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党内监督     
怎样搞好和加强党内监督,这不仅是当前我们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治理党内外腐败现象,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应当引起全党同志的高度重视。一、党内监督的历史和现状党内监督是随现代意义的政党的出现而出现的。党内监督是相对于党外的行政监  相似文献   

2.
以法治党     
如何在改革中端正党风,清除党内的腐败现象,以良好的党风去促进改革?在中央书记处召开的中央机关大会上,胡耀邦、王兆国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就党风问题做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后强调指出:“应该严肃纪律”,“加强法纪建设,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胡启立同志在中央党校毕业典礼上也说,抓党风,要抓法制,包括党纪国法。在我党历史上如此明确地提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把党纪建设做为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这还是第一次。通常,我们称党章为党内根本大法,党的宪法,党的纪律为党的法律,并统称为党法。因此,严肃党纪,就是要以党法治党(以“法”治党);加强党纪建设,就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健全和完善党内的法制建设,从制度上堵塞漏洞,保证和提高党员、党组织的纪律性。党风建设的实践将证明,这是加强党的建设、端正党风、改善党的领导的一个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社会》1988,(10)
△《中报》:现在的问题是,除重大贪污案件外,腐败现象太普遍,以致达到了“法不罚众”的地步,这至少是执政党的机体遭到了破坏的不祥征兆。△《明报》:党内腐败易于滋生,基本上是由于党的机构和党员干部的权力太大。腐败之难于清除的原因有:一是滋长太快,蔓延普遍,上行下效;二是领导决心不够,处理某些干部子弟的腐败不能铁面无私,处理一般党员的腐败也不  相似文献   

4.
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坚定不移地加强廉政建设、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这是改善党群关系,保证我们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措施。我们党取得全国政权以来,由于所处地位和环境的变化,党内逐渐出现一些脱离群众的现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某些党员,甚至党员领导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忘了,艰苦奋斗的传统丢掉了。党内滋长了官僚主义,奢侈腐化,以权谋私甚至贪脏枉法等消极腐败现象,而惩治又不够得力,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党风、社会风气和腐败现象的问题 我们的党是执政的党,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因此党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党风是社会风气在党内的表现和反映,而对社会风气起决定性影响和引导作用的又是党风,因此说,解决党风问题是解决社会风气问题的关键。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解决党风和社会风气问题,作为能够振奋民族精神的两个根本好转的任务和目标明确提了出来,并进行为期三年的从上到下的整党活动,来解决党内的  相似文献   

6.
朱效梅 《探求》2004,2(1):50-5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腐败现象有不断蔓延的趋势,造成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改革前进道路中存在的体制上的缺陷和混乱等体制根源,也有社会上对腐败问题反常的心理预期等社会心理根源,以及腐败者个人私欲过度膨胀后导致思想道德防线崩溃和理想信念丧失等思想根源,而党内监督制约权力失控和监督制约机制乏力是导致腐败现象产生、蔓延的组织根源。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腐败,都与党内民主监督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一、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发展党内民主,关键是要树立党员在党内的核心主体地位,并围绕这一核心,进行体制和制度建设.党章对党员的民主权利有了详尽的规定,这些规定包含了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包含了充分参与党的决策的权利,包含了监督制约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权利.从制度上看,党员的民主权利不能说不够,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党员应当享有的这些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党员的知情权长期以来得不到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往往知之甚少或者完全不知,又如何谈得上行使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权和决定权.  相似文献   

8.
宋文杰 《社科纵横》2002,17(1):35-3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 80周年讲话中指出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 ,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这就给各级党务干部提出一个严肃的政治课题 ,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认真思考、切实解决。一、贯彻落实“四个严格”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现实要求我们党历来都十分重视自身的建设。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 ,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黄明成 《探求》2002,(Z1):9-10
党的十四大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反腐败的旗帜 ,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牢牢地掌握着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 ,反腐败斗争已呈现出从侧重遏制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态势。尽管腐败现象作为社会的一大顽症决不会在短时期内完全根除 ,我们必须作好长期艰苦斗争的思想准备 ,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 ,反腐败体制环境和舆论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党内腐败的蔓延势头一定会得到遏制。首先 ,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反腐败举措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党的十五大刚…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公安警务领域内的腐败现象屡屡出现,商品经济社会里的利益驱动,管理体制的漏洞等,是造成警务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从体制、制度、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清除腐败现象。具体为:要消除警察利用职权与私利相连接的"黑色时空";要整章限制,依法治警;要加强有效监督,严惩一切腐败行为;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广大干警的思想觉悟,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另外,还要尽快出台《公务员法》等法规、条例。  相似文献   

