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阶级阶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分析阶级阶层状况的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系统地分析了阶级的产生的前提条件,阶级形成的必备条件,阶级内部的阶层构成,阶级消亡的过程等。该理论对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分层研究仍具有指导意义,必须客观分析马克思阶级阶层理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状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人是社会的主体,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阶级社会的诸多社会关系中,代表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阶级关系又是基本的,所以,“人”的基本内涵是阶级,生物的人与社会客体的结合点也是阶级。所以,阶级分析方法是阶级社会里认识人、也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我同意这一看法,但我们不能停留在理论上对阶级进行抽象,只讲固有  相似文献   

3.
经济收入问题,从来就是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分析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特别是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我国社会原来意义上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阶级关系已不是剥削性的,而是差别性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收入的分析,对于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并进一步进行社会分层,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改变了原有的所有制结构、阶级阶层结构,各阶级阶层的权力和利益分配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使改革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所有制结构、阶级阶层结构、收入结构、文化结构及各阶级阶层内部结构变化作一些粗略分组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就劳动关系的研究来说,存在着偏重业缘关系,漠视劳资关系的偏向;就社会结构问题的研究来说,存在着偏重阶级关系,漠视阶层关系的偏向;就阶级内部关系的研究来说,存在着偏重水产分化、强调阶级利益的一致性,漠视垂直分化、否认阶层间权利利益差别的偏向。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一项涉及全国的较大规模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的分析,建立了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分化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对我国工人阶级整体的阶层分化(即垂直分化)状态进行观测和描述,初步分析了各个阶层的构成、特征及在整体中的地位,分析了各个阶层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对各个阶层的状况和地位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各个阶层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周运清  胡蓉 《社会学》2004,(3):22-27
社会分层研究历来就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传统领域,也是社会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一领域内,受到关注最多的就是社会分层的结构研究,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兴趣主要基于这样的假设:阶级阶层是最主要的社会行动单位,阶级和阶层的共同行动是最  相似文献   

7.
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研究主题与文献回顾  作为探讨社会结构的两种不同范式 ,社会网络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是相互对立、相互替代抑或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 ?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 (Mitchell,1 969:1 - 5 0 ,1 973:1 5 - 36;Blau ,1 982 :2 73- 2 79)。社会阶级阶层被界定为人们在不同位置上的分布。这种位置研究方法将社会描述为由相互隔离或断裂的、彼此不联系的、具有不同利益和拥有不同资源的群体组成的结构。阶级分析将财产、权威和技能视为不同的资源 ,并用它们来界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界限 (Wright,1 997)。与此相比较 ,以网络分析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社会地位的获得——阶级继承和代内流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定位  社会学阶层继承和地位获得的研究范式,源起于先赋性与后致性理论。基于此,社会分层学家提出的操作性假设是: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在等级有序的阶层结构中获得的社会位置,主要由阶级出身和家庭背景所决定,这个社会就是封闭型社会(或传统型社会) ,在这种社会中,子女主要继承着父亲的阶级位置,阶级继承是社会成员获得社会地位的主要形式;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阶层位置主要取决于自己后天的努力(如自己学习得到的受教育水平和技术技能等) ,这个社会就是开放型社会(或现代型社会) ,在这种社会中,子女的社会地位主要由自己…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的文化透视:观点与简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学阶层继承和地位获得的研究范式,源起于先赋性与后致性理论。基于此,社会分层学家提出的操作性假设是: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在等级有序的阶级结构中获得的社会位置,主要是阶级出身和家庭背景所决定,这个社会就是封闭型社会(或传统性社会),在这种社会中,阶级继承是社会成员获得社会地位的主要形式;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10.
青年的参与和青年的成长 1、只有参与,才能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青年是分属于各个阶级之中的,阶级又分为不同的阶层。各阶级的青年往往处于本阶级的下层。大量社会学调查证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后就业、最早被开除的是青年;房价昂贵、经济衰退的最直接打击对象也是青年。  相似文献   

11.
社会声望,也被称为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综合性价值评价。换言之,是指个人或群体所受到的社会尊敬程度与经济地位差异相比较,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异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持久的影响力。韦伯在其著名的《阶级、身份和政党》一文中,对经济分层(阶级)与社会声望分层(身份)加以区分并进行比较。他认为,社会声望分层由社会价值评价体系所决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人们的身份认同、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直接影响,而经济分层对这些方面的影响则不那么直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韦伯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差异导致了社会差异,或者说,经济分层与社会声望分层相吻合,社会分化才得以结构化,即产生了阶级或阶层,形成了阶级结构或阶层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当前我国各职业的社会声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化与留学生的社会参与丁三青中国近代化宛如一股澎湃的钱塘湖,涌动着社会中的一切阶级和阶层。"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某个阶级的领袖永远是该阶级最有知识的先进代表人物"①。新式知识分子的代表──留学生就是站在中国近代化潮头的赶海弄潮儿。一、文化反...  相似文献   

