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翻译中的有意误译是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现象。它突出地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扭曲和变形,是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契合点。在传统翻译标准看来,误译以失落和歪曲原文信息为代价,是对原文的不忠,成为攻击译者的重要依据。将Andrew Chesterman的四个翻译伦理模式融入到对我国传统译论的深入理解之中,完善误译研究,丰富了翻译批评方法,从而使人们对文化误译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更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翻译中容易出现文化内涵误解及误译的三个方面 :即俚语和惯用语的误译、具有文化内涵的意象的误译及原文风格和主题的误译。对这些误译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 ,加深对异域文化的理解 ,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翻译中的文化误译  相似文献   

3.
以阐释学的"前理解"和"偏见"理论、接受美学家对阅读和读者"期待视野"的相关论点为依据,针对文学名著在重译过程中的误读和误译作深入比较研究,批评了以往‘误译即错误的翻译,的简单论调.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不同的译本为例,后来的重译本中也存在不少的误读与误译.误译分为语言学(微观)误译和文化(宏观)误译.语言学误译可能是由于拼写错误等导致的.文化误译又细分为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拼写错误等无意误译都应该尽量避免.然而有意误译是可以原谅和接受的,是基于归化或异化的需要,是创造性叛逆.总之,误读、误译与重译相伴相生,是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在人类的文学翻译实践中,出现误译是在所难免的,总的来说,误译又可分为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两种,无意误译是由于译者的大意或能力有限造成的。而有意误译则是译者有意为之,本文将从操纵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并从多方面探讨其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化意象的有意误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英语读者 ,必须探讨文化意象的中译英问题。文化意象从一个载体转到另一个载体 ,难点在于译者既要准确表达原文的词义 ,又要使读者了解中国文化背景和理解隐含之意。如何克服翻译中的各种障碍与困难 ,看待有意误译的代价与价值 ,是文化研究中 ,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林纾的翻译看有意误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纾的翻译在我国乃至世界翻译史上都是一个特例,他不懂外语,但却凭他生动传神的翻译在当时取得巨大成功。他的译本一直倍受争议,许多评论家将他的误译归咎于口述者或林纾本人的粗心大意。本文却认为林译小说中的许多误译常常是林纾有意选择的结果,进而指出在某些情况下,有意误译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从误译看文化与翻译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误译现象体现了文化与翻译之间的互动关系。误译的产生是由于主体文化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和制约造成的 ,误译又有利于拓展客体文化和充实主体文化 ,对加强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促进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译小说中有大量的增补、改译和删除等形式的有意误译。林纾和魏易合译的《黑奴吁天录》也不例外。根据传统的翻译理论,该译作被视为不忠实的翻译。然而,这部译作在晚清却受到了中国读者的普遍欢迎。传统翻译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翻译伦理却能为此提供理论支持:林译小说中的有意误译具有不可避免性;有意误译中包含着忠实性的因素;有意误译实为一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意义是翻译的核心。根据框架理论,语言符号的意义来自于框架。翻译的实质就是译者在目的语中采用恰当的语言符号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框架。框架分为语言框架和文化框架。框架及其元素存在语言文化的差异。因此翻译实践不仅涉及到不同的语言符号,而且还涉及到不同的文化。受原文框架的影响翻译实践中往往出现语义误译和文化误译两个方面。语义误译表现在词汇、单句、语篇三个方面。文化误译缘于文化框架缺省和文化框架冲突。框架理论对误译现象有强大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0.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研究我国旅游资料英译中存在的有意误译现象,认为旅游资料的翻译既要实现忠实传递原文信息的目的,同时也要实现吸引游客、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当二者难以两全的时候,后者必然会占上风。也就是说,为了迎合受众的需要,译者不可避免要对原文信息做出改写,亦即有意误译。但有意误译是有限度的,译者要拿捏好误译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翻译研究注重原著与译作的对比,将翻译看作是文本之间的转换。然而翻译研究决不能忽视语言外的因素。本文对意识形态与翻译量、翻译选材以及翻译策略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以期说明意识形态以无形的力量对翻译所起的操控作用。正因为受到这种操控,译者才会选择有意误译、节译、改译等一些非常规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翻译是文化意义的传递。文化预设作为潜在的观念选择,影响着译者对于翻译文本的解读。文化预设的不可避免性、复杂性和历时性,导致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误译。把握文化预设的三种特性的关键在于应用跨文化的观点,在原文本与译本之间进行文化的沟通与互换。  相似文献   

13.
海洋文化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鉴于目前一些旅游景介资料英译质量堪忧的现象,需要针对其文本特点,分析翻译失误的原因,讲究翻译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4.
翻译需要应对的不仅是语言的差异,更是文化的差异,加之译者的主体性意识等因素,造成了翻译中误读和误译的必然性。以严复的误读为例,借用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诠释严译中误读的必然性及其合理性,同时解释严译创造性误读的正面积极意义——原作意义的实现与丰富、译者与读者主体价值的体现与制约。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一是种特殊的双语转换活动,其中也牵涉到文化的因素,它既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也是一门深奥的艺术。鉴于翻译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误译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老翻译家也会有误译的情况。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进行准确翻译的必要条件。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译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转换能力,即译入语的表达能力,才能将原文作者的意思准确地进行传达。  相似文献   

16.
文化误译是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失误,它反映了学生处理文化信息能力的不足,同时也凸显了传统翻译教学忽视文化教学的弊端。因此,翻译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与跨文化交流——从自然语言模糊性和文化差异来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来探讨翻译与跨文化交流.按照通常观念来看,语言模糊性导致了误译而引起跨文化交流失败,而本文试图通过模糊性与文化差异来分析翻译与跨文化交流之间的积极意义与影响.通过翻译所进行的两种文化之间的对话不只是文化之间的"同"与"不同",而是达到"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关联理论与关联翻译理论的研读,结合语言、文化、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要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就要做到原文作者的意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适当的翻译方法三者之间的最佳联系与作用。本文从关联翻译的角度,分析了关联、翻译与文化间的关系,翻译中的文化误解现象在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及生态文化中的表现,提出尽量避免不合理的误译,防止缺失关联和认知语境而误导读者,引导建立最佳关联,避免文化误译的策略和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以保证顺利实现不同文化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语境对广告语篇的重要意义,避免因忽略语境因素而导致的误译,采用文献研究与例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功能语言学理论,系统地剖析了影响广告语篇的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并归类说明忽略这些因素会引起的误译现象。指出在广告翻译中,译者应细心忖度每一种语境因素,使译文清楚地传达原文语言内容、交代广告相关背景、迎合目的语受众心理,从而更好地实现其商业目的;同时,关于广告翻译研究方面的著述也应提供必要语境信息,使读者更多地受益。  相似文献   

20.
五台山佛教文化翻译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山西省五台山圣地的译介材料中存在各种误译、错译和译文不规范的问题,已经影响到该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文章试图通过对佛教文化翻译规范化研究来改变这一局面,以促进山西省旅游经济的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