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康龄中心和展能中心合作互相关爱快将一年了。在这一年当中。两个中心通过多次活动,使康龄中心的长者和展能中心的学员。大家由认识、信赖,而发展到互相关爱,共同建立了深挚的情谊。一年前,当展能中心成立初期,我们看着展能中心的学员,都是十九、二十多岁的弱智人士,他们思维迟钝、言语困难、动作僵硬。后来听到康龄中心和展能中心“合二为一”、“互为一体”,我又产生了另一种思维:康龄中心的会员是六、七十岁的长者。而展能中心的学员是年轻的弱能人士,从年龄上对比,已是“隔代”关系,正常人之间的“代沟”已是难于逾越,更可况是“隔代”及与弱智人士呢!当时我真感到十分疑虑。当我第一次和展能中心的学员接触时,我们有位长者问展能中心的一位学员的姓名,她回答说:“我叫1、2、3(歌曲音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昆明。有一天我问沈有鼎先生,有没有见到支那内学院的不定期的学术刊物《内学》,其中有一篇熊十力先生的文章——《境相章》。我说:“文章表现了熊先生的分析能力强极了,深刻细致极了。”有鼎立即很表兴趣地说他看到过那篇文章,真是好文章,并且表示以不及见到全书为恨事。我第一次见到熊十力的名字时,我在苏州,是东吴大学二年级的一名学生,时在一九三二年。我订了一份《大公报》,报上载有马一浮先  相似文献   

3.
享受唠叨     
据说国外有一电台,周末黄金时间给一万名男子打电话,问他们正在听什么,竟有9839人回答“在听老婆唠叨”。我不知道别人的感受如何,反正我就特爱听妻子的唠叨,甚至把它当作一种惬意的享受,“看你那样狼吞虎咽,像饿了三年似的。”“天天捧着报看,看了这版忘了那版。”“你这些草稿要不要?天天要人来帮你收拾……”只有我才明白她这些话的“潜台词”:说吃饭快,是欣赏我的食欲;说成天  相似文献   

4.
鉴宝     
柴静 《东西南北》2011,(20):80-80
1 有天吃饭,大家听说一位老哥喜欢收藏,说去您家喝个茶鉴赏一下吧,他老婆在座,听这话脸一紧,冲老公一斜眼睛“你自己说”。  相似文献   

5.
喻欢 《社会工作》2009,(1):49-49
当我第一次见到阿诚时,他对我笑、拍手、跺脚,还握住我的手拍手。他妈妈说他一直是这个样子,不会说话,就是不停的在拍手、跺脚。我说,这也是阿诚的一种表达方式呢。我笑着对阿诚说:“你是在说你喜欢姐姐对不对。”  相似文献   

6.
采访上帝     
苇子 《东西南北》2009,(6):23-23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 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 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 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 “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旅日散记     
一、东京市面有一次,我到研究我国京剧的吉田登志子女士家串门。聊完后,我正要告辞,她说:“你还没吃饭吧?”随手拨了电话,一会儿工夫店员就骑摩托车送来了两份鳝鱼饭,还有酱汤和咸菜。吉田说,汤是放在专门的暖瓶里,店员坐电梯上四楼,现倒入碗里,好让顾客吃到热的。吃完了,餐具就放在走廊里,回头店里派人来取。我所在的东洋大学,只有学生食堂。虽然教授也可以去吃,但一般都是打电话叫外面的饭店给送份饭来。洗衣店也很多,早晨骑摩托车上门来取,当天就洗好烫平,晚上送回给你。倘若钮扣掉了,还准保替你配上、钉好。服务商店很  相似文献   

