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与廉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是毛泽东同志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财政经济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战胜了国民党经济封锁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而且创造了“丰衣足食”的奇迹,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中国近代财政经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研究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工作和大生产运动的历史经验,对于发扬革命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战期间,由于国民党正面抗战的失利、自然灾害以及陕甘宁边区政府正确的移民、难民政策等原因,数量众多的移民、难民涌入陕甘宁边区,增加了陕甘宁边区的劳动力,推动了边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盐在陕甘宁边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它是打破经济封锁、稳定金融、平抑物价、支援抗战的重要物质力量。因此,盐的产、运、销成为当时边区的一项重要任务。食盐的生产概况陕甘宁边区的食盐主要产于三边。三边的盐池分布于定边、盐池两县的北部。在长城以内的有老池、烂泥池、莲花池、娃娃池、湾湾池、红崖池、旱滩池、波罗池等;在长城以外的有苟池、阿波池、北大池等。这里的盐资源十分丰富,可年产60万至70万驮(每驮150斤,系老秤,每斤折1.5市斤。下同)。  相似文献   

5.
<正>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和领导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根据抗日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把商业贸易置于重要地位,制定和实行了正确的商业政策,促进了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商业的发展。 1938年5月,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商业政策的原则。他说:“游击战争根据地的经济政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期间,日伪不仅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经济封锁,而且还猖狂地进行各种走私活动。为保持边区军民抗战经济力,边区政府非常重视反走私斗争。通过强化缉私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缉私规章制度、构建高效廉洁的缉私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遏制了走私活动的泛滥,增强了边区的抗战实力。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给农民带来了看得到的经济利益;通过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提高民众的民主觉悟和政治参与水平;发展社会教育,提高民众的思想文化水平。由此,中国共产党有效地动员了民众并控制了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从自给经济建设和反封锁斗争的实际出发,在工业经济建设中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开展对石油、煤炭、食盐等矿产品的开采和生产加工,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边区工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为争取抗战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也为新中国矿业的开发和生产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积聚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内在要求,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建立了覆盖全边区的医药卫生网络系统,并构建了基本完善的医药卫生法制体系。边区的医药卫生法制建设包括基本法规、卫生防疫、医政药政、医学教育等几个方面,在改善边区卫生环境、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助力抗战胜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边区医药卫生法制建设体现出明显的传承历史、服务现实总体特征和鲜明的实事求是、服务战争、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自力更生、宣传灵活、操作性强等具体特征。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奠定了新中国医药卫生法制建设的基础,在中国法制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巩固陕甘宁边区的民族统一战线,为了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摧残人权的种种罪行,有效地同国民党进行争民主的政治斗争;为了消除边区的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不良影响,更好地巩固和建设边区;为了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造就一批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国际盟友,陕甘宁边区政府一方面领导边区军民英勇抗敌,另一方面又在边区实行维护和保障“人民之人权”,从而使这块抗日根据地的人权状况在当时的中国是最好的,成为“民主中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从抗战的背景和边区实际出发,坚持文化启蒙同抗战、同社会、同生产相结合的方针,消除了群众中的文盲和迷信思想,解决了民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教育提高了边区民众素质,有力地配合了前方抗战,促进了边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法规,以贯彻和落实“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其立法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如何保障军粮供应对保证中国共产党在边区的执政具有重要意义。陕甘宁边区军粮供应是在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总体统筹下,经过预测、生产与采购、仓储、运输、调剂和供给等五个环节的系统运作,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军粮供应之路。边区军粮的有效供应,对稳定边区物价、保证粮食安全、抑制通货膨胀等有重要作用,不仅基本满足了边区军队对粮食的需求,而且对其他根据地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广大妇女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地实践着自己的参政权利,呈现出参政主体多元性、参政方式多样性等特点。边区妇女参政对于促进妇女自身的解放和发展、增进广大妇女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感、加快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以及保证边区的和谐和稳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法规,以贯彻和落实“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其立法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摘要]抗战时期为了改变边区农村女性落后的文化状态,提高她们的日常文化水平与对抗战政治文化的认同,中共在边区展开了农村女性的文化教育运动。通过运动,中共成功地将性别解放与民族解放结合起来,整合了边区农村女性社会力量,巩固与加强了边区的抗战力量。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积极推进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的同时,因势利导,从始至终地开展节约运动。陕甘宁边区的节约运动,不仅一贯强调在日常生活方面进行节约,更为重要的是,边区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努力开展生产节约、建设节约。由于各级领导身体力行,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陕甘宁边区的节约运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中积累的各种经验,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从抗战的背景和边区实际出发,坚持文化启蒙同抗战、同社会、同生产相结合的方针,消除了群众中的文盲和迷信思想,解决了民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教育提高了边区民众素质,有力地配合了前方抗战,促进了边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全国抗战的领导中心,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而这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边区的民办教育。它从群众的需要和自觉自愿原则出发,从边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走群众路线,提出了“民办公助”的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民办教育,有力地促进了边区文教统一战线的形成,边区的民办教育成为边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面对陕甘宁边区空前的经济和财政困难,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经济发展、解决财政困难的思想,这些思想的提出和实践不仅帮助边区政府和军民及其它根据地渡过了暂时困难,而且为以后根据地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对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关于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边区政府和军民的具体实践作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