11.
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保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党内和谐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党内和谐这一命题的现实针对性;指出实现党内和谐的主要途径为:发扬党内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关爱党员机制,确保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良性互动;提出要积极营造党内和谐的文化氛围,加强党员的和谐修养,并就此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余金刚 《社科纵横》2010,25(8):9-10
操作性党内民主主要是指党员定期选出党的领导人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某些党员可以通过争取其他党员的选票而获得党的领导职位。这样一个概念强调的是党内民主的切实可行性。这一实践路径是由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性质和模式及中国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首先,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性质在于它是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和推动的;其次,中国民主化的模式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体制内模式;再次,从中国的社会现实来看,历史上的中国缺乏政治民主传统,就现阶段而言,也没有发育出作为民主政治土壤的公民文化,而且政治发展极不平衡。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只能先从中国共产党内部开始,走一条从党内到党外、从高层到基层、从精英到大众的渐进模式。操作性党内民主主要应体现为差额选举,以差额选举为主要内容的操作性党内民主符合现代民主政治的原则,是有效整合党内不同政策取向和思想分歧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党内民主和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宁德业  潘丽娟 《唐都学刊》2005,21(2):101-107
苏东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前后经历40余年,出现了三次浪潮,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却犯下了严重错误,最终走向失败.这主要是由于其实行了错误的改革路线,党内特权、腐败现象也导致了民心丧失,最终使改革失去了群众基础,同时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现有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我们中国要吸取其教训,从改革的指导思想、策略原则、和谐环境构建等方面取得突破,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宋一平 《探求》2002,(Z1):39-40
忠实地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是共产党存身立命的根本和法宝。然而上述三条 ,苏共无论在哪一条上都没有代表好 ,因而也就逐步丧失了存在的基础。苏共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有很多 ,但归根到底在于违背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丧失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拙文拟联系苏共的历史教训 ,谈谈对“三个代表”思想的深刻内涵的一点认识。一、腐败导致苏共丧失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苏共缺乏党内民主 ,党风不正 ,腐败现象泛滥 ,从而在党内逐渐形成一个官僚特权阶层。这个阶层享受…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斗争与提高干部素质杨绍初陈金华郑大泉我们党建党七十多年来,一贯坚决同党内腐败现象作斗争。特别是建国后更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问题,强调提出并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经过实践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我国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6.
廉政建设的核心是彻底清除腐败现象。腐败现象在本质上是权力与金钱的兑换。实际上行贿者用钱买权,牟取暴利;受贿者,以权换钱,收取巨额不义之财。据齐齐哈尔市农业银行调查,1985年至1989年6月末,全市农行系统共处分92名干部、职工,平均每年20.5人.占当年干部总数的6.6‰(其中,副股长以上干部17人,党员干部21名),从数量上看,党员多数是廉洁奉公的,但确有一部分腐败分子,他们所占比例虽小,但影响较大,危害更大。故而农业银行系统必须下决心消除腐败现象加强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7.
卫霞  朱丽芳 《社科纵横》2023,(5):100-105
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西方法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包含了党内法规。用于规制党员和党组织行为的党内法规为一般意义上的“法”带来了新的含义并开拓了新的领域。从整体视角来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党内法规纳入社会主义法治之中,不再把党内法规与法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系统来看。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党内法规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产物,经受了革命、建设与发展的考验,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综合治理腐败问题的法律思考杨震当前.清除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们法制建设中需要探讨的重大课题。近几年来,我们党和政府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出发.采取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党内和政府内...  相似文献   

19.
闫书忠 《探求》2002,(2):36-37
拒腐防变 ,是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直十分关注的大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拒腐防变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拒腐防变的思想。一、江泽民拒腐防变思想的主要内容江泽民关于拒腐防变的论述是多方面的 ,这些论述比较集中地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反腐败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早在1989年8月 ,江泽民就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 :“要同腐败现象、腐败分子进行斗争 ,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腐败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6,(12):4-7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四年时间里,中国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执政党自身的变化,就是全面从严治党。对于从严治党来说,外部监督是必要的,但根本上还在于强化党内监督。党内监督的本质是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其核心则是对权力的制约。相比于外部监督的倒逼力量,党内监督有着更强的主动性,也可以说是一种预警机制和自我保护措施。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工作实现了战略跟进和顶层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