8.
曾与一位上海人吃饭,席间聊起他对东北土菜的印象.这位上海人用“搞不懂”来形容:首先是东北人爱吃炖菜,想到的或想不到的食材搭配,都可以用一个“炖”字,在东北菜里进行尝试.像“鲶鱼炖茄子”“猪肉炖粉条”,食材太多时还可以“乱炖”,这在海纳百川的上海菜里,都是很少见到的.其次是东北菜的量,别处盛菜用盘、用碗,到了东北,似乎只有把菜装在锅里、盆里,才更能体现出东北人的热情好客.不知东北人是谦虚还是因为人高马大,明明一大只肉鸡炖出了一大盘子菜,东北人却叫它“小鸡炖蘑菇”.连普通的鱼和虾,在东北人口中也往往被加上了一个小字.直到有一天,这位上海人见到东北所谓的大锅菜,锅的口径足有一米,他这才明白,什么是东北的“大”.  相似文献   

9.
佚名 《东西南北》2009,(9):55-55
这个城市说大很大,说小很小。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遇到,很多人却可能一转身就碰到了。 周末逛街,在一专柜里跟一女人同时伸手拎一件衣服。不禁对视,哈哈大笑,原来是旧相识。她说:“我们有十几年没见到了吧。”我说:“是啊,真巧。”  相似文献   

10.
子鱼事件     
冯雁军 《东西南北》2008,(10):15-15
坑总是挖在你不曾在意的细枝末节。秦桧书法造诣很高,时常与皇上赵构探讨书法。两人常常谈得忘了吃饭,皇上赵构也因此常常留秦桧吃饭。这一日,两人都喝多了,于是聊着聊着,话题就偏离了书法和朝政。赵构说:"最近一段时间见到的子鱼都很小,根本没有大的。"  相似文献   

11.
社区休闲     
一天下午,领导安排我和大刘去车站接徐州来的技术员小韩。说是4点左右的车,可已经5点多了,还不见小韩的影子。我和大刘都有些内急,便走到一公共厕所。把门的是位60多岁的老者,在我们进门的时候,老者指指桌上“凭当日车票免费入厕”的牌子,让我们出示车票。大刘解释说:“车票在我们另外一个人手里。放心吧,我们有票,没票怎么坐车呀……”但老者根本不吃大刘那一套,要么拿出车  相似文献   

12.
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年龄上,胡绳同志都是我的长辈。胡绳同志是我的领导和老师。按照胡绳同志自己的说法,还有一层关系,就是“同学”。70年代末,有一次去看望胡绳同志,谈话间有一位我不相识的朋友来访,胡绳同志向他介绍说:这是王梦奎同志,我的同学。看到来客不解的神情,我接着说:“五七干校”的“同学”。 我从中学时代起,几十年来一直是胡绳同志著作的热心读者。我从他的著作中得益不少,在治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文字表达技巧方面,一直把他作为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3.
自从天文学家们“规则”一天为二十四小时以来,我们一直遵守着这个“规范”。在社会学调查的问卷表中,经常会出现这么一个调查项目:把您一天的时间使用情况填入下表。但被调查者往往会向调查者说:“同志,我算下来用了二十六小时”。调查说:“你确切地计算一下,一天怎么会有二十六个小时呢?”于是调查者便东拆西减,算出了二十四小时来。调查者此举实出无奈,因不按照一天二十四小时这个统一的“指标”、“规范”进行调查、统计,就会使调查遇到更大的麻烦。然而一天确实可能会有二十六个小时。比如:看电视的时候织毛衣。那么这段时间算看电视呢,还是算织毛衣的时间呢?又比如:在吃饭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老干部几十年廉洁奉公,不揩集体和群众一点油。有一次,一位老乡带了点土产上门探望,他推却不掉,收下后要付钱。那老乡说;“这点小东西怎么收钱呢?”老干部不卑不亢地说:“你的一片盛情我领了。但这钱,一定要收。”老乡只得推托说:“以后再算吧!”但那位老干部紧接着说:“要算今天算”,最后付了钱。我不禁为那位老干部的“要算今天算”的做法称好。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作为一个干部,不可能不发生与周围的日常接触和经济往来。一些亲友和同志,可能出于亲戚感情和对干部的尊敬,带了一些东西。如果拒人于千  相似文献   

