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哲学的天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括了自然、义理、主宰等意义。将"天人合一"归结为人与自然的合一,甚至期望用"天人合一"来解决环境问题,是对"天人合一"的误读。中国哲学中有关于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但其与"天人合一"并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人合一”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思想原则。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资源 ,其中最有价值的思想成果就是主张人可以“裁成”、“辅相”、“参赞”天地之化育的天人协调说。在这种天人观指导下 ,我们的先哲提出了许多善待自然、保护生物资源的朴素生态智慧 ,对于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着的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不无启发意义。但中国古代并未能在理论和实践上真正解决发展生产力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载天人合一说的生态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载的天人合一说具有丰富的生态意义 ,可说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这一学说的最大特点是承认自然界有内在价值 ,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是靠人类实现的。他的“乾坤父母”、“民胞物与”以及“大其心以体天下之物”的学说 ,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 ,爱护自然界的万物。张载的学说对于保护生态平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德寿 《学术探索》2004,(10):108-111
“天人合一”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思想 ,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儒学中阐释得最充分、最精致 ,也最具影响力。但儒家的“天人合一”不是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生态观 ,而是针对道德本原和王权神圣而提出的天人关系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基于人口问题与价值观局限、偏执的发展战略与狭隘的GDP域治以及权力过于集中与公众参与不足等因素,严重的生态危机带来诸多的政治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公正、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国际压力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强化政府环保职能、完善生态法制、推进公众参与与国际合作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与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观念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本文着重从人的存在境域、人的物性、存在价值取向、人生境界和超越维度以及认识方式与思维方式等基本层面对于该命题进行了全新的现代阐释,初步显示了由天人合一观念所决定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特色,可算得对近年来学界对于此一问题讨论的一个回应  相似文献   

7.
  苏赵   《社会科学研究》2012,(5):170-173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学说,是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的发展,其内容主要指天道与人道、天为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形成了具有天人同源、天人同气、天人合化、天人同心、天人合同、天人和合、天人同乐等一系列天人合一关系的理想和愿望,从宗教信仰和自然崇拜的心理趋向上表达了追求生态文明和生态自然的美好目标,对于树立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发挥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态文明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误读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曾兴盛一时 ,但不可否认 ,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因多种原因 ,存在着一些误区 ,如认为后现代主义只是一种文艺现象 ,其精神实质只在于解构、拆除等等。因此 ,有必要对此进行反思 ,以使人们走出理解误区 ,也有助于目前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核心所在。它以直觉和朴素的方式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沟通 ,智慧动物与养育环境的融合 ,为解决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当今 ,认真剖析其合理思想 ,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与文化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有许多制约因素,难免会出现误读现象。因此文化误读成了文学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从误读理论和接受美学两个方面阐述了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理论基础,然后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成因及表现,再后分析了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最后指出应慎重对待误读以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世界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合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理念。“天人合一”思想本身蕴涵着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观照,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以生生不息之天道作为万物生存的宇宙本体论基础,由继善成性、以仁体物的道德主体来彰显并实现天道天德,以期实现乾父坤母、民胞物与之万物和谐的人生旨归。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对于当代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德军 《殷都学刊》2008,29(4):111-113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和日益低靡的文学环境,生态文学已成为必然。而中西方文学共同的启蒙载体——神话无疑成为这一思潮的原动力。本文从中西神话,生态危机、及生态文学的源起和现状等方面对这一思潮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时间观:西方的"天人分离"与中国的"天人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是人类哲学和科学共同的研究对象.西方哲学的时间观与中国哲学与术数的时间观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西方哲学认时间为本体之外,中国哲学认本体为时间本身;西方传统哲学的时间观是"天人分离"的,把人的活动与时间的进程分离开来;中国传统哲学与术数对时间的理解是"天人合一"的,把人的生存活动与时间看作一个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整体.中国哲学和术数的此种时间观在当代科学和哲学发展中体现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如何解决生态危机,西方国家生态思想中的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影响深远。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仅仅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改良无法真正解决当今的生态危机。人类必须从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人与自然的分离及人对人的压迫———出发,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才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5.
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佘正荣 《中州学刊》2001,(6):148-153
本文认为,儒家生态伦理观的思想根源是将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由此而产生从心性论和宇宙论的不同角度去建立天人合一的学说,并形成了仁民爱物的环境道德阶梯论。儒家的生态伦理观对于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但是必须以科学的理性精神进行批判阐释和转换其传统形式,才能在当代人类生态实践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直接将生态危机及自然观问题作为其研究的主题,形成了较系统的生态危机理论与社会自然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生态危机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重新评价传统自然观,批判资本主义盘剥自然的反生态性自然观,重新阐发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学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与完善注入了新的元素,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生态危机的本质是人类生存的危机.以何种视角和维度去剖析生态危机的深层本质,历史唯物主义为生态伦理学找到了理性视角和科学路径.伴随着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上升至道德问题,阶段性生态问题已然转变为全球性问题,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对资本逻辑逐利本性、异化人格和打破生态边界的揭露,重新审视人类生存危机与资本逻辑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不可逃脱的因果关系,重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贪婪掠夺的内在根源和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澄明资本逻辑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逐利本性的根本动力,导致人的自觉主体性的决裂即异化,并指向打破生态自然极限的外在边界,以历史唯物主义树立起人类可持续生存理念,才能最终实现生态危机的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8.
生态危机是影响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有认识论根源、宗教根源、精神根源、科技根源和制度根源.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视界认识生态危机,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引起生态危机的根源,只有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最终实现人和自然的解放.  相似文献   

19.
论生态危机的哲学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当今世界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哲学问题又一次尖锐地呈现出来。生态危机表面上是由生存与发展所引发的,但从深层来说是哲学的危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哲学思潮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而问题的根本则在于哲学本体论的失落。  相似文献   

20.
陈赟 《齐鲁学刊》2008,(2):18-23
在《中庸》的思想体系中,诚是"一切道之道"、"一切德之德",是人道与天道得以连接的枢纽。人道显现天道之诚的方式有两种:思诚与诚之。但同时,天道之诚开显在天道万物的各正性命中,因此,人之给出万物的各正性命的行动,才是开显天道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