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墨子的“兼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春秋战国之际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对西周以来旧宗法道德的否定。墨子把道德问题视为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及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关键。他所主张的“兼爱”是一种不分亲疏、不论贵贱、爱人如己、一视同仁的无差别的爱。孔子的“仁学”和墨子的“兼爱”说以其对人类在精神上平等的认识,完成了人类对自身及对相互关系认识上的一次新的精神觉醒。  相似文献   

2.
“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和精华。其学说注重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当今中国正处于复杂的历史变革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由于收入分配差别而引起的贫富差距过大;对物的过分依赖而导致的人际关系脆弱;社会信用的缺失;群体性对抗事件的频率加大等。重新发掘墨子“兼爱”思想的价值,对于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兼爱、交利思想是墨子社会思想的核心,是他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办法。这一思想落到实处就是个人、家族、国家之间不分彼此。赞同这一主张的应该是那些弱势人群、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地位低下者和相对缺少知识的人。墨子的兼爱,是完全无差等的爱;在继续维持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等级社会的前提下,要求人们做到这一点,墨子学说的空想性质就体现出来了。其后学要实行他的学说,就不得不从根本上更改其思想,从而使得自己处于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4.
5.
墨子的美学思想属于伦理美学的范畴,而非形式主义.墨子的兼爱思想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因为,爱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经验,而爱的经验和其他审美经验带给人的情感体验也是相同的:人在爱之中体会幸福,就是对美的人生的体悟;爱使得和谐的人际关系得以形成,可以说,是爱缔造了美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人的问题一直是社会转型时期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该核心问题的关键在于公民性品格的培育。从社会学角度而言,公民性品格培育之要义,为公共价值和行为方式的认同和选择。在濡养国人公民性品格的思想资源中,墨子思想可谓是最佳资源之一。其根据在于,国民人格多是遵循儒家的君子之道,即儒家君子人格是公民性品格塑造的基础。而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的差异恰恰是两者能够形成互补的前提;两者的共通性使得墨子思想能够比较顺利地进入国人人格内部,实现融合与对话。儒墨的差异性和共通性决定了墨子思想能够与儒家思想形成对接,最终对国民公民性品格塑造形成补益。  相似文献   

7.
对于墨子的尚同政治主张,学术界存在两种看法,一为专制,一为民主。事实上,讨论墨子之"尚同",不能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尚同之目的。作为一种抽象概念,"尚同"既可以是专制,也可以是民主。通过考察"尚同"之目的、形式与内容各方面,将"尚同"置于"兼爱"的社会理想之下,不仅要求"下同于上",也要求天子上同于天、顺应民意、主动接受贤臣的影响,则"尚同"非专制明矣。此外,"尚同"并不要求上下之义绝对的一致,而只是无限接近。  相似文献   

8.
墨子“兼爱”伦理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一种人类整体之爱、无差别之爱,具体表现为一种爱无差等的伦理精神,而这种爱无差等的伦理精神分别通过“爱人如己”的人际伦理原则和“非攻”的社会政治伦理原则得到鲜明表达。“兼爱”的伦理思想虽然在墨子时代未能如墨子所愿发挥出其预想的作用,但在当代社会仍有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墨子伦理思想的“民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的墨学代表了劳动人民群众阶层的利益和愿望 ,被称为平民显学。其伦理思想中蕴涵着独特的人文情怀和人民性品格。墨子伦理思想的“民性”特征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显现 :第一 ,“兼爱” :追求民主平等的重民思想 ;第二 ,贵义、尚利 :体现以民为本的惠民思想 ;第三 ,“天志”实现民意代替天意的保民思想  相似文献   