15.
泰戈尔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艺术家,而且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曾引起许多国家教育界人士的注意,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称泰戈尔是“理想主义的教育家”、“新教育的开拓者”、“伟大的民族民主主义教育家”、“杰出的人民教育家”,说泰戈尔的教育思想中心是“爱”、“美”、“人道主义”。泰戈尔一生中把自己相当多的心血倾注于教育事业,写了许多关于教育方面的著作和文章,诸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堕落》、《教育改革》、《教育问题》、《我的教育学》、《我的  相似文献   

16.
谢雄鹰,刚满三十六岁的青年农民,前几年,党的农村政策,使他成了运输专业户。车轮子转了四年,他盖起了新房子,添置了新家具,银行里还有一笔为数可观的存款。有人说:“谢雄鹰坐着吃利息也能过富日子啦。”可去年九月,他却向全村发布了一个惊人消息:“我要去省城读大学了!”在湖南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他说:“我一不要国家补贴,二不要集体照顾,三不要学校包分配,四年的学费一万元,全由我自已负担!”同学们说谢雄鹰有一连串的“最”字:年纪最大,家庭负担最重,丢开书本的时间最久……入学后戒烟最早,买的参考书最多,提问题最勤,灯熄得最晚,给家里写信最少……谢雄鹰付出的代价确实不小。他需要完成的汽车专业本科学业,有二十九门功课,他数学基础差,买来了初、高中全套数学课本从头复习;英语对他来说是新课,就每天清晨起来“死记硬背”,一天除必不可少的几个小时吃饭、睡觉外,他的时间全部给了书本。他对同学们说:“我是车子开上半山腰,能进不能退啊,我就是爬也要爬上山去!”  相似文献   

17.
徐瑞哲 《东西南北》2010,(11):62-62
我是在青海盐湖附近的小镇上,遇到马格的。那是2001年秋天,在饭馆吃饭的时候碰到他,搭上话之后,大家索性把两桌凑成一桌,边聊边等大盘鸡。我年轻的同事照例抱怨自己常年在外做工程,没有自由:“不像你们做生意的,想去哪里去哪里。”马格听到了,他迅速抬起眼睛,说:“其实没有人是自由的。”  相似文献   

18.
一位来自瑞典的K先生到中国后常纳闷: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和我在西方见到的中国人,真的都是中国人吗?因为来中国之前,他们全家与一些中国朋友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在他的头脑里,“中国人”是和“好学向上”、“勤奋刻苦”、“礼貌文明”这些字眼连在一起的。他对中国人极有好  相似文献   

19.
杨菲 《东西南北》2013,(4):74-75
印象中的爷爷在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张闻实。年过五十的他虽然有些发福了,但眉宇间依然闪烁着几许和伯父张学良类似的俊朗。 2007年,张阁实离开了台湾,执意要回内地探寻祖辈的足迹。“其实是奶奶触动了我回内地寻根的念头。”张间实的奶奶寿夫人是张作霖最宠爱的五夫人,曾为张作霖掌管“后宫”之事,比如太太们请人回家打麻将并留客人吃饭都是不允许的。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座绿荫掩映的小山。前面,有排银灰二层小楼。紧靠马路边,矗立着一块醒目招牌。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武警汕尾市支队维安自愿戒毒中心”。戒毒中心,本身就很有神秘色彩,加上使枪弄棍的“大兵”开办,更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办公室,见到一位身着橄榄绿警服的同志,瘦瘦的,高高的,肩上扛着副“中校”牌子,正与一位“白大褂”研究工作。原来,他就是支队后勤处副处长,叫郑佳因。戒毒所正是他们管辖。嫖娼、赌博、吸毒,很早很早以前,古人就把它们作为社会丑恶现象,划为“三戒”之列。尤其是吸毒,更令人憎恶,“天下物之恶,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