13.
茅盾的《子夜》是五四以来社会剖析小说的杰出代表。这部小说以阶级理论为核心,认识和观察社会,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合理性这一观点。不论是小说的架构,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安排都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本篇论文主要从阶级矛盾和矛盾分析、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以及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来分析这部巨著。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韩国社会阶级意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与韩国比邻相居 ,有着长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1 9世纪后半期 ,又几乎同时受到西方文明的“挑战”。从那时开始 ,两个国家都开始了痛苦而艰辛的社会转型进程 ,即由经济上传统的农业文明国家 ,向现代工商业文明国家转型 ;由政治上专制集权的世袭政统 ,向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主体制转型。在这重大的历史变迁中 ,各自的社会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也由此形成了各自的社会阶级与阶层的体系。因此 ,两个国家的社会阶级阶层的比较 ,有助于学人们了解和感悟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在本文中 ,我要将两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的比较研究汇聚到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术界对于中国社会结构形态的认定还存在较大分歧:陆学艺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认为,一个“洋葱头形”现代化社会分层结构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已现雏形;而李慎明主持的“当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则认为,我国已经形成了“两个阶级三个阶层”的“类金字塔形”社会结构;孙立平则认为,我国当前社会结构呈现为贫富差距很大的“蜡烛台形”。  相似文献   

16.
陆学艺 《中外书摘》2006,(12):68-70
就现在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每个国家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被划分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中。当我们将一个社会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社会等级时,不同的人,就在不同社会等级的阶梯之上。所不同的是,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社会学家,根据不同的社会学构想或不同的社会学阶级阶层理论,对同一个社会的阶级阶层划分标准,就可能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的不同,却并不能消除各个社会成员在既已取得的社会等级之上所形成的阶梯差异。  相似文献   

17.
明清会馆兴起的动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力度与范围的增大以及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动等。会馆在社会整合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提出了一个以公共权力、资产控制权和技术资本为基础的中国城市阶层地位划分的理论模式,进而建构了一个由社会上层、中产上层、中产下层、技术工人及小职员、非技术工人及个体劳动者5阶层构成的阶层结构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阶层地位是制度化的、由资源占有关系所规定的社会位置;居于这些位置上的人们是这一阶层的成员,他们享有相应的生活机遇,甚至在主观上认同这一社会身份。对中产阶层的界定应置于社会整体阶层结构中进行;中产阶层地位是位于基本阶层地位之间的阶层地位。据作者提出的阶层分析框架对"2003年中国全国综合调查"(CGSS2003)资料所作的分析显示,中国城市的社会上层占大约0.6%,中产上层占7.6%,中产下层占22.8%,技术工人及小职员占25.7%,非技术工人及个体劳动者占43.4%;中国城市社会的阶层结构是较典型的"金字塔"形结构。统计结果还显示,这一阶层框架对收入、家庭住房面积、阶层地位认同、幸福感等生活机遇和主观社会态度变量的方差的消减,具有高度的统计显著性。这些结果表明,作者所提出的阶层分析框架对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的阶层结构而言,是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9.
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时尚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大众行为方式的流行现象。本文根据作者对南京市民的抽样调查结果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情况,从概念、主客观条件、表现形态、追随者的结构与社会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对时尚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作者通过多方面的论证提出,相应于生产力的发展、科技革命的进步和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动,时尚的兴替是社会变迁的微观力量。  相似文献   

20.
改革中的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对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使二者相互促进,以提高编辑人员的学术素质和刊物质量是本刊的业务建设措施之一。本刊编辑人员以作者身份在本刊发表的文章,同其他作者一样,都只代表其本人意见,不代表编辑部的意见和倾向,本刊编辑部也同对待其他作者的稿件一样处理。 这篇文章的作者王颉同志是本刊编者之一,他在这篇文章里鲜明地就我国当前的社会阶级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研究改革中的阶级结构变化及其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指南;反过来,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中的阶级结构的变化,处理好阶级、阶层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又是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改革顺利进行下去的根本保证。我国现实的阶级、阶层研究是“七·五”期间国家社会学重点研究课题。我们期望通过不同意见的讨论将这个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