以是外在规范与内在德性并重的过程,规范主义中包含着德性精神,而德性也可以是包含规范的德性。这种机制对于更加全面与综合地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具有更大的合理性与效用。  相似文献   

9.
罗尔斯"自由优先于德性"的论题反映了在制度化趋势空前加强的现代社会,制度伦理研究已成为伦理学研究的范式转移.在道德建设实践中,由于德性伦理自身的优势,德性伦理在地位上高于制度伦理,但由于制度伦理的基础性,制度伦理在程序上又要先于德性伦理.在处理好制度伦理建设的基础上,需要培育和塑造具有完全道德意义的德性伦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大众传播媒介在媒介全球化和媒介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得以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新闻业出现了种种新闻伦理失范问题,严重影响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媒介伦理的五个深层矛盾,即义务论与功利主义、产业化与公益化、专业伦理与制度伦理、公权与私权、法权与治权五个方面的矛盾,探寻我国媒介伦理存在的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播内容的伦理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播内容的伦理要求即大众传播内容所应具有的道德性 ,它是大众传播内容自身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主要包括真实性、人道性、正义性、高尚性等内容。大众传媒主体、受众和社会在大众传播内容伦理要求的实现中均承担一定责任 ,并且通过道德评价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儒家德性伦理与中国休闲伦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儒家德性伦理对于中国休闲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在于:将中国休闲伦理体系的构建和休闲文明建设的基点置于人的主体素质的升华、人的主体意识的自觉和人的自我伦理鉴别及抵御能力的提高上,其所提供的基本理念植根于人性的德性优化建构与人生审美境界提升上.儒家德性伦理不但为中国休闲伦理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文化智慧及实践方略,而且在休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伦理规约和道德实践的功效,具体体现在激发人心向善的道德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与休闲品质以及引导道德自律和构建心灵和谐.  相似文献   

13.
符号迷障、机制壁垒和受众误解造成了新闻求真的三重门,新闻人在开门求真的过程中难免遭遇种种伦理困境,诸如:欺骗的手段与求真的目的相冲突;传承文化的媒介精神与现实生存压力之间的紧张关系;法律法规的相互抵触;道德本身的两面性;职业的社会性与求真者的个人动机,还有国家意识形态与新闻传播原理之间形成的张力等等。在列举上述种种新闻求真中的伦理困境之后,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使伦理困境在罗素悖论中得到解释,并使其自然消解于新闻符号游戏之中,减少新闻人左右为难、无所适从的尴尬。对新闻人处理困境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关系受到当代学界的高度关注。规范伦理成为现当代社会道德生活的基础性框架和德性伦理被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规范伦理迫切需要德性伦理的支持。如何实现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统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道德偏好不失为联结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实现二者融合统一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5.
德性伦理和规则伦理是西方道德传统中的两种基本理论和实践模式。二者的分歧成为西方伦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论题。这种分歧主要体现在对德性与规则、古代伦理与现代道德以及正当与善的不同理解上。如何整合对这三组范畴的不同理解已经成为当代伦理学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依法行政语境下,德性之治似乎已日渐势微。然而,从德性之治的历史渊源及现代含义、理论支撑及现实需求中,可以看到了德性之治在当下依法行政责任体系建设中的不可或缺。在当代,行政执法机关实施德性之治的基本路径在于:行政理念的更新,道德素养的提升,与时俱进的教化和伦理制度的完善,实施德性之治,必须正确处理好德治与法治、德治与人治、治人与治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伦理德性问题一直是中西方几千年来一直探讨和争论的话题,德性范畴也是中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始终给予关注和研究的。在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最早就在伦理德性上提出过自己的主张,之后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对伦理德性提出过自己的观点。在中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更是对德性提出过自己的主张和要求。德性作为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时至今日仍然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和比较古希腊与儒家学派中的代表人物在有关伦理德性上的主张,以期从中得出一些积极的启示,更好地指导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是伦理学理论和现实道德生活的重要内容。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逻辑关系主要有一体两面关系、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的关系、相互离异的关系、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及功能与价值关系。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现实关系除包含二者逻辑层面关系的内容外,还有一个特殊方面,就是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功能与价值关系要在历史的发展中(伦理思想史与道德生活史)以动态的方式双重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是伦理学理论和现实道德生活的重要内容。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逻辑关系主要有一体两面关系、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的关系、相互离异的关系、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及功能与价值关系。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现实关系除包含二者逻辑层面关系的内容外,还有一个特殊方面,就是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功能与价值关系要在历史的发展中(伦理思想史与道德生活史)以动态的方式双重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公共行政的道德基础就是在公共行政组织的构建和运作中起基础性作用的伦理精神、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以及在其公共行政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和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等道德内涵的总称.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我国公共行政组织及其运行的道德基础,特别是从公共行政的政治伦理理念、公共行政中的利益关系--道义关系、公共政策制度伦理体系等方面,来反思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共行政组织运行的道德基础,对我国公共行政法制化建设和道德行政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