10.
墨子的思想和行为体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兼爱”立足于人的生存权利,从道义与功利两个方面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尊重和关心;“尚贤”立足于社会治乱的目的,要求为社会弱者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维护弱势群体的政治权利;墨子言行一致,舍生取义的实干精神,真正体现了对社会弱者的同情和帮助。借鉴和吸收墨子的言行,对于我们如何扶助弱势群体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启蒙时期,墨家主张的以“兼爱”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以“非攻”为核心的和平发展思想,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基本利益诉求;在当今时代,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对于构建现代社会的政治文明、社会民主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由我国提出的倡导国际间的和平共处、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构想也具有极强的思想指导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墨子对言语行为的看法,认为墨子的言语观有以下几点值得今人思考和借鉴:(1)行政管理依赖于有效的信息沟通,要使上级的行政指令顺利下达并得到圆满的执行,下级的情况能得到及时的上报,达到"尚同"的境界。(2)对君主或上级的过失,臣下应当直言劝谏而不是阿谀奉承。(3)对人家说的话一定要加以明辨,不能因人废言,也不能因言废人。(4)说话必须要有根据,符合"国家人民之利"。(5)说话应"择要而从事",做到有的放矢;说出的话应当切实可行而且"口言之,身必行之",言行一致。  相似文献   

13.
《墨子》政治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运用“爱民”和“明罚”统治手段实现民众与统治者一致的思想 ;二是下同于上与上同于下相统一的“尚同”思想 ,以及谏臣可以“长生保国”的思想 ;三是“利之中取大 ,害之中取小”的政治决策思想 ;四是“安危治乱 ,在上之发政”、“强必治”等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思想 ;五是“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政治地位转化的思想。《墨子》政治辩证法思想与“得之下情则治”及“非命”的唯物主义思想倾向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4.
依冯友兰先生的四境界说,杨朱"重生"、墨家"兼爱"都是功利境界。但透过儒家对二者的批评,二者在实现"为我"目的上路径各异。杨朱"重生"是极端的自利,逻辑幼稚且没有现实性。墨家与儒家有内在逻辑和境界之别,但作为一种社会理论时,都面临相同的治理缺陷,即制度缺位。  相似文献   

15.
墨子的文化思想是先秦显学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观上 ,墨子反对儒家倡导的繁琐的上层贵族文化 ,提倡简易质朴的平民文化。作为社会下层民众利益及思想的代表 ,墨子强调教化 ,倡言兼爱 ,主张利他主义的价值观 ,显示出与其他学派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此外 ,墨子坚持社会进化的文化史观 ,反对泥古 ,强调述而且作、继承与创新并重 ;并力行实践 ,坚持了科学实证的知识论  相似文献   

16.
墨学与儒学曾并称于世,但后来却命运迥异,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于墨学中的思想,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认知,尤其对墨学理论"大道",即理论的精髓和灵魂的理解,更是出现了几大派观点.但综合研究分析墨子的生平资料及《墨子》一书就会发现,墨子不是在用一些固定不变的观点来建构自己的理论,而是用一种开放的思维来思考现实问题,依现实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学说.可以说,墨学"大道"即在于"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墨子常提的"义".而"义"又等同于"利",这"利",依胡适的观点,不是物利,是在人生行为方面.人生行为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利的内容也是不断变化的.能被实际应用的"利"才是墨子认为的真正意义上的"利".所以,研究墨子的思想,就不能用静止的观点,把墨子"十论"静态化来比附现实,并在此种意义上来评说墨学.  相似文献   

17.
谭戒甫先生几乎毕生从事《墨经》研究,旁及诸子其他、楚辞、金文,著作甚丰,成绩卓著。所著《墨辨发微》等墨学著作,构建了谭氏墨学体系,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谭先生成功的奥秘主要是:一“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二“取重于辩学”,“穷神殚智”与“两个发现”;三“学过电机工程的基础”加上“涉猎旁门杂术”。此外,学问无穷尽,不断地提高自我,实现自我学术升华,这也是谭先生在数十年中的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18.
人性论是关于人性本质的论题,对墨子人性论思想的研究不能囿于对人性善恶的探讨,可从多方面加以观照。墨子的人性论思想主要体现在提倡人人平等、反对天命论、主张尚贤举能、崇尚功利主义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